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教学重点与方法的探讨

2010-06-20李卫华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重点理论

李卫华 李 利

(1.湖南财政经济学院财政金融系,湖南长沙 410205;2.湖南商学院地方金融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205)

一、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加强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是适应课程特性的需要

国际金融课程作为金融学的重点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除需要经济学、会计学等扎实基础外,其拗口的名词解释让学生普遍产生距离感。而且国际金融的理论性较强,例如外汇决定理论、金融危机传染模型、国际金融机构等,这些知识点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比较抽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老师授课时对教学重点把握不准,方法选用不当,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方法进行改革。

2、加强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是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地方本科院校的国际金融教学又有别于其它院校,由于其办学经费多数来自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也就决定了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专业型的中级管理人才。所以,地方院校在国际金融教学重点与方法上,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才能避免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上的尴尬。地方企业包括地方性金融机构 (如城市商业银行)、地方外贸企业等,这些部门选用国际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一般要求能从事具体涉外工作,如外汇买卖、资金业务、国际结算等,企业希望毕业生上手快,能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但对其能否成为管理精英则要求不高[1]。

二、地方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重点与方法

1、地方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重点

地方本科院校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要根据定位和培养目标首先确立教学重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主要是地方性专业实用性人才,因此,研究性、综合性、前沿性的理论可以不作为重点学习,应该把基础的概念、基本的实践操作做为授课重点,但同时又要有适当的学分兼顾考研同学的需求。如在 “国际收支”这一章节中应重点讲述国际收支及平衡表的概念、平衡表的编制、国际收支与经济的相互影响等,而对于国际收支理论则可以非重点讲述或作为课后拓展内容。又如对于 “外汇及汇率”、 “金融危机”章节,则应加强对外汇及汇率的概念、标价方法、套算、汇率变动与一国经济相互影响的讲解;加强金融危机的产生、影响的讲解,而对于汇率理论、金融危机的理论模型等则可以仅做一些概述。

2、地方本科院校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方法

针对地方院校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上要摒弃难懂的学术语言、深奥的逻辑推理、复杂的数学推导,代之以活跃的课堂氛围、较强的动手及动脑能力。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方法比较符合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金融教学的要求。

(1)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深奥的概念

地方院校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受实用主义的影响较深,凡是觉得和工作及生活关系不那么密切的知识,就会放松学习。国际金融课程中的多数概念都较晦涩难懂,让人难以理解和接近,但老师如果能用生活中的语言来解释,就能立刻让学生产生亲近感,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国际金融的概念,书本上的解释是研究国际间货币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对国际收支、国际货币、国际信用、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和国际银行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概括。这种解释会让学生觉得国际金融离自己很远,如果老师这样解释:国际就是国与国或地区,金融就是资金融通,就是研究钱是如何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流动以及其后隐藏的经济关系,例如你买了肯德鸡,钱从你的口袋流向了美国,这就是浅层面对国际金融的理解,如果人家肯德鸡卖得好,赚走了大把加盟费之类的,而鸡是自产的,员工是国内的,自己只得了个零头,引起了整个国家这部分国际收支项目的变化,从而要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这就是从经济现象来找经济规律深层次的国际金融。这样一下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国际金融链中的一个环节,国际金融离自己很近。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堂融合辩论、独讲、讨论等多种方法,化晦涩理论于时事热点中,化书本知识于实际生活中,同时课堂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讲,效果比老师辛苦备课,唱独角戏要好得多。例如,讲金融危机时,就可以把时事热点与理论相结合,可以从美国的金融危机讲起,将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影响寓于热点中,让学生听完后自己来总结,不仅能检验学生的消化情况,还可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课后,还可布置思考题,要学生具体谈谈金融危机对自己及家庭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均能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到自己工作难找、考研升温、家庭作坊难做等方面进行逻辑推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以下是笔者理论结合实际,给学生布置的课后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做出 P P T,下节课自愿上台来讲。从学生的作业及反映来看,由于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想法和观点出现。

表1 国际金融课后思考题及效果举例

(3)结合图片、视频、F L A S H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辅助至关重要。有研究证明,人关注于一件事情的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分钟,而本科院校每次课都是连上两至三节,时间不会低于九十分钟,如果全程都是板书,再优秀的学生也难免会开小差,再优秀的老师也不能保证口讲 90分钟,分分精彩。而在课件中插入图片、动画和视频不仅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在有限的课堂请来大师级的人物,更好的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中央二台的货币战争系列专题片,非常形象生动的展示了人民币、美元、英镑、日元等的兴衰,而其中的历史背景及事件的穿插更是老师口授效果所不能比拟的[2]。

表2 国际金融教学辅助手段举例

(4)加强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特色之一就是贴近实践、动手能力强。国际金融中的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和专业性,一些看似复杂、难以理解的原理,在实践操作中其实十分简单,比如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炒汇等,在课堂上老师讲授十遍,不及学生自己在实验室亲手操作一遍。在银行等相关实务部门接收实习生有限、学生大面积实习困难的情况下,构建模拟实验室是让学生较快理解理论、贴近实践的有效方法。

(5)加速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实习基地的好处不仅是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了解社会实践,将所有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为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奠定基础,为学生毕业预找 “婆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学生强大的动手能力、有潜力的动脑管理能力才是企业最看重的,而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际操作就可以更好的达到这一目标。同时,实习基地的建设也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也有利于引入实践部门的优秀人才到高校来讲座、授课等,例如外汇操作就完全可以在实验室里请银行的操盘经理来现场讲评,传授经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马风华 .研究性教学方法在 “国际金融”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7):101-102.

[2]徐雪梅 .案例教学法在 《管理沟通》中的应用 [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3):90-92.

猜你喜欢

国际金融重点理论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坚持理论创新
区绮雯:水城魅力·环湾之芯 洞见国际金融岛的湾区竞争力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