美国演戏,中国商人受伤?
2010-06-23海啸后的希望
文∕海啸后的希望
如果猜测能一一实现,那么将会出现以下的结果:美国金融机构将在这场世界经济衰退中,通过各国汇率和股市的大幅波动盈利,直接掠夺世界财富,在经济衰退和崩溃中,把其他国家的财富和人才吸引到美国。美国再次成为世界消费主力,资金强国,再加上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此为筹码,要挟世界各国金融开放和市场开放,让美国的金融机构和拥有优势的跨国企业,完成对其他国家的优质企业和金融彻底控制,进行全球大抄底。
雷曼倒闭的真相
当年雷曼突然倒闭,引起世界经济快速进入衰退期,一场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至今还没有看见复苏的迹象,可是越来越多的疑点证实,雷曼倒闭是人为因素,并且是华尔街有史以来最为精妙的一步棋。
所有的不可能因为雷曼倒闭而成为事实,我在雷曼倒闭之时就一直心存疑虑,而最近不断曝光的一些事件更加印证了我的推论。
执掌A IG董事长37年,被誉为美国保险行业泰斗的格林伯格,受到纽约州总检察长斯皮策、联邦检察官和美国证交会的三重调查,罪名是涉嫌非法利用金融再保险手段虚报收入,最后逼迫辞职。原因是,如果辞职就可以不刑事起诉A IG,反之会让A IG不得安宁。
2008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直击华尔采访格林伯时,他曾说过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如果他本人不在2005年3月被迫辞职,如果他还在继续执掌A IG,他绝不容忍A IG对次贷债券进行大量的保险。
近期,次贷危机以前高盛内部有最高董事长参与的高级绝密会议内容曝光,曝光的会议内容对经济的预测几乎和最后的实际情况一致:次贷危机爆发和至少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倒闭。
2001年以来,雷曼兄弟多次向H udson Castle转移资金,共计达十多亿美元,但雷曼兄弟公司的营业报告中却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记录。雷曼兄弟独自在2006—2007年大量在香港发行雷曼迷你债券112亿港币,而此时,美国其他大型金融机构都未大量发行。
美国破产法庭特别审查官安东·沃卢克斯在调查雷曼后称,雷曼按揭贷款业务职员向董事局汇报投资情况时,没有说明贷款市场风险程度。此外,雷曼年度报告中与风险指数相关部分资料并不齐全,甚至完全没有提及风险问题。很难想象,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居然投资时不考虑风险。
此外,路透社2008年7月16日报道显示,高盛在做空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中具有重大嫌疑。另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托管人办公室任命的破产监督人在呈交给法院的报告中指出,摩根大通集团及花旗集团通过增加抵押品的要求和不断变化的保障协定助推了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走向破产。在雷曼倒闭以前,保尔森和老东家高盛有过多达50次的秘密通话,但保尔森表示,拒绝救助雷曼。
金融危机中,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美国银行在放弃收购雷曼兄弟以后随即收购美林,他们放弃收购雷曼兄弟的原因是,美国政府拒绝为雷曼兄弟在地产方面的贷款负责,而在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时,美国政府曾对贝尔斯登的这类资产做出过承诺。时任美国财长的鲍尔森也代表美国政府表示,将不会援救雷曼兄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2008年6月14日表示,虽然当时尚不清楚金融投机与国际油价暴涨之间的关系,但应八国集团(G 8)财长会议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与国际能源署(IEA)合作,调查油价高涨背后可能存在的投机行为。这实际上是在怀疑华尔街操控石油。
在雷曼倒闭以前,高盛大量和中国企业签订石油对赌协议,在石油100—140美元之间,而且上涨预期强劲的时候,居然对赌石油价格低于62美元以下;在石油价格最高点147美元以后,却又出现5个月内下跌75%以上的局面。
本来一直声称对中国银行长期战略投资的美国各大金融机构,因为雷曼倒闭造成了资金周转困难,而不得不一解禁后马上抛售投资中国银行的股票,结果是美国各大投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大赚,只有高盛投资的工商银行到期后未全部抛售,而且主动将所持80%的股份锁定期延长,这一连串的举措遭到中国方面合作者的充分理解。然而,中国银行一位发言人还是指责国外战略投资者“釜底抽薪”。
从以下表格众多疑点不难看出,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美国急于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结果他们选中了房地产,为了快速启动房地产成为经济动力,他们采取了降低利率和首付的方式。美国联邦利率由2001年1月3日的6.5%不断下调到2003年6月25日的1%,从2001年11月到2004年12月,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联邦利率几乎都保持在2%以下。2004年,为了吸引低次贷人群加入购房大军,他们实行了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让购房者购买超出他们购买能力的房屋。这些行为的结果必然会出现大量坏账,除非房价永远不停上涨,而且次贷购房者可以通过出售房屋还清贷款和利率才能阻止坏账的出现。华尔街的精英们当然知道这些风险,所以他们必须想办法这把些风险转移出去,于是,一场转移风险的计划开始了。
雷曼倒闭的时间精妙绝伦
华尔街的精英们首先对这些次贷贷款进行了包装,让有美国政府隐性担保的两房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贷款给次级贷款买房者,并让美国最大的保险公(A IG)担保;其次是两房把这些贷款抵押品卖给美国的各大金融机构,并让美国金融机构对这些次贷资产证券化,加上美国评级机构的AAA评级之后开始向全世界兜售这些“有毒资产”,这些经过严密包装的次贷金融产品被卖得热火朝天。
但是A IG前董事长格林伯格却是个很精明和风险意识很强的人,他对A IG感情极深,媒体曾形容A IG就像是他的孩子。面对被华尔街卖得热火朝天的“有毒资产”,格林伯格自然产生了怀疑。华尔街自知,他们的这些门道很难说服格林伯格,因此,只有让格林伯格离开才会不影响他们的计划。终于,格林伯格在2005年 3月被强行逼迫下课,从此A IG开始大量为次级房屋贷款进行自杀式担保。
两房既然是主要的放贷者,他们也自然成为了次级放贷的第一责任人,因此他们是必然会巨亏的,所以由他们大量发行债券是最合适的,因为债多不愁,而且在亏损暴露以前,他们可以大量转移资产,所以才会出现两房的金融产品不断卖出的局面。然而,实际上两房在亏损暴露被接管以前,就开始了资产大转移,让两房资产空心化。2006年,两房已经开始在为裁员做准备,可见两房对次贷危机有清晰的判断,所以希望美国对两房最后担保是不太实际的。
在这场高手云集的游戏中当然不可能缺少投行的亏损和倒闭,否则会被怀疑,加之这些“有毒资产”也不可能全部卖给外国机构和政府,因此他们选中了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而雷曼兄弟被设计为必须倒闭,所以高盛才能在内部高级会议中,准确地预计将来美国的金融变化。
外资减持中资行H股一览
雷曼倒闭的时候持次级房贷金融产品高达美国总次级房贷产品的11%以上,可是心有不甘的雷曼高层却偷偷转移雷曼的资产,所以才会出现高盛做空雷曼和贝尔斯登,摩根大通集团及花旗集团通过增加抵押品的要求和不断变化的保障协定,助推了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走向破产这样的联合猎杀行动。在雷曼倒闭的同一天,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居然汇出3亿欧元给雷曼 ,而雷曼员工也是一脸茫然地走出雷曼办公楼,可见,雷曼的倒闭是多么地出人意料。
华尔街根据他们的计划和世界经济形势,设计了他们的盈利模式,主要是让全世界沉醉在经济繁荣之中,他们一边唱多世界经济,一边却在做空大宗商品、股市等。在当时世界经济火热的情况下,经济逆转越快、越突然,他们设计的模式盈利能力就会越强。
华尔街炒作大宗商品和波罗的海指数到高点,然后通过制造雷曼兄弟突然倒闭让大宗产品和波罗的海指数出乎所有人预料地大跌,最后出现2008年石油从最高147美元短短4个多月下跌78%,而波罗的海指数则从万点高空下跌到千元以下。大家才会看到,中国企业和高盛对赌惨败,中国政府紧急给几大航空公司注资数百亿,最后不得不申明,可能不会承认国企和高盛的对赌协议。
华尔街为了推高石油,让美国对伊朗制造紧张气氛,伊朗封锁石油通道,高盛唱多石油到200美元,国际组织宣称石油进入高价时代,华尔街借机大量做多石油期货。而后,为了打击石油价格,他们解除了伊朗危机,让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宣布增产石油,布什随即宣布开发美国近海石油。这所有的一切,最主要的原因是雷曼倒闭造成了世界经济衰退,因此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
华尔街设计雷曼的倒闭时间,可以说是精妙绝伦。首先,他们必须在奥巴马最危急的时候出手,这样既能让奥巴马知恩图报,也可以以此要求奥巴马,以获得更大的筹码。所以,2008年9月初,大家才会看到,在奥巴马选票本来已经明显落后的情况下,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曼倒闭,让奥巴马反败为胜。如果没有雷曼的倒闭,奥巴马很难成为美国总统,因为雷曼的倒闭,也就预示着麦凯恩代表的共和党令经济出现问题,金融危机也让民众对改革的愿望前所未有的强烈,这就使奥巴马代表的民主党让民众寄予了改革的希望。麦凯恩在雷曼倒闭前说,美国经济基本面很好的言论是错误的,雷曼倒闭以后麦凯恩主张不救市的政策也被证明是危险的。雷曼倒闭引起的金融危机让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引起的美国财政的巨额开支怨声载道,而麦凯恩在竞选中极力主张对伊拉克增兵也更加引起民愤。
当时美国经济面临的状况是,急需要一个有能力处理经济问题的总统,而奥巴马的赞成救市主张被广大老百姓认可。奥巴马是典型的精英主义者,一个曾经支持他的美女,后来转而支持麦凯恩,理由居然是她发现奥巴马是可怕的精英主义。2004年,奥巴马曾经会见索罗斯,索罗斯对奥巴马大加赞赏,除此以外,奥巴马在竞选时还承诺,如果他当选总统,将逐步从伊拉克撤军。而更为很多人不为所知的是,奥巴马的外祖母是夏威夷银行的第一位女性副总裁。这所有的一切都为他在特殊经济时期竞选总统加分不少。
麦凯恩的竞选赞助者主要是个人,虽然多达几万人,但因为缺乏大集团的资助,曾经落魄到没有钱包车。在华尔街,麦凯恩的赞助者主要是倒闭的雷曼和被美国银行收购的美林;而奥巴马的主要赞助者则是高盛和花旗。赞助麦凯恩的是华尔街的失败者,而赞助奥巴马的却是华尔街的胜利者。
雷曼兄弟的倒闭,让本来没有借口从中国获利回撤的外资银行找到了最好的借口,他们疯狂抛售中国各家银行股票,大赚而归。至此,美国通过大量的次级房贷和房屋抵押,用房地产推动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大幅提高美国的消费能力,导致全世界需求增加,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投资不断加大,以至于世界很多国家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于是大量购买美国债务和股票,最终导致雷曼倒闭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紧接着,美国金融贷款突降,房地产支柱垮塌引起美国消费大跌,最终,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而此时,美国金融抵押资产大幅缩水,美国金融机构出现了亏损、倒闭或被兼并的局面,美国金融机构的股票和债务价格或大跌或因为倒闭被清算,全世界购买美国金融的机构大量亏损,世界总需求和投资大幅减少,以至于世界产能严重过剩,大宗商品价格狂跌,波罗的海指数狂跌。于是,各国又开始实行凯恩斯计划刺激经济,最终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
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雷曼倒闭只是华尔街计划的一部分,未来,他们将有更大的计划。
美国精英们的世纪大计划
自从1990年击垮自以为是的日本,1992年攻击不可一世的英镑,制造1995年墨西哥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美国的金融界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如何利用经济波动和各国的经济致命缺陷制造危机,并利用金融手段在危机中牟利。所以,在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后,美国的精英们也据此设计了一个堪称完美的世纪大计划。
美国通过低利率、可调利率甚至零首付刺激美国的房地产,造成美国房地产不断上涨,制造房地产和股市泡沫,让美国人财富在股市和房地产上大幅增加;然后,美国金融结构通过房地产抵押贷款消费,大量的信用借贷等,提出所谓的超前消费,以此让美国的消费大幅提高,并从中大量盈利。
因为美国的消费大幅提高,因此造成了美国经济欣欣向荣的景象,全世界其他国家随即纷纷效仿,提倡超前消费,银行也因此不断放大消费贷款,世界总需求不断提高,投资回报率不断上升,于是全世界投资大幅增加,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由此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以上两个因素造成了世界总需求大幅增加,在全球自由化贸易的旗帜下,很多出口国家贸易顺差大幅提高。
1995年的墨西哥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让很多欠发达国家认识到外汇短缺的危害,所以,很多国家把增加外汇储备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考虑,这也就造成后来很多出口国家在外汇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囤积美元外汇。而这正是为什么美国的逆差大幅增加,但美元依然能成为主要国际储存货币的原因。
世界主要出口国家大力加大投资,扩大出口产能,全世界产能快速增加,其中,中国增加最快,这造成了世界贸易快速失衡。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正好赶上了这场世界盛宴,但这也可能是精心准备的,因为如果没有中国的加入,世界供求关系必定会在需求快速增加的情况下形成严重的供不应求,造成国际贸易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世界通胀大爆发,很快就会抑制消费增加,并引发经济危机。中国的进入,能够使中国在庞大的供应能力下有效压制通胀,最后让世界的产能逐渐增加,并让产能过剩达到极点。
这所有的一切,造成了世界总需求大幅增加,而在贸易自由化的旗帜下,很多出口国家贸易顺差大幅提高,这些国家不断被动投放基础货币,造成银行存款大量增加,而银行的贷款意愿也更加强烈,大量的按揭被用来买房买车,最终逐渐推高了资产泡沫,引起这些国家投资和消费大幅增加。于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二战以后最好的时期到来,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增加幅度前所未有。
由于这些国家的顺差大量增加,相应也持有了大量外汇,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却没有对外投资的能力,只能把大部分外汇用于购买美国国家债券、企业或金融机构债券以及少部分股票进行低效率投资。
然而,美国金融机构却大肆对外投资和投机,他们在经济危机爆发以前,大肆唱衰美国经济和美元,唱多新兴经济体。他们让美国的金融机构、跨国企业、各种基金携带大量资金离开美国,进入这些贸易顺差国家,同时吸引大量散户热钱进入新兴国家或能源出口大国,推动这些国家的外汇大幅增加,并且让大量热钱潜伏在这些国家。但是因为这些国家很多都没有世界竞争力极强的跨国企业,所以民间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很弱,外汇难以被企业直接用于对外投资,最后只能由政府主导对外投资。而又因为是政府行为,所以他们最终大多数只是选择了投资他们认为最为保险的美国债务和少量的企业股票。
长期以往,于是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怪圈:随着美国消费产生了贸易逆差,同时顺差国外汇增加,这些国家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和企业债券,即部分股票,随即美国政府减税,增加美国消费和企业利润,而此时美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在美国人消费中盈利,紧接着美国企业投资顺差国,并大肆收购这些国家的优质企业,这些被投资国的外汇也相应在继续增加。如此这般不断循环的结果是,不仅顺差国外汇不断增加并投资到美国,并且顺差国优质企业不断被美国企业收购或参股,同时,美国人还不断享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廉价商品。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总结下来不外乎两点,一是顺差国企业没有国际竞争力,对外直接投资盈利能力缺乏,造成无法有效使用这些外汇;二是顺差国金融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地为本国优质企业提供发展所急需的资金。
一直以来,美国的金融机构和跨国企业却不断地吸引热钱进入这些贸易顺差国家,并努力推高这些国家的泡沫,又在泡沫高峰时期大量撤退,他们的借口是,美国国内金融危机急需资金。
由于美国资金不断地外流投资,而其他国家的资金不断投入到美国市场,因此,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资金从世界各国获利而回,而世界其他国家在美国的投资却全部亏损。美国在经济危机中,成功地让各国买单,而且他们却在推高其他国家的泡沫中获利回撤。
谁将是全球大抄底真正的赢家?
雷曼倒闭以后,发达国家消费跌入低谷。2009年4月,G 20峰会达成了经济刺激共识,以前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家,经济大幅下滑,面临巨大的产能过剩和失业压力,加上他们有充足的资金,并迫于美国的压力,所以这些国家经济刺激力度空前。全世界各国政府在2009年不断的经济刺激下,世界对部分资源需求突然大幅增加,尤其是铁矿石和石油的需求增加较快,价格也大幅上升。
但是经济刺激的结果是,各国的主权债务快速增加,经济复苏却依然没有内生循环动力,主要还是因为由政府财政赤字投资推动。造成这种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供过于求并没有真正消失,企业在经济刺激中,并没有看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率上升,他们当然不会加大投资;消费者也并没有感受到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企业和个人并没有因为经济刺激而预期大幅好转。所以政府的投入成了无底洞,看不到希望,却看到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
为什么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部分新兴国家的泡沫甚至出现更上一层楼呢的状况呢?
美国联邦利率从2004年6月30日的1.25逐渐提高到 2006年 6月29日的 5.25,从而造成美国房贷最高达到10%左右。而美国金融机构设计的可调节利率,在2007年初以后也开始逐渐显现威力,不断增加按揭者的月供,造成美国资产泡沫在2007开始逐渐破灭。
2008年9月,美国泡沫破灭,雷曼兄弟倒闭引起美国金融危机,部分资金继续恐慌性流出美国,但美国金融机构和部分企业不断从海外回收资金应付美国国内出现的流动性紧缺,所以在经济危机中,新兴国家的外汇并没有减少,而且随后的各国经济刺激计划造成的暂时经济恢复,却继续吸引了大量的热钱进入。经济刺激中各国还释放了的大量的流动性,造成货币更加泛滥,给予了房地产更高的金融杠杆,所以部分国家泡沫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继续上涨。
美国实行低利率,是在美国泡沫破灭,投机市场信心崩溃,投机囤量不断被释放,美国房地产已经相当疲软的时候。而新兴国家为了制止热钱进入和经济刺激而实行的低利率,对本来就高企的资产泡沫却如同火上浇油,更上一层楼。所以大家才会看见这种世界奇观,同样是低利率,美国房价不断下跌,而巴西,中国房价在2009年却大幅上涨。同样都是实行的低利率,却有着不同的结果。
因此,现在我们所面临的世界形势是,部分国家泡沫比经济危机爆发以前更严重,热钱更多,出口依赖依然严重,由于经济刺激,经济结构更加失衡,内部问题越发凸显 ,最主要的代表国家便是中国和巴西。
全世界各国政府债务迅速加大,欧洲债务危机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欧洲内部部分国家。而与之相比较,日本债务最为严重,居然快达到GDP的300%,这就是日本首相纷纷主动辞职的根本原因,不仅要面对无人能化解的债务,还要面临世界需求下滑,日本出口下降,长期内需乏力,大力刺激经济的压力。
最近召开的G 20峰会尚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欧洲坚决表态将实行严格的财政紧缩计划,实质上是宣告经济刺激的结束,世界需求必将开始大幅下降。
欧洲危机爆发以后,大量美元回流,弥补了美国部分资金缺口,增强了美国金融资金,同时美国也在预演,将来新兴国家经济出现危机以后,美元将如何回流。
美国在金融危机以后,并未分拆大到不能倒闭的银行,反而是美国金融大规模兼并,形成了更大的超级金融集团,盈利能力也因为市场份额提高而加强,对冲基金也未进行实质性约束,国际资本兴风作浪的能力反而加强。
人民币被动随美元走强,加上美国的压力,中国在G 20峰会以前,开始人民币和美元脱钩,开始对一揽子货币浮动,人民币升值预期继续上涨,热钱继续涌入,达到历史新高。
现在,全世界已经具备了1990年日本、1995年墨西哥、1997年亚洲类似的情况,只是这次的规模更大,涉及的国家更多,目前所缺乏的仅仅是导火索。而此时的美国长剑出鞘,随时准备最后一击,从中牟利。
到此,已经不难猜出美国的下一步计划了,如果美国精英们的智商不在我之下,这些都将应该可能变成现实。
他们会尽量推高新兴国家资产的泡沫和大宗商品的价格,直到再也无法推高,比如现在逼迫人民币升值;
他们会在全世界都不愿意再刺激经济的情况下,通过引起世界贸易保护和设置贸易壁垒,并逼迫出口国汇率短期升值,引起出口国家产业严重过剩,投资环境急剧继续恶化,逼迫外国投资撤离这些国家,资金流向美国;
他们会在出口国投资环境急剧恶化、泡沫崩溃、升值预期消失的情况下,热钱开始大量集中恐慌外逃,并引发这些国家的股市、汇率大幅波动,甚至引起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美国金融机构将在这百年难遇的大波动中大肆盈利,甚至让很多国家出现外汇紧缺;
他们会导致大量的热钱无路可去,再加上美国宽松的移民政策的吸引,最后只能集中逃往美国,正好可以弥补其他国家政府集中抛售的美国国债,同时也加强了美国金融和跨国企业的资金,为美国抄底世界储备雄厚的资金。很多外汇持有国不得不大量集中亏损抛售美元资产,最后实际到手的外汇将远远小于账面外汇储备;
因为世界需求大幅下滑,很多国家大量优质企业在泡沫崩溃以后巨亏,将必然大量面临倒闭。加上这些国家出现外汇紧缺,美国正好出手低价收购这些潜力巨大的优质企业;
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必定引起资源价格大幅下跌。美国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做空资源出口国家的股市和汇率从中大幅盈利,并且在低谷时期、廉价时候收购这些国家的资源,开采企业,比如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企业,中东的石油公司等。甚至可能出现,世界上很多国家外汇枯竭,无力偿还外债,大量抛售黄金还债,因为缺少可选择的买家,世界黄金价格可能大幅下跌,美国独享黄金盛宴,黄金重新被美国大量收集;
由于各国经济将纷纷陷入衰退或巨幅汇率波动,加上各国投资环境,美国又出台优惠移民政策,这必将吸引大量资金和人才汇集到美国,而这些人和资金的大量融入,将很快推高美国的资产价格,最后修复美国大量不良资产。美国老百姓的财富又回来了,主要是股市和房价地产价格上涨,社保资金得到大量补充,美国又必将成为全世界的消费主力。而优秀人才大量向美国,将长期保证美国各方面领先于世界。
如果前面所猜测的种种能一一实现,那么将会出现以下的结果:美国金融机构将在这场世界经济衰退中,通过各国汇率和股市的大幅波动盈利,直接掠夺世界财富,在经济衰退和崩溃中,把其他国家的财富和人才吸引到美国。美国再次成为世界消费主力,资金强国,再加上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此为筹码,要挟世界各国金融开放和市场开放,让美国的金融机构和拥有优势的跨国企业,完成对其他国家的优质企业和金融彻底控制,进行全球大抄底。
美国在打击世界各国经济以后,经济将更加健康和强大,以至于美国外债减少;美国金融和企业全对全球经济控制力大幅加强;美国上市企业盈利水平大为改观;美元更加坚挺;美元的世界主要储存货币地位将坚不可摧。
美国将利用现代金融,完成美国二战时才能达到的胜利。
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的功劳和隐患
2008年9月,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很快演变成全球的经济危机,为了防止经济恶性循环,避免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情况重演,在2009年的G 20峰会上各国达成一致,共同实行经济刺激政策。
当时采取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加大赤字增加投资,用政府的行政投资代替社会减少的商业投资;政府对部分特定消费进行财政补贴,用政府补贴刺激消费,阻止和提升快速下降的消费需求;全世界统一降低利率,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对金融机构进行政府担保,目的是为了稳定金融信心,增加金融贷款,刺激投资,消费增长。
而当时,中国的形势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2009春节以前,大量农民工提前从沿海返乡,就业形势严峻,有2000万左右农民工面临失业;企业出口订单大幅下降,出口企业倒闭不断涌现;房地产正在调整阶段,房地产开工量大幅下降,相关行业产能过剩严重,比如钢材、水泥、装修、家具、家电等;由于对失业和未来收入的担心,很多消费开始明显下降,并造成相关产业严重过剩,比如汽车及相关产业;政府财政收入开始快速下滑;经济悲观情绪瞬间笼罩神州大地,经济恶性循环一触即发。
所以,中国政府紧急出台重大的经济刺激政策: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众多行业经济刺激政策;降低贷款利率,放松贴现门槛,实行宽松货币政策,2009年银行贷款总额高达9.59万亿元人民币;增加房地产行业的金融杠杆,同时增加投资和需求,比如开发商自有资金比列从35%下调到20%,买房者的首套房屋房贷按揭首付比例由3成下调至2成;全面提高出口退税,几乎到极限。
通过这些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中国经济情势很快稳定,房地产快速恢复,开工量大增,相关行业经济迅速恢复,比如钢材、水泥、装修、家具、家电等;汽车及相关行业快速复苏,甚至出现供不应求,部分汽车必须提前几个月订购;由于房价,股市上涨,加上失业担忧逐渐消失,部分行业人工费上涨,低利率刺激,政府消费财政补贴,所以消费开始不断上涨,带动经济循环,经济强力复苏。
2009年在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以9.1%的增长,远远超过世界主要国家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7%,消费信心大幅增加,消费以两位数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但是在这些辉煌的成绩背后,却也酝酿了部分隐患。
政府4万亿投资在原来的分配模式下反而会增加贫富悬殊,基础建设投资本是高发行业,而且这次经济刺激的政府投资项目主要由本来就分配较多的垄断行业或企业承包;
房价在经济刺激后,快速上升,对很多方面将造成造成不利影响;
银行风险敞口增大。2009年本来是产能过剩,投资效益大幅下滑,投资风险加大的一年,银行的逆经济周期行为导致危机中加大放贷,必定为将来的坏账埋下隐患,房地产高位贷款,银行风险加大;
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低利率,让通缩担忧很快变成通胀担忧,并且引发了资产泡沫进一步扩大,资产泡沫风险累计;
加大政府财政赤字和地方债务,在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债务依然不断增加,一旦失去土地财政,政府财政收入堪忧;
结构调整进展缓慢,产业升级、提升内需进展缓慢,贫富悬殊有加大趋势,提高劳动者收入实际效果不太明显,社会保障力度还待加强;
政府最初设想的由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依然不活跃,因为民企看不到真正长期、稳定、可靠的投资回报,所以宁愿投机,而不愿投资,甚至出现富人移民增加的现象;
在消费大幅增长的背后,埋下了消费可能长期不振甚至下降隐患,各种刺激消费政策,实际是透支未来消费,如同促销,将来消费有大幅下降的风险。沉重的房贷按揭,将长期抑制购买者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这样就会让其他行业的发展长期受到抑制,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财富面临缩水风险,财富效益降低将抑制消费增长甚至引起消费下降;
在政府财政上,开源想的较多,但是节流却相对很少。比如,限制公款吃喝,惩治贪污腐败,实行政务公开,裁减臃肿的政府机构人员,这些既可以节约财政开支,也能体现政府与民共苦的行动需要增加;
由于中国经济刺激,经济复苏势头强劲,2009年出口恢复性增长,人民币升值国际压力加大,升值预期吸引热钱继续流入,热钱控制难度加大,热钱可能引起的风险增大;
国进民退现象增多,这样虽然有利于行业整合,但是对提高长期效率,增强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极为不利,而且处理不当,容易打击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对调动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不利。
希腊危机究竟对中国影响有多深远?
希腊危机发生以后,欧元快速下跌,美元不断上升,美元指数从最低跌破75,上涨到接近89。
美国从今年4月初对人民币态度突然180度的转变,从对人民币施加巨大压力到突然说人民币汇率是中国自己的事情。美国财政部网站4月3日发布财政部长盖特纳声明称,美国政府将推迟公布原定于4月15日发布的主要贸易对象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情况报告,即延迟决定是否将中国定为操纵汇率国家。同时在3—6月大批国际大鳄开始大肆唱空中国资产泡沫,并放言说已经在做空资源价格和资源国家股票和汇率。同时不断地提醒,日本债务更加严重。
欧元对美元大幅下跌,由于欧元短期如此大的波动,欧元的世界形象大受打击,欧元作为世界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下降,购买希腊债券收益率不断上升,希腊发行债务成本不断上升。
大量资金流向美国,美国国债销售量上升,而购买美国国债收益率不断下降。欧洲各国纷纷实行严格的财政紧缩计划,世界其他无任何国家在G 20峰会承诺继续经济刺激,全世界纷纷退出经济刺激。
人民币随美元不断上升,对除美元以外的货币升值接近20%,中国5月以后各种经济数据堪忧,最近一个月多月,央行净投放资金达7000多亿人民币,从2月以后大幅回收流动性接近2万亿,突然逆转为不得不大幅释放流动性。近期,央行宣布继续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房地产紧缩计划又出现松动,比如中央指示房地产央企专注本行,房地产央企各地出击,不断高位拿地,经济刺激退出计划受阻。
为什么在希腊危机开始时,同为欧盟阵营的德国、法国会袖手旁观,甚至说出可能让希腊退出欧元区这样落井下石的话呢?
希腊的债务是建立在希腊长期的高福利下,本来德国、法国民众对希腊用不断加高债务维持的高福利就很不满意,现在出现危机,要德国、法国人民付出代价,德国和法国政府为了顺意民,不能在危机刚刚显现,对欧元没有构成实质威胁的时候立即救助希腊。
如果在没有让希腊政府做出实质性的财政削减计划,从根本上逐渐减少债务总量以前匆忙地救助希腊,将可能引起希腊将来更大的债务危机,逼迫希腊实行长期的债务减少计划,实际国际资本做空希腊,逼迫希腊和其他债务过重的欧盟国家实行财政紧缩计划,减少公共债务。这是符合德国、法国的长期利益的,所以他们求之不得。
欧盟内部有类似问题的国家还不少,如果在希腊政府没有受到惩罚以前匆忙救助,将不能对其他类似问题的国家起到警示作用。一旦救助了希腊,如果欧盟其他国家出现相同的危机,德国、法国也必须救助,这样他们将要救助的就不止小小的一个希腊债务,这样的结果是德国、法国不愿意看到的,也难以承受的。
欧元下跌,可以增强德国、法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可以促进其他欧盟国家的债务改善,在经济危机中更加有利。欧元是否能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对贸易顺差的德国实际没有影响,甚至德国有可能找借口脱离欧洲,因为当年德国加入欧盟是为了德国的统一而付出的牺牲。但是当欧元面临崩溃时,真正对整个欧盟体造成巨大威胁的时候,欧盟终于出台了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但是欧元危机依然没有解除,直到最近,人民币汇率和美元脱钩以后,欧元危机才烟消云散。
美国政府为什么也不阻止一切行为呢?欧洲各国曾经要求美国制止国际资金的炒作和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落井下石,但美国置若罔闻。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更符合美国的最高利益,甚至可以说,这种局面是美国政府背后在推波助澜。
国际资本选中欧盟中债务问题最严重的希腊作为攻击对象,因为只要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让希腊融资困难,就可以让希腊到期的主权债务面临立即违约的可能性,所以他们先调低希腊的信用等级至垃圾级别,然后抛售希腊的部分债券打压希腊以前发行债券的市场交易收益率,让新的投资者对希腊新发行的债券避而远之,导致希腊市场融资渠道被堵死。
国际资本知道欧盟的内部矛盾,知道德国、法国必定会袖手旁观,所以他们才敢如此猖獗,在欧盟内做空希腊。欧元危机以后,美国政府在4月初得到中国对外资进入的部分承诺以后,宣布把原定于4月15对人民币汇率操纵的报告推迟3个月,不断在各种场合说人民币由中国自己做主。
国际资本这时候大幅唱衰中国、其他新兴经济体和世界主要资源国,中国泡沫崩溃论突然四起,并威胁要做空那些资源型国家。美国在4月份说人民币由中国自己做主,目的就是减少人民币升值预期,阻止从欧洲逃出来的资金进入中国,此外,还不断放出日本债务比欧洲更严重。于是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后,所有的资金都被迫流向美国,因为其他国家好像都更危险,最终目的是推高美元,唱衰除美国以外的所有经济体,把资金赶向美国。
资金流向美国以后,美元大涨,人民币因为和美元挂钩,所以在欧元债务危机爆发以后,人民币除了对美元以外,对其他货币纷纷升值,其中对欧元大幅升值接近20%。这个时候,中国对和美元挂钩心存恐惧了,不知道美元还要怎么上涨。G 20峰会以前,美国又开始对人民币施压,中国这时候顺水推舟,很快就同意人民币和美元脱钩,随后欧元危机解除,美元开始大跌,人民币被独自丢在山峰。
这次欧元危机,让欧元国际地位瞬间崩溃,而美元的国际地位瞬间高大,美国最少销售出去2000亿美元以上的国债,去年无人问津的美国国债瞬间成了抢手货。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
由于欧元危机,世界其他国家纷纷退出经济刺激,开始大幅财政紧缩计划,世界总需求大幅下滑不可避免。美国假意在G 20峰会上要求德国继续经济刺激,明知德国不会答应,这只演戏而已。
美国通过制造欧盟主权债务危机,让世界需求大跌,造成中国出口下滑,让本来准备经济调整的中国经济面临两难。本来想积压泡沫,但却遇到出口大幅下滑,内需和出口投资同时下跌。2008年9月雷曼倒闭,也正是中国经济调整最紧要的关头,突如其来的雷曼倒闭打破了这一进程。今天这一幕又出现了,难道都是巧合吗?
在中国宣布10年西部大开发计划以后,在中国资产泡沫基本处于历史最高点的时候,高盛居然神奇地说,中国已经成功消除了泡沫。目的很简单,意思是中国可以继续经济刺激政策,不要考虑泡沫问题。
中国处在进退两难的局面,我们必须做出选择,不要在短期利益的得失上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该是下决心的时候了。
不要在等待中累计矛盾
美国政府投资30亿美元实行旧车换现金 ,汽车政策刺激维持了一个月时间,目的仅仅是为美国汽车行业降低库存,让汽车行业能度过突然发生的经济危机造成的库存积压,把库存变成现金,使美国汽车行业不至于全面崩溃而已。
随后美国汽车行业发生倒闭、兼并,从而提高美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力。而中国的汽车刺激,在2008年底本来显现出产能过剩,在2009年居然出现供不应求,到处出现扩大汽车产能的投资,让本来过剩的产能进一步增加。
美国对房地产购买者实行的购置补贴,是在美国房价大幅下跌,房地产泡沫基本消失以后,为了防止房价恶性循环下跌,引起更大的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这种行为不会引起资产泡沫。和中国在房地产资产价格本来就高企的时候对房地产的刺激,让房价疯涨,造成的结果是两回事。
因为美国知道经济刺激有很强的副作用,而且他们明白凯恩斯主义根本不能真正化解经济危机,所以美国严格要求其他国家实行经济刺激政策,自己却只是意思意思。凯恩斯主义要成功,除非经济本身没有问题,只是暂时出现的经济失调,而不是这次世界性大范围严重经济结构失衡。
国际形势将会越来越严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没有彻底消除,而现在各国已经纷纷开始实施严厉的财政紧缩政策。人民币最近几个月随美元大幅升值,加上中国最近的出口数据表明,出口增速已经明显下滑,将来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是否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现在又成为新的议题。所以,我有必要在此总结以前经济刺激的成绩和隐患,同时提醒经济刺激对经济的作用只是一种镇痛剂或兴奋剂,这是一种有很强副作用的药,绝不能当饭吃,而且就算实施,也需要借用其他社会力量,不能只是政府孤军作战,因为世界经济形势可能远比想象中严重,我们需要有长远的准备。
同时经济刺激只是为经济结构调整赢得宝贵的时间,不能沉醉在经济暂时繁荣中而忘记了我们的终极目标。维稳不可能的时候,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选择最有利经济长远发展,损失相对较小的方案,而不是在等待中累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