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10-06-19刘丰勋
刘丰勋
(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内科 河南登封 452470)
脑卒中是21世纪全球老年人群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发病率明显增高,已经引起广泛社会关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1]是指起病6h后,虽经过临床治疗在1周内病情仍在进行性加重的卒中。由于其常规治疗欠佳,致残率、病死率较一般卒中高,而引起高度重视,是难治性脑卒中,国内外报道SIP发生率达(12%~4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健康。为了研究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我们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68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发病72h内就诊,经常规治疗6h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加拿大卒中量表(CNS)评分下降1分或更多。排除标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或梗塞后出血,木僵或昏迷,血糖<2.8mmol/L,脑梗死为首次发病或过去发病未留下肢体瘫痪等后遗症的再发者;充血性心衰和肺内感染。
1.2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68例;其中男性98例,女70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5.8岁;设为进展性脑卒中组。随机抽取间期住院且诊断明确的非进展性脑梗死1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0例,女60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6.5岁。2组在年龄、性别上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 2组危险因素分析[例(%)]
1.3 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对2组病例根据我们拟定的危险危险因素分析内容进行调查总结,分为一般资料和相关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人院时收缩压、体温、CNS评分,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水肿;入院时生化指标:随机血糖、TC、TG、LDL、HDL、纤维蛋白原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处理数据。
2 结果
对168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非进展性脑梗死150例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具体见表1。
3 讨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表现在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进行性加重,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比较多,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扩展、侧支循环血管阻塞、脑水肿、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液的高凝状态等有关。通过我们对两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可以看出,一般资料和相关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人院时收缩压降低、体温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脑水肿发生率;入院时生化指标:随机血糖增高、血脂增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项目上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梗死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的差异性。
发热进展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原因,脑梗死后最初24h的高热,即使是体温轻度增高被认为是预后不良和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重要预测因素,有研究显示体温每升高1℃,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对危险度增高82倍。动物实验表明,若体温达到38℃,脑梗死体积增大3倍。
通过我们对本组病例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可以观察到很多因素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这深刻的影响,我们在治疗脑卒中患者中应重视相关的病史、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和相应的高危临床生化结果,以便及早的对疾病发展趋势能够充分了解,积极控诉高危因素防止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1]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7.
[2]刘洪波,郭欣然.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2,5(6):16~17.
[3]殷玲,王玉明.脑梗死复发因素探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3,1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