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胸术后患者转送中的缺氧现象及护理对策
2010-06-20潘朝伟
潘朝伟
(南阳医学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 河南 南阳 473058)
我科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对360例开胸手术的患者术后从手术室至转入ICU过程中的SPO2进行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地减少患者缺氧及低氧血症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围术期安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0例患者中,男192例,女168例,年龄36~82岁,其中食管癌根治术123例,肺癌根治术86例,纵隔肿瘤切除术63例,其它病种的开胸手术88例。
1.2 方法 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80例。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满意后拔除气管导管。A组在转送途中未携带氧气袋,即转送途中停止吸氧5~10min不等;B组转送途中携带氧气袋,转出手术室至ICU的整个过程中患者基本未间断吸氧。两组患者在入ICU后立即继续给予氧疗,转出前及转入后即刻均采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记录SPO2。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年龄、转出手术室时的SPO2值及入ICU即刻的SPO2值进行单因素方差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转运途中吸氧的患者比不吸氧的患者SPO2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种转送方式对SPO2影响的比较()
表1 两种转送方式对SPO2影响的比较()
注:*P >0.05,** P <0.01
组别 例数 年龄 转出手术室 转入ICU 即刻 两组间差值A组 180例57 ±11.78 97.87 ±1.59 91.37 ±4.93 6.50 ±4.77 B 组 180 例 60.25 ±9.58 97.52 ±1.62 95.38 ±2.49 2.13 ±2.21 F 2.114* 1.427* 31.692** 41.311**
3 讨论
全麻患者术后清醒期的安全管理是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期间极易出现麻醉手术并发症及意外情况。麻醉清醒期,患者各项生理功能尚不稳定,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应特别注意的是患者由手术室转入病房、麻醉复苏室或ICU的过程中,要确保搬运平稳,呼吸道通畅,病情危重的患者要持续供氧或控制呼吸,防止出现缺氧及心跳骤停[1]。
虽然本组患者由手术室转出时的SPO2指标已达到正常水平,但由于开胸对机体的影响较大,患者仍处于围术期的恢复过程中,术后由于疼痛等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较差,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缺氧,对氧气的依赖性较大[2]。两组患者在转出前均给予常规面罩吸氧,A组在转送过程中未吸氧,SPO2下降幅度平均为0.065±0.048,而B组在转送过程中未间断吸氧,SPO2降幅平均为0.021 ±0.022,已有明显减少。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一些高龄、重症患者接受开胸手术的比例明显增加,如果还按照以往的转送方式已不能适应病情的需要和护理质量要求[3]。这类患者对缺氧的耐受性低,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发生再次插管的可能,即使携氧转送,也较转出时平静状态下的SPO2有所下降。因此,特别强调转送患者中不仅应携氧,还应保证患者有效吸氧,才能有效杜绝转送中低氧血症的发生。
[1]康爱民,张志莲.全麻患者术后清醒期的安全管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1):108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04 -1210
[3]黄 玲,黄 冰,潘灵辉,等.全麻术后患者呼气未二氧化碳异常波形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