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2010-06-15张国富谢侃侃罗小年
王 燕 张国富 谢侃侃 罗小年
工作倦怠[1]是一种综合征,它包括情绪衰竭、缺乏人情味和个人成就感低落,即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的下降[2]。精神科护士面对的病人是思维、情感及行为异常者,相互沟通有障碍,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因而工作压力水平高[3],容易产生工作倦怠。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及应对方式现状,以及二者的关系,并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对于有效减低工作倦怠、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全体精神科护士中随机选取 120名护士,接受问卷调查者 108人,收回有效问卷 105份 ,回收率为 87.5%。其中男 36人,女 69人,年龄19~ 53岁 ,平均 33.4± 8.6岁;其中未婚 32人 ,已婚 67人 ,离异或丧偶 6人;受教育程度:中专 46人 ,大专 53人,本科 6人;参加工作时间 ,<6年 20人,6~15年 45人 ,16~25年 28人,> 25年 12人;护士 34人 ,护师 51人 ,主管护师以上 20人;病房 90人 ,门诊、辅助科室、管理部门 15人;值夜班者 73人,白班者 32人。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班次、受教育程度等。
1.2.2 工作倦怠问卷(MBI) 包括 3个因子,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倾向和个人成就感。该量表采用利克特 7分等级。3个分量表分别有 9、5、8道题。以情绪衰竭> 16,去人格化倾向>6,个人成就感 <39为标准,将在工作倦怠的 3项指标中任何1项指标超出临界值定为轻度倦怠,2项指标超出临界值为中度倦怠,3项指标超出临界值定为高度倦怠。将中度倦怠、重度倦怠发生率之和定义为工作倦怠发生率。
1.2.3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组成,包括 20个条目。积极应对维度 12条,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如“尽量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和“找出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消极应对维度由 8个条目组成,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多级评分,在每一应对方式有 4种选择。
1.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U检验,t检验 ,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工作倦怠和应对方式的现状
2.1.1 工作倦怠现状及比较 工作倦怠发生率为 36.19%,与 2004年全国调查医务人员 37.21%的检出率相比大致相当[4]。情绪衰竭平均分为 16.09±8.79分、去人格化倾向平均分为 3.42±3.93分、个人成就感平均分为 26.83±9.54分。工作倦怠发生情况与 2004年全国调查相比,整体情况无显著差异 ,见表 1。
2.1.2 应对方式现状及比较 与国内护理人员常模资料比较,积极应对评分相似(P>0.05),消极应对评分较低(P<0.001),见表 2。其中大多数(98人,占 93.3%)以积极应对为主要应对方式。
表 1 工作倦怠检出率与 2004年国内调查比较(%)
表 2 应对方式现状与国内资料比较(±s)
表 2 应对方式现状与国内资料比较(±s)
本调查(n=105) 国内常模 t P积极应对 1.88±0.44 1.76±0.52 2.266 >0.05消极应对 1.12±0.53 1.59±0.66 -7.020 <0.001
2.2 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表 3所示,情绪衰竭与去人格化倾向、消极应对评分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去人格化倾向与个人成就感有显著的负相关;积极应对评分与个人成就感、消极应对评分有显著的正相关。
表 3 工作倦怠、应对方式间的相关(r)
3 讨 论
调查发现,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的发生率为 36.19%,与2004年国内在职人士工作倦怠状况的调查结果相似[3]。其中工作倦怠问卷的情绪衰竭因子得分为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为高度倦怠,与国内研究[5]结论相同。国外对精神科医务人员的研究指出[6],分别有 57%和 42%的被调查者,显示出高水平的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倾向,然而同时也有 59%的人具有高水平的个人成就感。 Maslach[7]认为 ,这可能是不同国家地区的差异,但是,鉴于样本选择的变异 (即样本不是随机的和有代表性),并不能得出存在国家地区差异的结论。
本调查中,精神科护士去人格化倾向因子得分为轻度倦怠,使得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倦怠总体情况较其他行业并不突出。Sahraian[8]等则指出,相对于其他病房,精神科护士的倦怠程度更高,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倾向程度也更高。Sahraian认为,精神科的患者群体较特殊,护士与病人接触和冲突的预后不利,导致情感需求增加。以上结论的不一致,可能与调查对象为不同的精神病院、不同的综合医院,各地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以及医院条件的不同有关。
调查还发现,情绪衰竭作为工作倦怠的核心,与去人格化倾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去人格化倾向又与个人成就感有显著的负相关。正说明了对待工作倦怠,关注其情绪衰竭是最重要的一环。情绪是行为的动力。情绪衰竭者容易采取负性的、消极的、机械的方式对待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难以取得较高的个人成就感;而个人成就感较高者往往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
本调查的应对方式评价方面,大多数护士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与国内护理人员常模资料比较,积极应对评分相似,消极应对评分明显较低。可能是由于精神科专业人员面对的服务对象为思维、行为异常的精神病患者,经常要面对精神病患者病态支配下的辱骂、攻击、威胁等,采取消极应对方式无法奏效。
调查还发现,积极应对评分与消极应对评分有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评分较高者,并不意味着就较少或不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二者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调节并使人的情绪稳定、饱满。有学者把应对定义为,不断改变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以处理被认为是超出个人能力的特定的内部和外部需求,这种应对努力或是指向外部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或是指向内部的(以改善情绪为中心的应对)[9]。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如设法解决问题,寻求信息等,而情绪为中心的应对方式包括:寻求他人的同情,否认真实情况,乐观地看待问题等。人们通常综合运用这两种方式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可以看出,本调查的积极应对条目,同时包括了解决问题(如设法解决问题 )和改善情绪(如乐观地看待问题)的方式,而消极应对方式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负面情绪。
本文表明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其中情绪衰竭与消极应对、个人成就感与积极应对的评分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国外 Simon等人[10]的研究也指出,使用直接积极的应对方式的护士,倦怠得分最低。正视或企图改变工作中压力,才能够减少工作倦怠,而不是依赖于拒绝或逃避。Chang等人[9]研究发现,那些使用逃避、回避和自我控制的应对方式的护士,在心理健康测试中得分较低。但是,Lewis&Robinson[12]指出,有研究证实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导致倦怠发生的原因,但总的来看,有关应对方式与倦怠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还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本研究在一般资料中忽略了对社会人口学资料的收集,调查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须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以得出更加可靠的结论。
[1]Poghosyan L,Aiken L H,Sloane D M.Factor structure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An analysis of data from large scale cross-sectional surv eys of nurses from eight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9,46(7):894-902
[2]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 [J].心理科学,2003,26(3):556-557
[3]马新英,王长奇,王雪利,等.精神科与综合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心身健康水平对照研究 [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6):758-759
[4]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4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EB/OL).(2005-09-18).http://www.chinahrd.net/img/jlr/zt/20041206/index.asp
[5]吴惠娟,骆红,章秋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分析 [J].护理与健康,2007,6(2):81-83
[6]Paris M,Hoge M A.Burnout in the M ental Health Workforce:A Review[J]. Journal of Behavior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2009:15
[7]Maslach C,Schaufeli W B,Leiter M 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1):397-422
[8]Sahraian A,Fazelzadeh A,Mehdizadeh A R,et al.Burnout in hospital nurses:acomparison of internal,surgery,psychiatry and burns wards[J].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2008,55(1):62-67
[9]Lazarus R,Folkman S.Stress,appraisal and coping[M].N ew York:Springer,1984:141
[10]Simoni P S,Paterson J J.Hardiness,coping and burnout in the nursing workplace[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 ursing,1997,13(3):178-185
[11]Chang E,Daly J,Hancock K,et al.The Relationships Among Workplace Stressors,Coping Methods,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and Health in Australian Nurses[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 ursing,2005,22(1):30-38
[12]Anderson D G.Coping strategies and burnout among veteran child protection workers[J].Child Abuse&N eglect,2000,24(6):839-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