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创新的旗帜,服务智能电网大工程“2010第五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智能电网技术及装备”主题报告回顾
2010-06-22王玉胜
文/本刊记者 王玉胜
目前,世界正在兴起新一轮能源革命。“在这场影响国家兴衰和前途命运的产业革命中,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面临着发展新能源、促进节能减排、优化能源布局和结构调整等诸多战略任务。”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孙昌基在“2010第五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致词中指出,“而建设安全水平高、适应能力强、配置效率高、互动性能好、综合效益优的坚强智能电网,不但可以重塑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式,而且是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部署,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为电力工业提供支撑装备的电工行业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作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设的年度全国性大会,“2010第五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将会议主题定为“智能电网技术及装备”,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的技术创新工作,促进电工行业的优化发展。
在本届论坛上,有关部门的领导、两院院士、著名专家和企业家亲自到会并做了精彩演讲。为了使本届论坛的成果进一步推广出去,本文特选编了本届论坛主要报告的精华部分或主要观点,以餍读者之望。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突破口
陆燕荪(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处于支柱和主导地位。而装备制造业为整个制造业的现代化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障,因此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社会的基础。拥有竞争力强的高端制造产业群,是世界工业强国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
演讲人: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
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低碳经济”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和科技竞争的焦点。国家已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制高点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选择。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必然成为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是走上创新驱动、内在增长轨道的必然选择,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点举措。当前,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装备制造业 “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突破口,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务之急。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重点才能保证成功。
我国未来电力工业发展趋势
郝卫平(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今后10到20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我国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这将有力地促进中国电力工业不断向前发展。而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能源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二氧化碳减排和能源运输问题。
因此,优化电源结构,加快技术创新,走低碳、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惟一选择。高效洁净煤发电、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核电成为未来电源发展方向,具备安全、可靠、高效、灵活、开放特点的智能化电网成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
演讲人: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
为适应新能源发电接入的要求、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满足客户自主选择的需要和增强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需要,我国已经明确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国智能电网的规划和构建,应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条件,按照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并结合国家电力发展的远景目标进行设计。
我国智能电网要适应新能源接入要求,又要满足用户对电力的灵活性、可靠性需求,还要满足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需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电网控制技术,实现电力在发、输、配、用全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和互动化交易。其中,智能调度、智能变电站、智能小区、大容量储能和智能电器将是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重点。
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重大意义
严陆光(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电气化强国,现有产业的规模与水平已为继续前进奠立了良好基础。现在我们必须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建立能源与电力可持续发展体系,沿着大幅度降低煤炭份额和增大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份额的方向,进行能源与电力结构调整。这方面全国已经取得比较一致的共识,并已开始了积极的部署。而在电网方面的主要任务应是大力培育与发展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以其重要的战略性与新兴性,理应成为我国今后电网发展的重心与核心。
演讲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
智能电网产业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将带动一批电气工业向前发展。我国在已有产业基础上,已积极开展了多方面的研发、试验与示范应用工作。近年来,国家正在研究部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智能电网就是我国电网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希望能列入国家计划,给予大力支持培育与发展。
提升电气企业创新力——历史的记忆与责任
顾国彪(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前,电工行业出现了一些热点,如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储能技术等,我认为均要结合自身特点、地区及资源的特点,进行冷静思考。
演讲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国彪
现在我们应该通过一种电力发展联盟的形式,把智能电网、再生能源、储能、电动汽车协同发展,解决电网昼夜峰谷问题和新能源接入问题。降低电网备用容量,建立高效,稳定的电力生产和消费体系。
目前,我们电气领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电气企业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中央最近提出的八项产业结构改革“提升产业结构的意见”中第一项就是电力环保及新能源。企业不但要做好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且还要做好投资的主体,遵从科学观,实现产学研用实质性的结合,扎扎实实做好科技工作,以提升电企创新力,迎接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的新技术革命。
智能电网和电网智能化——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李立浧(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电网的发展使命主要体现以下三点:①面对电源侧,具有接纳大规模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电力的能力;②能够将电力需求侧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电力和能源综合高效利用系统等组成微型能源和电力网络(微网)并与电网有机融合,与用户智能互动;③大幅度提高电网(输电网和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演讲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
南方电网的新技术方向是: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电网体系;适应西电东送与主网建设;追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技术;适应更加可靠、灵活、有效率的配电网的要求;适应绿色低碳电网的建设需求。
南方电网公司确定智能电网的发展定位是:从战略的高度把握智能电网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确定了“需求引导、整体规划、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的16字原则;目标是“四个提高”,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高系统和资产利用效率,提高用户侧的能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高压直流输电核心装备研制及工程化技术研究
汤广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现有高压/特高压直流工程都是采取与国外厂家合作的方式,其换流阀和直流场等设备核心技术均为国外垄断,国内基本上只能开展部分组装工作,国产化率始终无法大幅提升。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和高压直流换流阀试验技术,则一直为国外厂家垄断和封锁,不进行任何技术转让。目前我国需要突破特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装置和高压直流换流阀试验等核心技术和装备,以全面实现高压直流输电装备的国产化。
演讲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汤广福
中国电科院以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研制工作和试验能力建设为切入点,以系统分析、基本理论研究为依托,历经十年自主创新,六年集中攻关,完成了±800 k V/4750 A换流阀模块及阀塔的样机研制,标志着中国电科院在特高压换流阀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世界上掌握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核心技术的三家企业之一。
目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正逐步开展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技术和直流断路器、光电型电流互感器、直流分压器和穿墙套管等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自2007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正式进入直流输电技术领域以来,已承担了多项重大工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和柔性直流输电装备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完成了产业布局,并将继续开展高压直流输电产业链建设。
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建设探讨
白晓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国际上,现有的标准中存在一些智能电网所需的基础标准,但不能完全满足未来智能电网新的需求,标准体系需要全面提升和完善。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标准化工作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在智能电网的重要领域(如:智能电网调度、智能变电站、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等)制定了有关技术标准,为智能电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还有一部分标准缺失(如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大容量化学储能装置接入等),需要系统性研究。另外,现有标准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建设需要,需要开展体系研究。
演讲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白晓民
智能电网互操作性的挑战是实现智能电网各领域、系统间以及新、旧设备之间的接口,这一挑战将贯穿智能电网研究和建设的始终。我们采用全面梳理,系统分析的工作方法,在研究中国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工作,避免重复和缺失,重点研究接口、模型、规约、和平台方面的技术标准,制定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发展路线,并将为此提供系列研究报告。
现在,智能电网第一批九项试点工程已全面展开,第二批试点工程也将陆续启动。按照“标准先行”的原则,在智能电网标准体系中选取了保障试点工程建设的41项关键标准/系列标准。其中,16项关键标准/系列标准已经制定完成,部分已作为企标或技术文件发布;其余正在加紧制定中,将在2010年前全部完成,为智能电网试点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智能电网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演讲人:国网电科院智能电网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骥
刘骥(国网电科院智能电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现在一种日渐普遍的看法是:第四次技术革命是以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为核心的环保经济革命。智能电网作为系统性工程,势必对技术创新起到巨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对产业发展带来持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并对间接关联产业的升级优化带来推进和拉动作用,进而产生极大的“蝴蝶效应”和“乘数效应”。
在综合考量各方因素下,以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惟一性等要素为原则,确立了针对技术与产业的分析原则和考核指标体系。基础共用型学科在理论和工程实践上将获得重大创新进展,并快速推进其研究成果在工程上的应用。与电力系统密切相关的学科,将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全面的提升。对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支撑的学科,将形成跨专业、跨领域的创新应用,并将与其他学科集成学科群。与智能电网间接关联的学科,将随着智能电网发展带来崭新的理论发展和技术创新。
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传统发电装备产业技术升级及改造,极大地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并将促进其核心技术国产化、综合技术水平高端化的进程,为发电监控设备快速发展、优化升级提供机遇。智能电网建设还将带动电网装备制造产业全面升级和集约化发展,在特高压交直流领域实现全面国产化,在智能化电网装备领域取得突破,节能环保型电网装备得到大量应用。
智能电网用户端技术发展前景
演讲人: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天文
尹天文(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我国终端设备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基本上满足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本世纪初基本实现低压配电网的智能控制和网络控制。但是还存在需求分散、各成系统,电网间信息不通、数据上传不通、下达不畅,无法根本上实现电力自动化目标,以及我国第三代低压电器推广应用不理想等诸多问题。
智能电网用户端包括了从电力变压器到用电设备之间,对电能进行传输、分配、控制、保护和能源管理的所有设备及系统。主要包括用户端智能电器与系统、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与智能电表和智能楼宇系统,是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智能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的网络化和高可靠性,极大地满足智能电网对用户端电器设备的要求,从而构成统一、互动、协调的智能用户端系统,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将紧紧抓住历史赋与的机遇,深化用户端系统关键技术攻关,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形成技术制高点,加速用户端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构建完整、统一、坚强的智能用户端网络,用户端系统也必将成为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柱。
智能电网装备的标准和认证
演讲人:许昌继电器研究所所长姚致清
姚致清(许昌继电器研究所所长):目前风电制造企业有80多家,光伏制造企业有200多家(含光伏的相关产品)。风光产业的跨越式超速发展导致了诸多问题,如:相关的人力资源和管理软实力远远跟不上发展速度;产品研发、验证手段、制造工艺、质量保证和控制手段严重滞后;尤其是风机、变流器制造厂家与风电场是同一家,或者是共同投资方,省去了质量控制环节,大干快上催生了早产儿,导致严重质量事故频频发生,损失巨大。
目前风电发展存在着调峰电源建设严重滞后、电网发展长期落后于电源发展等瓶颈。而并网技术存在着难题,如: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有功/无功调节性能;L V R T风电场低电压穿越的要求等。
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储能的智能风电并网仿真研究解决方案。当风力发电机组输出的功率有波动时,电力稳定化系统将监测到这种波动,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储能系统,储能系统通过充放电来发出或吸收功率以平抑功率波动,这样使得合成的总功率(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和电力稳定化系统的输出功率之和),也就是并入电网的功率是稳定的。该方案采用了多种控制手段,如:可变时间常数控制、最大输出功率追踪控制、可变基准充电电量控制、蓄电量校正控制、蓄电池充电防止控制、低电压穿越控制、无功功率和电压调节控制等。
智能高压电器的发展趋势及研发成果
演讲人: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副总师游一民
游一民(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副总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学科交叉渗透和交叉学科,以及边缘学科大量涌现的现象,21世纪科学技术将进一步趋向整体化、交叉化、综合化和定量化。这些变化为电气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推动了高压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当多的高压断路器以及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 I S)、变压器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使供电可靠性提高、监测能力增强、恢复供电加快、运行维护更经济、方便,并能及时、有效、自动地完成各种功能控制;由于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可利用光纤和微电子元件解决高电压隔离和传感器系统内部小型化问题,而微处理技术可完成智能判断功能。综合运用这两项技术可实现高压设备的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从而提高高压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根据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及智能设备在电网中的作用,并参照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有关智能设备的原则要求,对智能设备提出如下总要求:测量数字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信息互动化。
中国智能电网发展重点浅析
齐智平(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助理):中国发展智能电网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顺利并网;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顺利并网;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终端用能效率;带动我国经济发展。
演讲人:中科院电工研究所所长助理齐智平
其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面临的问题是:输出功率不稳定;电压、频率波动;电能质量问题;供电可靠性问题;相位不平衡问题;输电阻塞问题;故障检测与保护问题;规划的困难。解决方案是:先进并网控制;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先进电池)。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面临的问题是:配电网局部线路电压超过额定值;引起继电保护原理改变;引起电能质量问题。解决方案是:微型电网;分布式储能(蓄电池、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
我们有以下建议:加强我国智能电网技术体系研究,在我国相关科研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产学研紧密合作,形成全面的智能电网技术体系,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满足大型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并网,需加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研发;配电网智能化在整个电网智能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推进智能配电网实施的条件更加成熟且需求更迫切;针对各地的地理条件、资源条件、电网条件、用电特征等情况,开展智能电网示范,为规模化技术积累经验。
智能仪器仪表在智能电网运行中的监控作用
姜涛(大连世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公司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先后研发出几十种输变电行业用智能在线监测保护装置,先后取得36项国家专利,主导产品全部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新产品。面临智能化产品时代的到来,公司将开发出更多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服务于输变电行业。
公司产品可直接替代国外公司产品。如B Y Z F-Y A(T H)系列变压器油位计、B W R-04B J(T H)变压器绕组温控器、B W Y-804 B J(T H)变压器油面温控器、B W Y 2-804 A J(T H)变压器油面温控器、SF6气体密度控制器、B W R 2-04A J(T H)变压器绕组温控器等。
演讲人:大连世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姜涛
取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的局放在线监测系统S Y-O L M 0804,采用了电声同步采集技术、局放信号噪声滤波技术以及三维空间定位算法等先进技术。能够全天候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打破了以往收集运行数据的局限性。本监测系统的成功研发,为电力系统实现设备的状态维护提供了重要的监测工具和数据分析。产品已取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广泛应用在大型主变、电抗器上并运行良好。
施耐德电气与智能电网
杨俊乾(施耐德电气公司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及新能源首席专家):过去我们所熟悉的电网,未来将会变的不同。在此过程中,相关利益各方都有着自己的新期望。电力用户希望能够减少能源成本,满足环境的目标和满足电力供应的品质。电力供应商则希望提高供电可靠性,尽量缩减客户供电的扰动率,更高运营经济性,可以通过灵活的价格杠杆平衡需求,做到精细化管理。输/配电公司希望拥有稳定可靠的输配电网络,满足规程所规定的目标(价格与服务水平),通过提高生产率来降低成本等。电力生产商期翼着最大化资产收益和最优化投资,并从能源交易中能够受益。对以优化调整多用户用电计划为业务的电力服务公司而言,新兴市场的出现意味着新的机会。而政府与管理机构则希望能够创造一个充分竞争和可以持续发展的能源市场。
演讲人: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及新能源首席专家杨俊乾
施耐德电气专注于电能的配送和电能的管理,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配电、智能住宅、高效企业、需求侧响应与用电管理等方面有着大量成功的项目和案例。我们希望借助在配电和能效管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经验,成为国内智能电网建设有价值的咨询者和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智能配电网的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
演讲人: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技术总监袁钦成
袁钦成(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技术总监):智能电网的特点是“自愈、安全、经济、清洁,能够提供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质电力与服务”。自愈是指能够实时掌控电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快速诊断和消除故障隐患;在尽量少的人工干预下,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配电系统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技术内容之一,使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故障停电时间、缩小故障停电面积、提高供电可靠性。
对于有多级开关串联的配电线路,利用网络式保护原理可以解决传统的电流保护原理难以解决的保护快速性和选择性的矛盾问题,保证离故障点最近的开关速断跳闸;以分布式智能为基础的馈线自动化方案,可以实现故障的自动隔离和转供,利用通道但不依赖于通信和主站,可靠性更高;故障指示器为基础的故障自动定位系统,是故障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内容,它大大提高了故障巡线的效率,缩短了故障停电时间,也是最经济的馈线自动化方案之一。以故障指示器为基础的两遥的自动化方案满足了大多数配网监测需要,不需要改造任何一次设备,容易实施,实用化程度高,为配电自动化探索出了一个新的实用化方向。
智能低压配电产品系统及应用
王均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智能配电监控系统是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层分布开放式的配电管理系统,所以,全分散分布式的配电监测与控制系统是以一次主设备为安装单位,将保护、控制、通信、维护等功能集成化,由站控单元通过通信口与各一次设备互连互通,并与上位机组网,形成对配电装置的组态、诊断、监视、故障隔离等网络管理功能。
演讲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专家王均华
常熟开关先后开发和生产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了以C W、C M系列产品为基础的低压配电元件到中压配电、终端配电、工业控制与保护、电能质量管理及新能源节能电器和基于现场总线的智能网络化配电监控系统及C G Z 1总线型成套开关柜,为广大用户提供使用方便、可靠的配电解决方案。
公司着力研发和推广配电监控系统,智能化电器元件和智能化成套开关柜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常熟开关结合智能电网发展,今后进一步开发的智能电器产品在本质安全基础上努力实现:①优化保护和控制功能;②提高测量精度丰富电力参数监测;③内部总线集成网络化可控;④不断增强设备状态监视能力;⑤设备综合智能化,多功能集成能力进一步发展。
新一代智能型、安全型、灵活型、环保型固体环网柜
张志刚(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固体环网柜是一种全新型环保型高新技术产品,其特点主要为在环网柜中取消了对S F6气体依赖,避免了一切对S F6产品应用的限制,同时实现全绝缘全密封结构,防护等级I P 67,真正实现免维护产品;单元模块化结构,现场可以进行调换;固体环网柜进一步小型化结构。
S F6环网柜是公司主导产品,其主要特点为:具备断口观察窗,满足电力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设计标准中注重手动电动升级能力;独特的防泄漏技术,确保S F6环网柜长期应用;利用全自动氦气检漏装置,提高S F6环网柜泄漏标准;具备断路器单元、负荷开关单元和组合电器单元,真正实现三种单元灵活组合,并真正实现三种单元共箱于同一个气箱之中;结构尺寸进一步小型化。
演讲人: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刚
带开关电缆分支箱将传统意义上的分支箱增加一组开关,使分支箱应用更加灵活。开关可以选用负荷开关或者断路器。采用侧进侧出方式接线。产品最大特点为结构小型化,具有和普通分支箱相同或者相近的尺寸,便于现场更换升级普通分支箱。配合控制器实现电缆回路负荷分界点开关,更突显其应用优势。
除上述产品以外,公司生产的箱式变电站、开闭所、高低压成套装置、配电系统远程监视与控制系统、电缆与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等设备,与前述产品构成公司的整个产品链,共同服务于配电系统。
科陆电子——打造世界级的能源服务商
演讲人: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建谊
王建谊(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陆电子是面向智能用电的集团公司,通过技术的持续创新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专业从事电工仪器仪表、电子式电能表和电力自动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第一家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民营企业,科陆电子掌握着本行业最先进的核心技术,是国内高端电能表产业的开拓者、国产标准仪器设备的第一品牌,曾独立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等多项国家级计划项目,取得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作为中国领先的电力设备制造商,自主研制了涵盖六大领域的相关产品:用电自动化;电子式电能表;标准仪器仪表;电力电源;无功补偿;高中低压变频器。
未来,公司将继续提高在电力测量和标准仪器领域的领先水平,推出更加精准的高等级产品,力争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我们还将继续深入高压变频器和无功补偿领域的研究,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和电网治理电能质量改善贡献力量。
无线无源温度监测技术
演讲人:武汉烽火富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刘文
刘文(武汉烽火富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整合光电子、通信系统与网络及电力系统优势,有实力对光电互感器与数字化电网设备进行系统性、战略性开发的企业。公司致力于智能电网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工程服务。主要提供智能变电站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配网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及产品和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及产品。
公司生产的电子式互感器是一种结合现代传感技术、先进的光电子技术、光通信技术的新型互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绝缘简单;无磁饱和,满足电力系统暂态保护的要求、无油、无S F6气体,安全、环保、免维护;信号数字化,可靠性高,可以直接与电力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连接等优点。
公司开发出的系列无源无线温度实时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实现高压带电体的温度实时在线监测,从根本上解决温度巡检管理难题,实现从定时巡检到实时在线状态检修的过渡,提高了电网的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对于预防事故发生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
公司推出的智能变电站整体解决方案及系列产品,以高速网络通信平台为信息传输基础,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保护、控制、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最终实现设备信息和运行维护策略与电力调度全面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