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游离脂肪酸、脂联素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及意义
2010-06-13李艳春曾秋明
李艳春 刘 芳 曾秋明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怀化 418000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有关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不断深入。过去30年,尽管临床研究人员发现许多有效方法治疗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但缺血性脑卒中仍然是导致老年人瘫痪的主要病因,未被识别的危险因素仍在影响着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因而寻找并控制缺血性脑卒中新的危险因素对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IR)可能是未被识别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80例健康人检测分析,同时排除糖尿病和肥胖等因素的干扰,探讨游离脂肪酸、脂联素、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以期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我国1995年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收集我院2006-11~2009-06新发生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4例,其中男74例,女 50例,年龄58~88岁,平均(62.3±9.6)岁,体质量47~68 kg。 均为发病24~48 h内人院,且根据临床及相关检查排除肝肾或心功能衰竭、肿瘤、结核、缺铁性贫血、全身感染或发病前4周出现潜在感染以及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56~87岁,平均(62.0±9.4)岁,体质量48~66 kg。2组在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样采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对照组幸免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FPG)、胰岛素(PGI)测定,同时抽血EDTA抗凝血5 ml,不抗凝血2 ml,分离血浆及血清(3000 r/min,离心 10min),-80℃冰箱冰冻保存待测。
1.2.2 脂联素测定:B-Bridge公司试剂合,采用ELISA方法测定。
1.2.3 游离脂肪酸测定:德国Wako公司试剂盒,乙酰辅酶A合成酶-乙酰辅酶 A氧化酶法(ACS-ACOD)测定。进行FFA测定的标本一定要注意尽快(24 h内)分离血清并测定。本研究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中的FFA,采集标本后立即进行测定。
1.2.4 脑梗死灶大小检测:脑梗死早期,尤其24 h内的颅脑CT表现不能反映真实病情,故梗死病灶大小根据入院后3~5 d颅脑CT复查结果计算。本组根据梗死灶直径分为小梗死灶(直径<3.0 cm)31例,中梗死灶(直径为 3.0~5.0 cm)66例和大梗死灶(直径>5.0 cm)27例。
1.2.5 胰岛素抵抗状态的评价:按HOM A模型提出的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FPG×FINS/22.5。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表1 2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素抵抗水平的比较()
表1 2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素抵抗水平的比较()
组别 n 脂联素(mg/L)游离脂肪酸(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缺血性脑卒中组1249.38±2.850.32±0.121.22±0.58对照组 8016.28±7.340.21±0.081.54±0.66 P<0.05 <0.05 <0.05
表2 不同梗死面积与游离脂肪酸、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关系()
表2 不同梗死面积与游离脂肪酸、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关系()
组别 n 脂联素(mg/L)游离脂肪酸(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大梗死灶组 310.36±0.134.18±2.241.30±0.64中梗死灶组 660.25±0.158.22±2.791.17±0.59小梗死灶组 270.21±0.1010.35±4.761.21±0.48 P<0.05 <0.05 >0.05
2 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游离脂肪酸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大小有关,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和脑梗死面积有关,大梗死灶组脂肪酸水平高于小、中梗死灶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与梗死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个多因素疾病,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类型,而动脉粥样硬化,特别是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其发生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游离脂肪酸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游离脂肪酸是机体能量调节中关键的因素,在血清中的浓度很低,其半衰期很短为1~2min。血清中游离脂肪酸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是一种极简单的脂肪酸。本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FFA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同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和脑梗死面积有关,大梗死灶组游离脂肪酸水平高于小、中梗死灶组(P<0.05)。这说明游离脂肪酸升高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游离脂肪酸可能通过抑制内源性NO的活性,增强血管α-受体的反应性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和血管内皮的功能,从而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1-2]。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激素,是一种脂肪细胞特异性的血浆蛋白,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具有抗动脉硬化、抗糖尿病的特性,近两年来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据报道,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3],可能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然而脂联素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尚未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脑梗死面积增加,下降趋势越明显。这提示脂联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中可能有重要作用,脂联素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抑制单核细胞黏附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迁移[4];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5]。另外脂联素可以增加脂肪酸氧化降低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含量[6],改善脂肪代谢,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靶组织器官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即一定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自1989年Reaven提出IR的概念后,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危险因素[7]。但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还未达一致的结果[8]。本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梗死面积的缺血性脑卒中没有明显差异。这说明胰岛素抵抗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总之,本研究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浆游离脂肪酸和脂联素、胰岛素抵抗的检测,发现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IR)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对血浆游离脂肪酸升高和脂联素下降,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可能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
[1]苏进,田浩明,李键明,等.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对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5,23(9):883-885.
[2]邸玉玮,宋光耀,王智华,等.游离脂肪酸饱和度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合成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杂志,2006,21(2):27-28.
[3]Matsubara M,Maruoka S,Katayose S.Decreased plasma adiponectin concentrtions in women with dy slipidernia[J].J Clin Endocrinol M etab,2007,87(6):2764-2769.
[4]Arita Y,Kiahara S,Ouchi N,et al.Adipocy te-derived plasma protein adiponectin acts as a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bindiug protein and regulates growth factor-induced common postreceptor signal 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J].Circulation,2008,105(24):2893-2898.
[5]Yokota T,Oritani K,Takahashi I,et al.Adiponeetin,a new melnber of the family of soluble defense collagens,negatively regulates the g rowth of myelomonocytic progenitors and the functions of macrophages[J].Blood,2007,96(5):1723-1732.
[6]Betowski J.Adiponection and resistin-new hormones of white adipose tissue[J].Med Sci Monit,2005,9:RA55-RA61.
[7]崔永生,韩宗超,李斌.高血压心脑血管危险事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7,6(1):13.
[8]Adachi H,Hirai Y,T suruta M,et al.Is insulin resistance or diabetes mellitus associated with stroke?An 18-year follow-up study[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6,5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