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010-06-18邱晓芳

成才之路 2009年20期
关键词:变法王安石

邱晓芳

摘要:北宋初年的集权措施使北宋经济繁荣一时,但其弊端的一面却导致了“积贫积弱”局面的形式,鉴于此,北宋宋神宗于1068年命宰相王安石主持变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在新法实施的过程,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和商利贷者的利益,最终新法以失败告终。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一、 变法

由于宋朝初期统治阶级缓和阶级矛盾,恢复和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措施的积极作用,呈现了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给国家带来了极大弊端,即所说的“三冗”:冗兵、冗官、冗费。一方面,军队不断扩充,为了维持这只庞大的军队,每年国家要拿出财政的50%~70%,致使财政出现了危机(国贫)。国家为解决财政困难,而向人民加重赋税,造成劳动人民贫困(即民贫)。另外对外日益无力抗拒辽、西夏的侵扰,对内日益无力镇压人民的反抗(即积弱)。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富国强兵。1068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王安石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先后颁布了富国之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但最终是以失败告终。

二、失败的原因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极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但毫无疑问改革失败了。

我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因素、朝廷内部因素、王安石个人因素来讨论:

1. 从社会因素分析

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提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令急务,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认为要改变局面就要先富国。对于如何富国,他说:“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绕。”就是主要以政府直接经营的形式获取收入,但从儒家“借鉴爱人”“廉从其薄”的富民观念来看,王安石变法要富国强兵却是与传统不符的,因而以富国强兵思想作为改革目的不但很难得到大力支持,更难以取得利益,因此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2. 从朝廷内部因素来分析

首先,从深层次来看,封建社会的官场腐败是必然的。大宋王朝从上至下都烂透了,靠这样的官员去实施新法,新法只能成为他们的又一条生财之道。可惜王安石在制定新法时根本没考虑到这一点。

其次,王安石用人不当。要变法、要改革,首先要有变法之人、改革之人。从用人上看,王安石可以说是用人不当,这也是历来被史学家们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韩绛、吕惠卿、吕嘉问都是王安石亲自选拔的人才,又是变法派的骨干力量。但是最后,有的使用不当,有的背叛了改革。

第三,神宗的动摇。变法初期,神宗始终给予王安石巨大的支持,这无疑与其迫切改革现状的愿望紧密相连,但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宋朝内部各种力量逐渐形成了一个广泛的反变法的联盟,愈加猛烈地反对变法,再而且外部敌对力量的故意挑衅,内忧外患加在一起,使宋神宗对变法有了很大的动摇。因此神宗的动摇,给变法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3. 从王安石个人因素来分析

王安石学识才能人品都堪称一流,但作为变法的统帅,首先他缺乏政治家的远见,王安石任相后,御史中丞吕海上书说王安石“大奸似忠,大诈似信”,希望神宗不要受欺骗,神宗没有接受。当神宗说:若出海,恐安石不自安”时,王安石立即表示“臣以身许国,陛下处之有方,臣何敢以形迹自嫌尚为去就 ”,王安石的话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真的“以身许国”,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但言外之意,只有吕海被斥,他才出来变法。神宗只好贬了吕海。王安石的做法虽有扫清障碍的意图,但使自己不能容人的形象树立在众人面前。

其次,是由于变法的急功近利。王安石变法中的“生财”措施,特别是对人民有益的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在实施中都是蜻蜓点水式的,而“取财”的募役法、市易法、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却是实施非常坚决。农田水利法在实施过程中,兴修了大批水利工程,使近万顷的田地得以灌溉,利民最大,但却不是新法的重点所在,实施很不得力,因此人民得到的实惠不多。与之相应的方田均税法,结局却更加可悲。本来此法是为了解决“田赋不均”而把全国的土地分为五等,按肥沃程度重新定税,这对广大民众应该是最有益的,但自1072年颁布实施不到一年就废止了。剩下的诸法都是对人民百害而无一利,由此“民于是益困矣”。而王安石却总是有“今岁增赋三百万”之类的夸耀,后来王安石的继任者章敦在新法恢复后,专以追求增加财政收入为能。在王安石变法的十几年里,作为阶级斗争晴雨表的农民起义就有35次之多,在此我们不得不怀疑新法对人民的危害是多么巨大!

最后,意志不够坚定。当王安石复相后,并未表现出刚任相时的锐气,而是屡次谢病求去,再加上两位弟弟反对变法,使他的意志彻底崩溃,由此可见王安石在变法最困难的时期作为变法主帅没有用坚强的意志支撑自己,最终造成终生遗憾。

变法是一个大工程,要统揽全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不能急功近利,仅仅依靠一腔热血是不行的,要讲究方法,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变法成功的关键。王安石变法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他失败的原因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清河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变法王安石
初夏即事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北陂杏花
王安石的坏习惯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