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PF物证在交通事故现场重建中的证据作用

2010-06-21何洪源

关键词:物证乘车微量

何洪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系,北京 100038)

0 引言

在交通事故中通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如受害者乘坐的是其亲友的车,肇事车辆在事故中翻滚了几次,救护时使现场产生了变动,等等。在这样的现场条件下,勘查人员如果提取常见的纤维、毛发、血迹等微量物证,往往因为其证据价值不高,而给认定事实和判明责任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准确判断交通事故中具有更高证据价值的物证,常常需要现场勘查人员收集事故发生时的所有物证,并且严格审查目击者的口供。研究发现,纤维和塑料的熔合物[1](fiber and plastic fusion,FPF)、塑料涂层痕迹[2-3](plastic coatingmarks,PCM)以及相关微量物证在交通事故中经常出现,且一经形成即不会受到天气等相关因素的干扰,能够在现场重建中起到重要的证据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交通事故中,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导致车辆或者乘车人的衣物被破坏,如着火对车辆的损坏,受害人、相关人以及救护者对乘车人衣物的破坏,将会影响甚至完全破坏这些需要认定和比较的微量物证和痕迹。

1 FPF及相关物证的形成

1.1 FPF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机动车撞到障碍物上,那么沿着碰撞的方向,车里的人可能会弹起并撞在车的内部装置上。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内部人员衣服的纤维将会与车的内表面上的材料发生物质交换。如果车的内表面由热塑性材料(thermoplasticmaterial)制成,由于撞击产生了很大压力,使得乘车人衣服的纤维与车内装置的热塑性材料表面频繁摩擦,其中动能转换成的摩擦热能最终导致衣服的纤维熔合在热塑性材料中。在衣物和车体的短暂接触过程中,乘车人衣服的纺织纤维熔进车内软化的塑料中,随后塑料又重新坚固起来,有时甚至还在塑料上产生织物的印痕。

通过对比从衣服上转移的纤维,可以认定或排除是乘车人中哪一件衣服所遗留。这些 FPF的产生过程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快拍”,既可以帮助现场勘查人员查明,在碰撞发生时哪件衣服处于哪个位置,还可以帮助确定在事故中乘车人运动的轨迹。如果在一些更为复杂的交通事故或案件中,如遇到车翻滚了几次或者人被抛出车外等情况,FPF的证据作用就更为重要。

在 FPF相关的问题中最受关注的是,事故发生时这种物质转移的几率是多大,其实确定的答案是没有的,因为在撞击发生时,减速、碰撞角度、接触面积、表面结构、塑料材质的熔点等参数对塑料熔合物形成的影响,均比碰撞前车辆的速度更为重要。通常,FPF在车身严重毁坏的时候就会形成,如果撞击发生在侧面,FPF就很可能形成。而当乘车人使用安全带,或者发生事故时机动车安全气囊已弹出,FPF形成的几率则会降低。

1.2 PCM

与在车辆内表面形成 FPF相对应的物证,就是在乘车人衣服上可以找到的塑料涂层痕迹(PCM)。虽然这些痕迹只有在高速撞击下,车内表面软化的热塑性材料转移到衣物上时才会出现,但其相当有价值,特别是当乘车人的衣服是皮革或长丝纱线织物(filament yarn fabric)等不易渗水的面料,或者车内的两个人穿着很难辨别出纤维的衣服时(如两人都穿着常见的蓝色牛仔裤或白棉布衬衣)。PCM的交换也常常发生在驾驶者的鞋和踏板之间,在大多数的事故中,此痕迹可以在刹车板或离合器踏板上找到,而油门上则较少出现。踏板的图案有时能够印在驾驶者的鞋子上,反之亦然。

1.3 纺织品印花和皮革制品的亮漆

通常,人们在 T恤或套衫上印有标语或图案,这些印刷材料是由纤维聚合而成的、典型的丙烯酸树脂。另外,皮革制成的衣服往往经过染色或具有防水功能,上面经常涂有亮漆(leather varnish)或保护膜,这些材料大多是丙烯酸树脂或聚亚安酯。在交通事故中,纺织品印花和皮革制品的涂层材料也可以从乘车人的衣服转移到车体上。

1.4 其他

发生交通事故时,如果一个乘客垂直或近乎垂直地撞在车上,虽然人与内饰组件不会产生摩擦热来熔化热塑性材料,但是内饰组件可能会产生突然的变形或开裂,撞击使得乘车人衣服的纤维压进裂缝中,待塑性装置恢复到原始状态时,这些纤维就被夹住了,其多数出现在汽车的仪表盘等区域,仔细观察有时可以辨认出来。另外,有时乘车人的头部恰好撞到了车内热塑性材料部分,一些头发也可能会转移到熔化的塑料中(类似于纤维),通常这些微量物证主要出现在车体的顶部。

2 现场物证的发现和采集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和微量物证的准确发现与及时采集,是检验成功的关键。事故发生后,应尽可能完好保存所有乘车人的衣物,包括袜子和鞋,特别是严重受伤者和死者的衣服。需要注意的是,医院急诊室的医生在抢救伤者时,也许意识不到这些衣物的证据价值,他们很可能会毁坏或扔掉这些衣服。

现场勘查人员要特别关注对汽车内部的细致检查,应将肇事车辆放在空间较大、照明良好而且干燥的地区,因为直接的光照和潮湿的环境将会影响勘查人员准确寻找证据。在车内寻找 FPF时,勘查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眼睛,当然还需要配以合适的光照,通常使用白色且漫射的灯光,而不使用光线不规则的闪光灯。在检查车内所有可能承载 FPF的塑料表面时,勘查人员应该综合使用侧光和直射光,特别推荐使用 2~10倍的放大镜。

尽快找到相关的痕迹检材,可以帮助勘查人员了解事故发生时车内可能发生的情况。勘查人员必须细致检查整个车辆,不仅要寻找驾驶员形成的痕迹,还应设法找到一些可以证实事故发生瞬间车内每个人座位位置的微量物证,这些证据对于排除车内其他人,间接认定驾驶者是非常重要的。当事故发生时,车内的所有人会被迫沿着撞击的方向移动。如果撞击点在机动车的左侧,乘车人在惯性作用下就会先向左侧移动,但随后方向盘的转向以及机动车的翻转将会使情况变得更复杂,通常,我们总是首先寻找撞击最早发生的一侧塑料内饰部分上的微量物证,因为大多数车辆以及乘车人产生的动能将在这一瞬间释放。

勘查人员应检查车内表面内饰结构的所有变化,对于发现表面呈现磨损、有划痕或部分破裂的区域,要做进一步检查,仔细寻找是否有嵌入塑料中的纤维或者纤维印痕,通常镶嵌的纤维和损坏区域表面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颜色差别或者亮度对比。在大多数事故中这些痕迹相当小,而且纤维碎片即使用质量好的放大镜也难区分,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如果在初步检查时不能确定是否有 FPF和其他相关微量物证存在的部分,应收集好后送到实验室做进一步检查,同时每一件物证都必须记录、照相。如果仪表盘上发现有 FPF,应该完整保存或者把相关的部分切割下来保存。对于那些不能从表面将其直接提取的物证,可用胶带粘取,否则大部分关于熔合痕迹的结构、承接关系和方向等信息就会无可挽回地损失了。另外,勘查人员在车内很多的内饰组件上都有可能找到 FPF以及其他相关物证,如仪表盘、车门内表面、方向盘和脚踏板等处,但是在有较广泛接触面积的安全带上则很难找到 FPF,原因在于:一是与车上其他塑料相比,安全带材质比较坚固,通常由熔点较高的聚酯长丝纱线制成,二是安全带和衣物之间正常的短暂摩擦所产生的摩擦热比较低,只有在非常高速的碰撞中 FPF才会出现。

判断交通事故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以及确定乘车人员的原始位置时,FPF和相关微量物证要比其他的痕迹和物证具有更高的证据价值。在简单的“正面撞击”事故中,每个 FPF或相关微量物证大多出现在踏板、转向机柱的表面,方向盘、左侧的车柱,仪表板的左侧,副仪表台的中部,以及驾驶员一侧车门的里面。然而,对于过程复杂的交通事故来说,车内其他乘客形成的痕迹情况排除起来将比较困难,特别是遇到车辆翻滚了几次而且乘车人员未系安全带的情况。因为在发生事故时,人员有更充分的空间到达车内的许多地方,甚至有可能被弹出车外,所以 FPF等物证的作用则更为突出。类似这种复杂的交通事故,应特别注意在驾驶者的座位周围,踏板的周围,仪表板的较低部位以及方向盘的表面,准确地寻找与认定车内较低部位的痕迹与物证原因是不论车内的其他乘客怎么移动,他们都不会接触到驾驶者的踏脚处。

3 物证的实验室检验

在实验室中,检验人员将在现场采集的、作为证据的汽车和衣物上进一步寻找 FPF证据。首先将物证放置在光照良好的地方,用放大镜彻底地检查,对于有价值的部分要使用安装旋臂的体视显微镜观察。如前所述,在大多数交通事故中 FPF等微量物证都比较小,同样 PCM也如此,虽然它们的外观通常有光泽,但其颜色同衣服的颜色很相似,并且有时小到只有一点线头,甚至受到衣物上纤维的影响,为寻找与分离物证增加了难度。在找到并记录了这些微量物证的位置和外观之后,将其置于体视显微镜下,用小镊子把粘在衣物上的塑料夹出来,或将镶嵌在塑料里面的纤维取出来,然后分别收集待下一步检验。

检验转移纤维物证的方法有显微镜法、显微分光光度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FTIR方法在法庭科学中也同样适用于检验转移的塑料物证,在鉴别塑料物证的特征时,既可判断聚合体的基本类型,也可检验出共聚物和一些添加剂,因此,FT-IR是识别车内衣物上的微量物证极好的工具。

为了显著增强辨别能力,塑料检材也可以先经过前处理,然后再用显微镜进行比较。将检材在120~150℃下加热后,用小型冲压机压成5~10μM的塑料薄膜,其重量低于几毫微克,仅够做一次检验,然后将这些高分子薄膜检材和标准样本,放在分别选择明视野、暗视野的偏振光下,用显微镜进行比较。检材和样本的填充物和组成在任何光照条件下观察,其颜色均完全相同是不太可能的,这种完美的匹配极少观察到。研究发现,从同一颜色车辆上取来的相似的塑料材质样品会有规则地展现出多样性。检验者从显微镜中看到,这种多样性表现在样本的颜色和填充物上,将聚合体薄膜分别放在明视野、暗视野的偏振光下观察,最终发现同一辆车往往由几种不同的“相同”颜色的塑料组成。原因是,汽车工程师出于功能考虑,在车辆的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化学材料,这些车辆内饰塑料的外观上十分接近,实际上大多却是出于美学的考虑尝试让它们看上去十分相似。

4 FPF在交通事故中的应用

一辆载着四个人(分别用 A、B、C、D代表这四个人)的轿车开出了路面,撞到了公路右边的一棵树上,撞击点位于右前轮。其中 B、C重伤,D死亡,A只受了点轻伤,而受轻伤者被怀疑是司机。两个重伤的人已经不可能告诉警察发生了什么,而嫌疑人却什么也不说。

对车辆的检查表明,一些 FPF是由前座和后座的乘客形成的,但是没有找到由司机衣服形成的FPF。经过在实验室对车辆的部分内饰组件和乘车人衣服的检查之后,最终确定了死者的座位位置和重伤者的座位位置。在仪表板的右侧,找到了大量嵌着蓝色粗斜纹棉布纤维的 FPF,乘车人中只有 B穿着蓝色 T恤和蓝色牛仔裤,检查了这条牛仔裤后发现,在牛仔裤右膝部位的塑性材料与仪表板的聚氯乙烯材料相吻合,因此证明了微量物证的转移。

勘查人员观察了两个从右前门内饰板上找到的FPF,发现其中一处与 B穿的蓝色牛仔裤相吻合的蓝色粗斜纹棉布纤维嵌在里面。另一处则是蓝黑色棉花纤维,而这种纤维只和 B穿的 T恤上的纤维相吻合。

事故中,在前面座位靠背调节轮上出现的 FPF,同样也出现在车内中间位置靠背饰面的一侧上,在前排乘客座位的靠背调节轮上我们甚至可以看出纺织品的印痕,这种黑灰色棉花纤维和纺织图案可以认定是 C的黑色牛仔裤所遗留。相应的 PCM是由于靠背调节轮和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制造的共聚物在发生强烈接触时形成的,在牛仔裤的右股位置上被找到,从而证明了微量物证的转移。根据撞击的方向,在车辆右前轮位置发现的痕迹表明 C应该坐在车后座左侧位置上。

在右前座靠背后面,发现一个熔合痕迹,由蓝黑色聚酯和粘胶纤维组成,经比对这些纤维恰与死去的 D的裤子上的纤维相吻合,因此,D一定坐在车后座的右侧。

图1表明了座位上的 FPF同乘车人穿着的纺织品的匹配的结果。根据这些结果,可以判断出 B、C、D分别是前排和后排座的乘客,相应地,A就是唯一可能的司机。通过此案例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排除车内所有其他人的位置来间接确认责任司机。

图1 交通事故发生时座位上的FPF同乘车人衣服的匹配结果

5 结论

在交通事故现场重建中,对于 FPF和相关微量物证与痕迹的发现、提取及分析,具有重要的证据价值。这些物证大多数只在交通事故涉车案中形成,限于车辆是“封闭系统”并同时满足:车内的人员有限、车体与衣物有接触的机会以及车辆的内饰组件由热塑性材料制成。FPF及相关物证的证据价值在于,我们只需通过分析现场出现的纤维与塑料等物证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无需使用 DNA或指纹检验,就可以对交通事故做出明确的评估和清楚的陈述。获得如此结果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是,对现场微量物证的仔细检查和小心保存,以及对于车辆“封闭系统”的严密推理,经过排除等方法确定谁是司机,从而认定事实和判明交通事故的责任。

[1] Masakowski S.Fiber-plastic fusions in traffic accident reconstruction[J].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1986,31(3):903-912.

[2] Jochem G.Traffic accident investigation-case examples and rarities[C].Proceedings of the 9th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Fibers Group,Helsinki,Fin land.2001b.

[3] Kuppuswamy R,Ponnuswamy P K.Marks involving polyvinylchloridematerials in motor vehicle collisions[J].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2000,31:778-781.

猜你喜欢

物证乘车微量
微量Fe元素对氧化钨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对策探讨
这一次优步乘车,让我感动了
“演员中心制”戏剧始于北宋的新物证
乘车的问题
微量行程变大行程的模具调整结构
基于Al2O3纳米粒子的微量润滑铣削冷却性能分析
试论物证在烟草行政处罚中的适用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谈刑事案件物证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