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战线的“穆桂英”
2010-06-21
本刊记者 院 萍 卫 华 韶 磊
特约记者 杨红先 田茂彪 钱定海
因为有了阳光,世界变得温暖;
因为有了鲜花,生活变得浪漫;
因为有了女性,一切变得丰富多彩。
——题记
三月的大地,青山绿水,桃红柳绿,绽放着春天的独特魅力,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女畜牧兽医工作者,就如一朵朵朴实的山花盛开着,她们没有绚丽夺目的色彩,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但永怀一颗无限忠诚的心,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为畜牧兽医事业无私地奉献着不平凡的光和热;用忠诚和踏实谱写着当代女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风采;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和魄力,为畜牧兽医事业增光添彩。
陈晓棉:铿锵玫瑰
2010年2月8日,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定格在济源畜牧业的历史记忆中:胸戴红花、身佩绶带、满面春风的河南省济源市畜牧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晓棉,从市委书记段喜中的手中接过了全市目标绩效考核一等奖的奖牌,幸福地沐浴在潮水般的掌声中……
身置中年的陈晓棉,热情奔放、才思敏捷、机智干练。这位20年前畜牧战线上的一朵小花,在广阔的人生舞台上风雨历练,成长为一支铿锵玫瑰。2009年春天,她顶着滚滚而来的“危机”寒潮,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济源市畜牧局,用坚韧的双肩挑起“当家人”的重担,率军出击,驰骋疆场,用365个“白加黑”的顽强拼搏,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之最:
——畜牧产业增幅最快、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2009年底,全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48%;农民人均牧业现金收入3816元,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45%。畜牧业成为农林牧渔业中增幅最快、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的产业。
▲“铿锵玫瑰”陈晓棉
——引进外资最多、增育龙头最强:2009年,济源市畜牧局共引进外来资金12亿元,是上年引资的12倍;首次引来全国500强企业漯河双汇集团、山东六和集团、全国肉兔加工状元青岛康大集团、全国禽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柳江集团等王牌龙头落户济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机构增员最多、队伍力量最强:2009年,畜牧局一次性招录本科生、研究生等优秀人才50人,使畜牧队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焕发生机,斗志昂扬。
这一系列的“之最”背后,浸透着陈晓棉太多的心血与汗水。
一、凝聚人心创环境
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畜牧产业使畜牧队伍承担的任务“暴”增。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陈晓棉总是用“爱”、“实”、“律”三字经来教育部下,树立正气,凝聚人心。她常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她倡导在行业内开展“三当四互”活动。树立“三当”精神:把事业当生命,把同事当家人,把工作当家事;培养“四互”风尚:互相友爱、互相关怀、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温情可依的大家庭。
二、理清思路铸亮点
2009年上任伊始,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陈晓棉机智地拨开笼罩在济源畜牧业天空的层层迷雾,科学分析畜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果敢地提出了“退川进岭上山,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的‘四化’之路,向着现代畜牧业制高点进军”的工作思路。方向确定后,她一趟趟奔走于省市之间,四处求援,争取各方政策支持,为畜牧业筹得各种项目资金、奖补资金共计3000余万元,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当年新建万头产业集聚区5个,新建大规模、高标准、环保型养殖企业20余家。在标准上实现了由传统方式向环保方式的转变:养殖场“上山下乡”、青山环抱、自然隔离,全部配套了沼气池、沉淀池等环保设施,部分企业采用“零排放”生态环保新技术,实现了人与畜、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全省行业的样板。
三、借梯上楼壮产业
多年来,济源畜牧业一直处于有龙身无龙头的“短腿”状态,成为跨越更大规模、更高标准的瓶颈。为破解这一历史难题,陈晓棉一方面走出“家门”四处考察,千方百计与全国各路畜牧精英攀亲结缘,联系洽谈,并一次次陪同客商翻山越岭行程千里勘察地形、选择场址,吸引客商眼球;另一方面,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复提建议、拿方案,争取政策支持,在她的执著努力下,2009年全国500强企业双汇集团等大龙头,带着12亿元的家产群飞济源,一举打破了济源畜牧业发展史上生猪产品深加工、蛋品深加工、肉兔深加工等3项空白,使济源畜牧业这条巨龙首尾相接,昂首腾飞,呈现出势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当鲜花成为记忆、掌声渐渐平息,这位胸怀大志、不甘平庸的巾帼女帅,又将开始新的长征。她说,为了畜牧人的明天更加灿烂,为了父老乡亲的生活更加美满,我愿意在畜牧业这片沃土上,永不停息地耕耘、耕耘……
冉元智:真心英雄
冉元智,女,土家族,46岁,中共党员,重庆市巴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她是一位长期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女科技人员。她生在巴南、长在巴南,立志要为巴南的父老乡亲贡献自己的力量。1986年,她于四川农业大学畜牧专业毕业自愿分配到巴南区(原巴县)畜牧兽医站工作至今。她忠于党的畜牧事业,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扑在工作和事业上,把工作单位当作自己的家,把养殖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用辛勤的汗水为单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自己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真心英雄”冉元智
一、爱岗敬业,无怨无悔从事畜牧工作
参加工作20多年来,她爱岗敬业、无怨无悔战斗在基层畜牧工作岗位上。她经常为当地政府拟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发展畜牧生产的工作措施及专项技术推广方案,积极争取和实施各级畜牧科技项目,深入镇、村及广大畜禽养殖场(户)宣传及讲授先进的畜牧科技。她承担了6个农业部下达的重大项目,18个四川省、重庆市政府及农业部门下达的项目,9个巴南区(县)政府下达的项目,各个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二、十年心血,成功培育出“渝太I系猪”
1990年,冉元智任巴南区(原巴县)畜牧兽医站副站长。1991年初,她为实施“瘦肉猪高产仔母系培育及其配套利用研究”项目而忙碌奔波。1992年,重庆市科委正式将“瘦肉猪高产仔母系培育及其配套利用研究”项目立项,她担任项目负责人,精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1993年盛夏,是该项目第一次杂交制种产仔阶段,她冒着摄氏42度的高温和刺鼻的臭味,克服蚊蝇的叮咬,连续一周昼夜吃、住、洗在猪舍内,认真伺候每一头待产种母猪。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所有母猪顺利产下每一胎,获得平均窝产仔15.8头的好成绩,为项目实施打下良好的开局。
由于项目实施进展快、效果好,该项目于1997年获重庆市科委阶段成果。1998年,重庆市科委再次立项,对瘦肉猪高产仔母系继续选育及研究,她精益求精,注重每个环节的技术研究,认真开展选种选育。2003年3月,她培育的瘦肉猪高产仔母系顺利通过重庆市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并被正式定名为渝太I系猪。该项目于2004年2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4月,经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小组来巴南区现场鉴定验收,专家组一致推荐“渝太I系猪”进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名录备案。
三、扎根基层,不辞辛劳推广新技术
在农村推广畜牧新品种、新技术,关键是要让农户接受,使农民受益。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冉元智,只有简明扼要的技术操作方法、实实在在的生产效益才能让农民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在工作中,她提出:第一是要作广泛的技术宣传;第二是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第三是要为农户作好技术服务。她十分注重方式方法,经常采用通俗易懂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讲授专业技术,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二十多年来,冉元智不知跑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进过多少农户家,许多村社、院坝是她技术讲座的场所,许多农户是她宣传、培训技术的对象,如今她虽然公务缠身,仍有许多养殖场(户)与她保持着经常的联系。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工作以来,冉元智亲自主讲的各类养殖技术培训班达200期以上,编写养殖技术资料20余种,50余万字。
四、无私奉献,辛勤劳动换来硕果累累
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参加工作以来,冉元智先后获农业部科技推广项目奖励一、二、三等奖6项;获省、市级科研及科技推广项目一至三等奖共23项;获巴南区(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至四等奖共9项。获省部级及市级相关部门工作奖励25次;获区及部门工作奖励37次。其中,200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荣获巴南区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09年获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称号,第二届振兴中国畜牧贡献(十大杰出人物)奖……
吴丽娟:天目使者
自从在大学志愿表上填了“服从分配”后,吴丽娟就与畜牧结下了不解之缘。1999年6月,她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后经公开招考进入了临安市农业局从事畜牧工作,她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先后主持完成了多个国家、省、市级畜牧项目,为临安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贡献了青春与力量,曾荣获浙江省畜牧系统先进个人、省级排泄物治理先进个人、杭州市科技入户先进农技推广员、临安市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十佳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现在是浙江省临安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天目使者”吴丽娟
一、一个农技人员只有与“三农”捆绑在一起,才能体现其价值
刚进入农业局工作的时候,正值农业局开展农技人员“捆绑式蹲点”活动,吴丽娟服从组织安排,来到了位于天目山脚下刚刚组建的浙江大学天目禽业有限公司进行蹲点。由于公司刚刚起步,百业待兴,一个女孩子吃住在公司,生活上的不便不言而喻,更不要说晚上起来去鸡舍巡查了;她那细嫩的双手也因常常给鸡只注射疫苗起了厚厚的老茧,偶尔还会让鸡爪划出一道道血痕。但她并没因此退却,凭着一颗对为“三农”服务的心,与鸡为伴与书为友,边学边干,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掌握了饲养管理技术。为做好售后技术服务,她常一人坐公共汽车或者搭乘运送苗鸡的车到各地养殖户家中,为他们解决养殖技术难题。正因为细致周到的服务,在养殖户心中她俨然成了“天目使者”。
二、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
自吴丽娟负责畜牧产业发展工作以来,她就敏锐地认识到:只有创新发展模式,畜牧业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经充分调研,她提出了“集中纳管、统一治理”的思路,先从太阳镇杨家坞村的非规模化养殖排泄物治理入手,拉开了对农村散养的生猪养殖户进行排泄物治理与综合利用的序幕,杨家坞村的治理模式开创了杭州市农村散养排泄物治理的先河,受到了陈加元副省长的高度赞扬。
杨家坞的治理只是解决了原有养殖户的排泄物利用问题,但畜牧业要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仍然受到了环境、土地等瓶颈的制约,为此2006年吴丽娟又提出了“退村进山,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构想,并选择了乐平双干进行试点,于当年建设完成了乐平双干生猪生态养殖小区,摸索出了“退村进山,利用山坳山地建设养殖小区,充分利用周边种植业发展循环牧业”这一发展模式,这样既实现了人畜分离,又解决了畜牧用地难的问题,还促进了畜牧业的循环发展,成了浙江西部山区生态牧业发展的典范。
三、追求与执著是一个农技人员不断进步的法宝
岁月的更替沉淀着经验、经验的沉淀积累着财富,虽然吴丽娟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在畜牧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作为畜牧产业发展的领头人,“追求与执著”的敬业精神时刻在推动她不断在向前,《临安市生态畜牧业近期发展规划》就是她绘制的“构建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养殖健康、节约高效的现代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建设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生态牧业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