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协会主导作用,引领电工行业创新发展——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10-06-21耿雷
耿雷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
我受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三届理事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五年来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面临新的形势、新的特点,我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改革开放成果丰硕,机械工业蓬勃发展,电工行业创新发展。我会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关于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的精神,继承 “顺应改革形势,发挥桥梁作用,坚持服务宗旨,认真履行职能,面向电工行业,紧紧依靠分支机构和会员,发挥自我特色,不断发展壮大”的传统,在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部门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下,在三届理事会的共同努力和全体会员的积极支持下,以电工行业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做了大量工作,为电工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现将五年来的主要工作报告如下:
(一)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把握电工行业发展方向
协会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业自主创新为重点,紧密结合电工行业发展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推进“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任务的贯彻实施。
1.加强对中央有关方针政策的宣传。坚持把《“十一五”规划纲要》、《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作为主要内容,加大力度宣传“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部署和发展电器工业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政策措施,为全行业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和明确目标做了大量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2.加强对行业重大问题的研究。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对电器工业发展的要求,先后完成了“建立电器工业自主创新体系的思路”;“加大支持提升电器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电工行业节能产品的开发的建议”;“装备制造业(电工行业)大型重点企业的界定”;“欧盟指令对我国企业影响的意见”;“外商投资指导目录”等报告的编制,对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3.推进电工行业加快发展。电器工业全行业工业生产总值从2005年底的10786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28329亿元,年增长幅度达27.35%;主营业务收入从2005年底的10341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26000亿元,增长幅度达25.85%;利润率从2005年底的599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1550亿元,增长幅度达26.85%。发电设备产量从2006年起连续四年突破1亿千瓦;变压器产量由2005年底的63115万千伏安增长到2009年底的126490万千伏安,交流电动机、电动工具、电线电缆、绝缘材料等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快速增长。
4.电工行业重大装备全面提升。600MW、1000MW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已经成为我国火力发电主力机组,国内企业已全面掌握核心技术,机组技术参数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于三峡右岸工程的700MW巨型水电机组顺利投产,标志着我国大型水电机组设计和生产制造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内核电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已经逐步掌握了核岛、常规岛大多数关键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在建的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目前正积极消化吸收的AP1000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三门和海阳等AP1000依托工程进展顺利;风力发电装机已达到1300万kW,居世界第四位,已经掌握了2MW及以下风电设计制造技术,正研制更大的风电机组。光伏发电2008年就达到254万kW,占世界37%,甘肃、青海、内蒙在建的10MW、200MW、2000MW和上海海上3×34MW风电即将投产,发展势头强劲。其它新能源发电也有长足发展。
在输变电设备领域,先后投运的1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和±800kV云南至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标志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在我国成功地实现了商业化运行。1000kV线路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直流从±500kV到±800kV用了5-6年时间,完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
(二)围绕“三个服务”的办会宗旨,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协会紧紧围绕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目标,充分发挥“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办会宗旨,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1.调查研究,反映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协会按照国务院有关部委的相关要求,认真准备资料,及时准确反映电工行业运行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坚持做好行业经济数据统计和运行分析工作,密切关注电工行业经济运行态势。
协会每年都要对电器工业各行业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实行电站锅炉、汽轮机、变压器、高压断路器、电线电缆等九大类主要产品产量季报制度,对重点行业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并将其汇总成年度中国电器工业统计年鉴。完成电器工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电器工业季度运行分析报告。每年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和统计工作会议,邀请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单位的领导出席,做国家经济运行形势解读,发布统计数据、分析行业发展热点问题。搭建政府和企业直接交流的平台。
每年还召开协会年度工作会议、协会会长和研究所所长会议、发电设备经营计划专家组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和国内主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参加,及时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在2009年1月还召开了首届发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论坛,研讨发电设备行业应对金融危机措施,评估发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交流国内大企业成功经验,发布《中国发电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报告》。
2)积极建言献策为行业、企业争取发展空间
根据电工行业重点产品出口下滑情况,提出提高电工行业产品出口退税率建议。
积极参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禁止在招投标过程中限制使用国产设备的规定》政策的制定,有针对性地提出制止限制使用国产设备建议。
积极参与《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指导目录》、《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重点旧机电产品进口目录》等相关文件制定工作,反映行业声音。
积极与商务部反垄断调查局和产业损害调查局联系,密切关注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兼并和重组活动,形成《海内外企业并购对我国电工行业的影响及风险分析》报告,对近年来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的情况,及相关产业的安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建议商务部给予高度关注。
3)针对行业热点问题,编制专题报告
针对电工行业产业优化升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及政策建议。强调目前我国已经是电器工业制造大国,但并不是制造强国,特别是在高端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仍然较大。针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
针对海内外企业并购情况,提出了“国内同行业之间企业的并购有助于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有利于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内跨行业并购有可能使被并购企业脱离原来的主业以及外资企业并购国内龙头企业影响我国产业安全”的观点,并认为海外并购存在着投资决策风险、融资风险、经营风险、跨国产权风险及审查批准风险等五大风险,主张“一是积极鼓励支持国内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行业资源,促进行业发展;二是对国内企业跨行业并购,应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确定并购后企业的发展方向,统筹兼顾、扬长避短,促进各行业健康协调有序发展;三是不支持外资企业并购国内龙头企业,确保国家产业安全;四是国内企业海外并购应当慎重,谨防风险,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驻外使馆的商务机构,能对有意进行海外并购的国内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及其它必要的协助”。
针对电工行业产能快速增长的现状,提出潜在风险分析及建议。对于行业产能过快增长的现状,提出尽管近年来发电设备产能增长迅速,但由于受大型铸锻件等关键零部件加工能力较弱的影响,仍存在“瓶颈”;输变电设备高端产品产能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低端产品产能相对过剩,行业资源有待整合;基础电工产品低端“大路货”产品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产品产能缺乏;各行业普遍存在集中度低、产能分散问题。
2.积极引导行业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中,决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国务院发布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办发[2009]11号),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技术改造,实现自主创新是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重大举措。规划中围绕着稳定生产经营、扩大市场份额、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等调整和振兴目标,提出了四大重点任务和10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协会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抓好重点开展工作。
1)积极引导企业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针对电工行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现状及一些企业好的做法,编写电器工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调查报告,介绍了电工行业存在的“工程总承包、交钥匙工程、设备租赁以及老旧设备改造”等发展制造服务业的一些好做法以及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南汽、西电、特变电工等制造服务业发展得较好的企业。
2)引导企业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开展专业化生产投资。
按照《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引导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的要求,选择中小型电机和分马力电机的关键部件——冲片作为突破点,结合国家推广高效、超高效电机的政策,帮助企业改进生产组织方式,合理配置资源,积极探索成立冲片加工中心的可行性和实施途径。
3)引导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根据工信部的要求积极参与《节能机电产品目录》的编制,引导企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在电线电缆分会有关报告基础上,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关于国内电线电缆行业过度发展,导致恶性竞争和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并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治理措施的报告”。以期通过行政手段,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抑制产能的过剩。
4)成立风电电器设备分会,规范行业发展。
根据协会三届五次会议决议,积极组织筹备成立风力发电电器设备分会。最近该分会已获国资委、民政部的批准,并完成了全部登记手续。目前正在配合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编制风电设备行业准入条件,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积极推进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提升企业软实力
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成为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05年至今,全国共有96家行业协会和商会得到商务部、国资委授权在行业内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累计评出“AAA”级信用企业2730家,“AA”级信用企业667家,“A”级信用企业117家。中国电器工业协会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自2008年5月15日得到商务部、国资委正式授权以来开展了两批行业企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申请、初审、审查、复核、公示、审批、备案、发布各个程序,评出“AAA”级信用企业33家,“AA”级信用企业1家。协会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4.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工作,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完成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课题。历时三年多,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商务部等部门委托的《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课题。得出从国家层面来看综合竞争力已进入第二梯队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从企业层面来讲位居世界第五位,排在GE 、西门子、阿尔斯通、三菱之后。完成《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发展途径与对策措施》、《我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发展规划研究》等课题研究。
(三)加大电工行业标准化工作科技创新的力度,引领行业进步
努力推进先进技术标准引领行业发展,围绕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心任务,电工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机制创新、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采用国际标准、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业绩,使标准化工作真正成为了带动行业发展的“牛鼻子”。
1.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电工标准化新机制
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组织行业经过几年的工作探索和创新,以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为平台,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各部门、各地方和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多方参与,多方投入的新机制,真正使得我国龙头企业成为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力量,发挥了企业的标准化主体作用。目前电工行业80多个标委会中由龙头企业承担秘书处的有16个,在大型发输电设备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建立了以企业为标准制定经费投入主体的机制,在国际标准化突破工作中也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来实施。
2.组织开展重大技术装备标准研究制定工作。
配合国家重大装备的技术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相继开展了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输变电和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增强我国重大装备的自主研制、推进行业技术进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是电工行业落实装备制造业振兴工作的具体措施。
——2005年开始,组织我国汽轮机和锅炉行业的骨干企业和相关标委会,以协会搭建平台、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前期研究并开展了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大型空冷机组、核电常规岛等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取得初步成果,将于今年完成三项超临界标准和三项大型空冷机组标准,近10项高效清洁发电设备标准项目已列入“2008-2010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化发展规划”正在实施。
——配合国家高压直流、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建设,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质检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等国家科研项目的实施,组织相关标委会和输变电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及设备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和“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设备技术标准研究”。前一课题完成14项高压直流设备国家标准,初步建立我国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设备的国家标准体系。后一课题将于2009年完成,研究制定9项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国家标准。同时组织行业各相关标委会开展特高压交流输电标准的修订工作,将通过修订9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制定1项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涵盖了1000kV电压等级的我国交流输变电设备标准体系。
——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重要技术标准专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针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组织研究制定了9项国家标准,建立两个标准体系,对推动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又配合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组织行业各有关单位和标委会,对核电电气设备、风电电气设备和太阳能发电电气设备标准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索,组织启动了小水电设备、潮汐能和波浪能设备、螺杆膨胀发电设备等可再生能源标准化工作,以期通过这些工作来促进电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3.加快推进标准对电工产品节能减排的支撑作用
组织行业编制了“2005-2007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化发展规划”和“2008-2010年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标准化发展规划”的电工部分,并组织行业重点落实变压器节能降耗、高效节能电机、清洁燃煤工业锅炉、工业电热设备、变频调速、无功补偿、电工产品环境设计等项目的实施。同时配合有关机构和技术委员会,开展了电动机、变压器、工业锅炉、电焊机、工业电热炉等产品能效标准的制定,并根据国家发布的淘汰目录和调整目录,对上述产品与能效标准相关联的产品标准、高耗能产品标准、高效节能产品标准进行摸底,组织开展相应的制修订工作。
4.加快标准制修订和技术机构建设步伐
近几年来,配合国家关于加快标准制修订速度和提高标准质量的要求,组织行业狠抓落实,采取了分阶段、抓节点、保质量的方式,使得电工行业国家标准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截止2008年底,电工行业标准共计2869项,其中由电器协会归口管理的国家标准1270项,占我国国家标准总数近5%,正在实施的计划项目648项,到2009年底电工行业国家标准总数将达到1700项。截止2008年底,电工行业负责IEC/ISO共计71个TC/SC的国内技术归口工作,建有国内标准化技术机构73个,专家委员达2000多人。
5.推进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取得突破
组织电工行业实质性推进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自2003年开始不断取得突破,6年间承担了三个IEC国际秘书处(我国共承担4个IEC秘书处)、3个IEC国际主席(我国共承担3个IEC主席)、4个国际高层专家、获得三项IEC1906技术贡献奖。在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协会重点关注了领域布局,逐点突破,前几年重点在输变电领域和共性技术领域,如架空导体、绝缘配合、输变电电力电子系统与设备、继电保护、电气安全、熔断器、能效等;近两年重点在发电设备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际标准化突破,汽轮机已取得主席席位,水轮机和发电机正在积极推进。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主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近年来电工行业自主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和重点参与取得成效,在工业电热设备、继电保护、电气安全、水轮机等领域由我国为主制修订的国际标准项目11项,其中已完成6项,正在前期研究并准备适时提出的储备项目还有近10项。电工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对于提升电工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话语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为企业开拓市场,健全服务机制
1.千方百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办好展会
认真组织国际交流,加强与国外同行业协会的合作交流。我会相继与澳大利亚电气制造商协会(AEEMA)、印度电气电子制造商协会(IEEMA)、德国电工和电子制造商协会(ZVEI)、英国电气制造协会、韩国电机产业振兴会(KOEMA)签署了友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2008年11月初在上海召开节能减排论坛。日本电机工业会(JEMA)、韩国电机产业振兴会(KOEMA)、印度电子产品生产商协会(IEEMA)、中国台湾地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TEEMA)等协会全部派员参加;同时低压电器、中小电机、变压器、变频器等分会也积极参与,与国外电气专家共同交流电工电气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探讨新的解决方案。
2009年10月15日-17日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主办协会首届中国国际电工电器装备博览会。本届电博会总计展出面积约18000平方米。其中电工电器展示部分共有展商156家,摊位个数为353个,展出面积约8000平方米;其中特装部分的面积约4300平方米,达到55%。焊接展示部分共有展商200家,摊位个数为417个,展出面积约10500平方米;其中特装部分的面积约6000平方米,达到62%。各类行业技术研讨、标准宣贯、行业年会、发展论坛、现场表演等总量达到了近20场,为展会带来了众多的专业观众和人气效应。据统计,本届展会期间专业观众出席情况总计在1万名左右。
2.完成科技成果评审工作,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
电工行业科技成果评审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我国超临界600MW发电机组成套设备研制与工程应用》项目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成功,750输变电工程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由协会电工评审组组织申报获得的两个国家一等奖。
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必须坚持推进品牌战略,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我国重大装备制造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协会各层机构对品牌宣传、培育和评价工作非常重视,并以品牌建设促行业发展为目标,激励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视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一是加强品牌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争创品牌。二是加强对已获奖牌企业或产品的管理,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三是帮助企业加强品牌经营意识,促进品牌增值。在协会、分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一批行业及产品获得了证书和奖牌。
3.办好刊物、网站,强化信息服务
我会会刊《电器工业》杂志在围绕电器工业重大装备、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重点工作中,切实反映电器工业蓬勃发展的气势,体现《电器工业》杂志“为行业服务、为会员服务”的宗旨更加鲜明、突出。各分会都有自己的行业刊物,有的分会还与有关单位合办技术刊物。这些刊物在发布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技术信息、行业动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年来“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网”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网”的全面改版和相关技术支持工作。为协会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及会员单位提供信息电子服务。此外协会网还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网”、“中国招投标网”、“慧聪网”等进行了多次业务交流活动,开展信息共享,发布等合作,丰富了协会网站内容,扩大了在行业内的影响。由分会主办或与挂靠研究所等单位合办的网站日益增多,已开通的有变压器、电线电缆、电力电子、电动工具、高压电器、继电器、工业日用电器、水电设备、低压电器、微电机、内燃发电设备等行业网站。
(五)坚持改革,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不断增强改革意识,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稳步推进重点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做到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行业、服务、自律等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观念;协会各项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贴近市场,切实为会员解决了实际问题。
五年来,电工行业的发展,成绩突出,经验显著。电工行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体现国家意志,自觉服从国家要求;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抓好技术改造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掌握核心技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抓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增强企业信誉,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企业管理,加快企业改革,使企业具有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人才优势和企业文化优势。
五年来,协会所取得的成绩,是上级领导机关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领导关心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企业、各会员单位积极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协会向上级领导机关、各位领导和各会员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经过一届又一届的努力,协会现在已成为认识统一、机构健全、运作规范,具有很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行业组织,为我国电工行业的发展与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在今后五年继续为电工行业的大发展、大跨越作出新的成绩。
第二部分 对下届工作的建议
这次大会将完成协会的换届工作。按照协会章程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理事会的任期将处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正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电工行业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的改革与发展机遇很好,任务很重现就下届工作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重视研究行业关键问题,认真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服务
1.统筹协调,继续加强发电输变电设备行业工作
发电输变电设备在重大技术装备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发电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始终是电工行业乃至机械行业的龙头行业。对于带动整个电工行业的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要高度关注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2.搞好规划和课题研究,引领行业发展
按国家发改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要求,做好电工“十二五”行业规划编制工作,在各分会提供行业发展资料的基础上,2010年编写完成并召集有关专家进行论证修改后上报。做好规划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央,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来考虑。
积极完成有关部门安排的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开展国家重大标准化研究项目,开拓新的标准研究领域。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的支持。配合电工“十二五”行业规划的编制,开展“十二五”电工行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及“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的编制。
3.紧紧围绕《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电器工业平稳发展
2010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协会按照《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多方面认真组织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要求上来。目前国家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作为工作重点,应积极在电工行业中贯彻和落实,在现阶段保增长的同时明确提出产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和任务。要根据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重点解决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积极配合政府搞好规划的宣贯工作,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目前政府机构的改革、职能的转变已经深化完成,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行业协会组织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已被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找准协会的定位,继续推动协会工作,使协会建设更加稳定、协调发展。
4.在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方面发挥协会作用
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结合起来,通过传统产业的提升优化为发展新兴产业奠定基础。
积极引导企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在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设备租赁、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必须在企业层面、行业层面、区域层面找准切入点,把工作做好。
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按照《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鼓励主机生产企业由单机制造为主向系统集成为主转变,引导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的要求,根据“符合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相关产业集中度和生产效率的总体原则”,整合区域内的基础工艺生产能力。
5.加快推进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
现在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国际水平的3~4倍,甚至是日本的8倍,使得我国的环境和资源不可支撑、不可持续。所以说,电器工业节能减排如果抓不上去,全国的节能减排任务就无法完成。我们要按照国务院相关要求,抓好电机及其系统、工业窑炉等重点产品的节能减排工作、淘汰落后产能的落实。
6.支持电器工业行业中小企业发展
在重视骨干企业、大企业的同时,必须重视中小企业。没有中小企业的复苏,不可能有经济的复苏。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继续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支持企业搞技术创新,利用产学研用相结合模式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进入市场提供各种服务;中小企业要优化自己的生产要素,调整产业结构,要做到“专、精、特、新”,找准在市场中的定位。
7.认真反映行业企业诉求,为企业办实事
行业协会是行业利益的代表者,必须采取行业调查等形式摸清行业的热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反映诉求”的作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存在的问题和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8.进一步做好行业统计,搞好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后要着重扩大统计调查覆盖面和经济规模总量统计数,争取年年有提高,抓好各分会的季、年报统计,编辑出版“电工行业统计资料汇编”,开好每年一次的统计年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部署工作,增强统计工作队伍的凝聚力。加强行业经济运行的动态跟踪,搞好季度、年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和预测。今后着重在调动分会力量上下功夫,要求分会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行业运行态势并写出报告
9.加强行业市场开拓,继续办好各种展会
要继承“协会搭台,企业唱戏”的传统,办好各种展览会、交易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扩大出口。在加强国际交流中开拓市场。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认真组织好对外合作、交流活动的开展,扩大服务领域加大对发电、输变电、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公益性工作的服务质量。要继续探索与国际同行行业协会组织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积极争取与我会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国际同行协会开展有实质性业务内容的交流活动。继续组织举办“中国国际电工产品博览会”依托相关分支机构探索整合行业资源,培育、发展电工产品展览会,搭建协会品牌展会平台。
10.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在产品质量方面,要按照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的要求和国务院在全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活动以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部署安排,推进行业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和安全管理,积极组织开展行业自律活动,加强协会公信力建设。要继续把握好工作重点,坚持推进行业品牌战略的实施,认真抓好“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中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评价”、“质量可信产品的推介”积极组织电器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交流与推广等项业务活动的开展。
11.办好刊物网站,强化信息服务
信息工作是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企业十分关注。协会信息中心的任务是办好会刊《电器工业》杂志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网”,同时加强对分支机构信息工作的协调。《电器工业》要不断提高刊物质量,搞好发行和广告服务,着力塑造“工业电器领域的指导性媒体”的品牌形象,努力提高在电工行业乃至机械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网要坚持“树立协会形象,扩大宣传协会影响,为广大会员单位提供信息电子服务”的办网宗旨,为协会各部门、各分会及会员单位提供网络服务。继续注意会刊与网站的信息整合与捆绑,相应支撑,良性互动。
(二)加大电工行业标准化工作科技创新的力度
一是积极主动,提供快捷、有效、得力的标准化服务
配合国家标准化当前的制定标准战略纲要、完善国家标准体系、修改出台《标准化法》三件大事,重点做好梳理并完善电工行业标准体系,形成系统完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相互衔接、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工行业标准体系。
二是强化标准制修订计划管理,抓好标准质量
我们应重点抓好对于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把关。按照国标委和上级部门工作要求,加强电工标准化技术机构建设,梳理电工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体系,做好相关协调工作。继续稳步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提高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水平。
抓好800千伏直流输电设备、核电汽轮机等列入“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标准化科研项目的课题研究工作,确保研究成果能如期转化为国家标准,实现标准制定与标准化科研同步,解决标准滞后问题。
根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关于我国风电建设将明显提速的要求和目前我国风电标准化工作不相适应的现状,组织电工行业探索并推进风力发电电气设备标准化工作,使标准、检测、认证与产品开发相配套,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推进潮汐能和波浪能、小水电机组、螺杆膨胀发电设备、生物质能发电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发电设备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工作,促进发电设备行业产业机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组织和协调好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核电常规岛汽轮机标准研究制定”的实施,积极申报核电汽轮发电机、核电动机等重点标准化科研项目,组织开展其它核电电气设备标准制定工作;开展10MW大型水电机组规范的前期公益科研工作。
健全和规范标准复审制度,通过复审,保证标准的时效性和适用性;加强标准化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和质量;对于近两年制定的这么多大量的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要对于企业进行宣讲和解读,加大服务力度。
(三)加快协会内部改革,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1.继续转变思想观念。要牢固树立市场、服务、自律、改革、创新、合作、共赢等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思想观念;改变工作作风,满腔热情地为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服务;要坚定搞好行业协会的信心,树立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社团组织发展的需要。
2.继续深化改革创新。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行业协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用改革创新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使协会工作不断创新思维,焕发活力。要特别注意按照“规范运作”的自律社团组织要求,探索市场化、规范化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方式,使协会各项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企业、贴近市场,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3.加强组织建设。要结合自身工作需要,加强总会及各分支机构的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掌握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协会发展的新方式,广泛吸引、集聚全行业和社会各方面的优秀人才,为协会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4.加强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作。要严格按照协会章程,开门办会,民主办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保证协会各项工作都能做到“一切按政策办事,一切按原则办事,一切按程序办事”,把中央对行业协会“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5.加强组织管理。要加强对各分支机构的管理和工作指导,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为各分支机构依协会章程独立开展业务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支持他们积极开展各专业工作,加强总部对分支机构领导和管理,整合行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大家在行业工作中要成为“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使总会和各分支机构能够逐步形成高效、顺畅的工作网络,形成“合作、共赢”的工作局面,在促进电器工业振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加强核心能力建设。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在已形成的主导业务基础上,坚持立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着眼于电器工业振兴,准确把握行业运行态势,大力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从电器协会的工作特点、专业领域、服务范围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拓展服务领域,培育服务特色,努力打造和形成为企业、行业、政府服务的核心能力。
同志们,新的时期、新的气象,机遇挑战并存,责任使命共担。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发扬我们不畏艰险、善打硬仗的优良传统作风,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应对新一轮挑战,以更昂扬的斗志投入振兴大业,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推进电器工业又好又快的平稳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