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0-06-18

成才之路 2009年20期
关键词:两圆平分线动画

陶 然

2003年在全国着手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素质培养,目标的制定也更加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应用。因此,改变学生这种被动的、单一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任务。我认为我们初中数学课堂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学习数学的方式。显然,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索以及与他人的交流的过程获得认识、发现以及情感体验,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才能使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社会。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教改研究实践,确立了“设置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总结”为基本流程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这一教学模式,以求达到同大家共同研讨的效果。

一、设置情境

态度情感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要求数学教师应充分去营造、创设达到这一目标的氛围,坚信只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才可能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并在一系列过程中获得自信。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作为一个目标,以此促进学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动力和能力。比如,在教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二册“角的平分线”一节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几何画板动画演示,无论角平分线上的点怎样移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两边的距离都相等。这样通过很直观的动画来传授知识,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到了知识,另一方面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有时可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导入新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然,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引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才能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自主探索

如果设置情境达到了前面的要求,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通过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数学的发现和欢乐,一起为解决某个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比如:前面介绍的有关“角的平分线”一课知识的传授,在动画演示后,我先让学生猜想角的平分线性质定理,并完成证明过程。但是,在这一环节上,自主探索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主体性原则(即学生为主体);(2)指导性原则(即教师是起点拨和指导、组织课堂,在课堂上搭起学生发展平台的作用,并能够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各自发表各自的意见,取长补短,给学生充分自由想象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三、合作交流

这种交流是师生之间或者是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有序的交流,在班上我们建立了“5人一小组”的数学兴趣小组,合作小组通过交流、对话和总结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你困我帮”的学习氛围。课堂作业相互批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成功的喜悦。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合作最优化小组;(2)合作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合理性;(3)课堂组织要有序,不是“放羊式”的,组织学生要有一定的合作程序并有效地开展活动;(4)教师对学生合作的成果要及时作积极性的评价 。

四、自我总结

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障。数学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要靠学生去理解领悟,而理解领悟又靠对过程反复反思才能达到。如果没有这一理性的反思,以上的方式就会流于表面化。因此,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知能力、发展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总结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通过不断提问、追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也在课堂上采用“有问即提,有问即答”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爱问的习惯。

这种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双基、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数学)初三几何第七章“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为例对以上的教学模式作一实例。

1. 设置情境

展示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请同学们观察两圆的位置关系,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2. 自主探索

学生认真观察动画,学生们提出两圆的位置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3. 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两个不等的圆的纸板拿出来,要求在纸板上标明两圆的圆心、半径,同桌两人动手实验,找出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心距、两圆的半径”,从定量上分析有什么具体的关系。教师板书: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R≥r),圆心距为d,那么(1)两圆外离?圳 d>R+r ;(2)两圆外切?圳 d=R+r;(3)两圆相交 ?圳 R-r

同心圆?圳 d=0,注重强调“?圳 ”两层含义。接下来为了巩固所学知识点,投影一组练习题让学生回答,老师讲评。然后通过动画演示两圆相切(外切、内切)的切点与连心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由教师分析证明思路,在学生表示认可的情况下,由学生总结出相切两圆的性质:如果两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这样,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努力探求知识的探索精神。

4. 自我总结

学生独立思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相互交流,自主纠正,教师提问并概括出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海安县李堡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两圆平分线动画
玩转角的平分线
做个动画给你看
“两圆一线”巧算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形成的角
动画发展史
多用角的平分线证题
一个两圆相交的基本结论的应用
含有两圆相交结构的问题初探
一道两圆相切问题的探究
折叠莫忘角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