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突破口
2010-06-22本刊编辑闻犁
文/本刊编辑 闻犁
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处于支柱和主导地位。装备制造业为整个制造业的现代化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障。因此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
而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就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这是我们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温总理在论述此问题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在8月21-22日举办的“2010第五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就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目前的任务、发展目标及成长途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战略意义
工业制造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突出的带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发展形成了若干个具有特色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而近年来实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等区域发展战略,都与振兴装备制造业联系在一起。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围绕成套装备与主机,可形成专业化的供应链。特别是产业链的高端部分,技术含量高,价值量高,不但适合广大的中小企业发展的选项,也是提高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对区域经济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
陆燕荪认为,高端制造产业是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第一、技术上高端,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集成;第二、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特征;第三、产业链的核心部位,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他进一步指出,高端制造产业既包括传统制造业的高端部分,也包括新兴产业的高端部分。拥有竞争力强的高端制造产业群,是世界工业强国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低碳经济”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形成巨大压力,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和科技竞争的焦点。
“国家已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制高点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这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选择。”陆燕荪表示,“把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是走上创新驱动、内在增长轨道的必然选择,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点举措。”
陆燕荪强调,我国面对全球竞争加剧,环境资源约束日趋严峻和高级人才短缺等挑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来推动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更有效地为各领域新兴产业提供装备和服务的保障。
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但是,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使之成为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突破口,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务之急。陆燕荪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振兴装备制造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初具规模,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少数产品的质量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生产条件经过技术改造也确有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当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产业基础薄弱,高端核心技术主要依赖国外等问题。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是由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都来自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加之国际制造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变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是有限度的,高技术、核心技术不转让,而以跨国公司作为载体进入我国,增加了我国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难度。”
因此,市场换技术“换不来核心技术。我们必须提高自主创新的意识,苦干若干年,才能真正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此,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来推动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就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1)解决过度依赖要素投入、经济效率不高的问题。“依赖资源和资金的大规模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是导致一般产品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并形成了某些领域的恶性竞争。这样下去不仅会导致效率低下问题,而且还会扰乱市场秩序、严重阻碍高端产品发展。同时,由于要素的大量投入,也导致了区域结构趋同化,盲目追求G D P和地方财政增长,加剧区域内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现象,甚至加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大企业集团不强,缺乏专特精的小巨人企业为之配套。“我们现在的弱点是制造能力强、研发能力弱;依赖引进技术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生产产值高、工业增加值低;单机制造能力强、系统集成能力弱。因此,必须通过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改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来解决大企业集团的竞争能力。”
(3)技术创新体系亟待改善,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首先是基础研究,其次是共性技术研究,然后是产品开发,最后到最终的产业化。由此可见,只有以企业为主体的后段是不够的,基础共性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否则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战略就没有基础支撑。我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使基础共性技术的研发削弱甚至缺位,已产生明显的不利于整体创新的影响。目前,利用转制研究院所重建基础与共性技术研究的公共服务平台已刻不容缓,否则会影响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整个战略进程。”
(4)政府各部门要将国务院颁布的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合力执行。“对于振兴装备制造业及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政府已颁布的政策可以说是给予了足够的支持,目前的问题是应按照统一的目标大家合力执行,统一认识,着力全局,不要各说各的话、各行其是,要加深国家对调整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理解。”
凝炼重点,明确目标
“另外,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重点才能保证成功。”陆燕荪讲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涉及多个行业,各行业发展的规律不一样,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凝炼重点发展项目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要符合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先导性、带动性、成长性好、可持续性的基本特征;②要满足今后5~10年国民经济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急需;③具备一定的技术和产业的基础,资源和环境约束相对比较宽松,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可以培育成功的项目。
陆燕荪举出相关可以选择的领域,以作为培育重点参考,如:
(1)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成套设备,围绕满足石化、冶金、煤炭、汽车、轻工等行业的转型升级、节能降耗、自动化、智能化需要的装备。
(2)节能、环保与资源开发利用装备,围绕能源安全和二氧化碳减排、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的重大工程所需成套装备,如核电、新能源、清洁煤燃烧、智能电网、海洋工程装备等。
(3)先进运输设备,围绕航空运输和远洋运输、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国家铁路12万公里客货营运里程建设等项目,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4)智能化的基础制造装备,通过“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工艺装备”专项的实施,突破数字化制造技术、高档数控系统、高精度轴承及机床功能部件等关键技术,开发先进工艺技术所需的专用装备。
(5)基础件及仪器仪表,围绕国内已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需要,如工程机械行业,改变高档液压元件和控制元件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我国的仪器仪表产业非常薄弱,国内需求量的二分之一依赖进口,国外的中高档仪器仪表、元器件和传感器占据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必须尽快改变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6)国防及新兴产业专用装备,围绕国防建设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努力满足受进口约束的装备的需求。
陆燕荪指出,由于上述诸领域的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要对每个项目分析国内外的状况,确定分阶段的有限目标,制定出各项目的技术发展路线图,增强操作性,选择有比较优势、有较好的基础和资源条件的项目率先突破,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目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处在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特定国情背景下,同时又面临着金融危机给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带来的深刻变化。因此,基于这一前提,陆燕荪认为,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具有三方面含义:①在持续起到支柱产业作用的同时,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②必须符合资源环境的制约要求;③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为此,他提出了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五个方面:
(1)坚持创新领先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作为主要的创新模式;重大、高端装备的技术来源于国外,必须要在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上下功夫。同时,要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处理好制造企业和用户的关系,防止重复引进。
(2)夯实强大的基础
产业共性技术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基础,共性技术缺位会妨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共性技术属“竞争前技术”,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需要政府支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给予财政上的支持。长期以来,我国重产品轻工艺、重整机轻配件、重生产轻基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严重。经过六十年工业化的实践和发展,我国的工业基础仍然很薄弱,难以支持工业快速发展,不得不受制于人,如再不引起重视,将会制约制造业进一步发展。
要把通用基础件(液、气、密)、大型铸锻件、关键特种材料(高档绝缘材料)、控制系统的元器件(包括仪器仪表)、数控机床的功能部件等作为优先发展领域,期望通过“十二五”的努力有所突破。
要努力推广标准化战略,这是提升行业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技术标准已成为高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也是保障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法规手段。当前要组织大型骨干企业参与并成为标准制定的主体,注重与国际标准接轨,参与国际标准活动,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从而促进自主创新产品占领国际市场。
(3)推广绿色制造和再制造
绿色制造是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最佳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即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及排放。由于制造业是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大户,绿色制造业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装备制造业不单是推广高效、节能产品,还要对铸、锻、焊、热、表面处理五大基础工艺采用绿色制造的理念实现清洁生产。
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推行绿色制造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制造”为原则(4 R原则),以低耗低排高效为特点的发展模式。如在生态制造业园区内,把有条件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企业的废气、废热、废物成为其他企业的原料和能源。
另外,要重视末端治理,开发各类废物回收利用技术,促进回收产业的发展,不但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扩大了就业面。如近几年水泥企业在废物回收利用方面发展快。
(4)重视服务增值,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施低耗低排高增值发展的必由之路。
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大型制造企业就开始实施由制造商向提供产品也提供服务的服务商转变,目前许多大公司服务收入已占据总收入的50%以上,我国的一些先行企业也正在实施这种蜕变。
对不同的产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内容不尽相同,装备制造业包括以下10项内容:①产品设计、技术服务;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③供应备品备件;④设备(产品)升级改造;⑤对系统设备的远程监测、故障诊断与维护;⑥产品报废回收及再制造;⑦现代物流服务;⑧设备租赁及其他金融服务;⑨人员培训、咨询及信息服务;⑩现场测试、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服务。
(5)加强培养、定向输送各类人才。制造业的人才是金字塔型,注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过职业教育定向培养制造过程的管理与操作者。
陆燕荪最后强调,从现在起到2020年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基本完成工业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而工业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是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制造业仍将是支柱和主导力量。“因此,在今后几十年中,我国的装备工业仍将肩负极其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装备产品的价值含量和技术档次,从部分先进到整体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真正由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