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鞍山市:研究适合我国地热水资源的管理模式

2010-06-12王海峰

中国水利 2010年17期
关键词:鞍山市用水计量

李 勇,王海峰

(辽宁省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管理处,114001,鞍山)

辽宁省鞍山市位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沉降带的交接地带,地质构造复杂,深大断裂发育,形成了众多储量丰富、具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的地热水。为加强地热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推进地热水资源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水利部在2008年全国地下水保护行动项目实施专题中提出了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管理研究这一课题,针对现行地热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适合我国地热水资源的管理模式。

一、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期的审批管理

1.地热水资源勘查评价

在进行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前,要做好全面的地热水资源勘查与评价工作,查清该地区到底有多少可利用的地热水资源,为地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规划做好基础工作。

2.地热水资源建设项目实行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

地热水与常规地下水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取水许可制度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适合地热水资源的取水许可管理办法。

在鞍山市地热水资源保护区内,集体、个人兴办的地热水资源开发项目,由主办者提出地热水资源取水许可申请;联合兴办的,由其协商推举的代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对于鞍山市已成规模的用水户,每年需要向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管理处上报取水计划。对于需要申请取水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同时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管理处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进行审查,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作为审批取用地热水申请的技术依据。

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管理处在审批取水许可申请时,先派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并根据鞍山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地下水动态变化、地热水年度计划开采总量、取水层位和井点布局、有关水文地质资料、地热水资源评价进行审批。取用地热水资源项目经审批后,申请人方可与施工单位签订凿井施工合同,并办理凿井许可手续,现场确定井位。成井后,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管理处应督促施工单位提交井点平面布置图、成井柱状图、抽水试验记录、恢复水位记录、洗井记录、水质分析报告、水温报告、取水设备性能和计量装置等有关成井资料,经审批合格并核定取水量后,发放取水许可证。

点评:

辽宁省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管理研究的创新点:在全面收集国内外关于地热水、矿泉水资源管理的法规及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热水可开采总量的确定方法,以及调整年度开采计划的原则;针对地热水开采和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从地热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角度出发,研究提出地热水资源开发论证技术要求;起草 “地热水、矿泉水资源管理办法”,为全国地下水 (地热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管理提供示范和经验。

二、地热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管理

1.取用水计划、取水计量、节水管理

(1)取用水计划

根据鞍山市地热水资源评价结果及相应的用水定额,地热水资源管理处按年向各用水单位下达用水计划和节水指标。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管理处报送其本年度的取水情况总结(表)和下一年度的取水计划建议(表)。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管理处根据地热水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核定下一年度的取水量,并在每年的1月31日前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下达当年取水计划。取水审批机关下达的年度取水计划的取水总量不得超过取水许可证批准的取水量。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经验收合格后、开始取水前30日内,向取水审批机关提出其该年度的取水计划建议。取水审批机关批准后,应当及时向取水单位或者个人下达年度取水计划。

(2)取水计量

一是加强计量设施的安装与更新。新凿地下热水井的单位,要在凿井施工后安装水表,从源头上杜绝取水无计量的现象发生。二是严格执法,加强监管。集中处理一批拒不安装计量设施、长期拖欠地热水资源费的用水户。要建立随机抽查制度,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严防虚报安装计量设施和计量不准确的现象发生。三是加强计量设施的维护。地热水比常规水温度高,对于取水计量要求也较高,所以在中高温下,取水计量设施容易损坏,应加强计量设施的维护。四是推广使用先进、智能计量设施,实现自动化远程监测。逐步推广应用远程监测、控制系统和IC卡智能管理系统,引入移动信息操作平台、IC卡预收费控制器、无线远程网络水表和多重数据库管理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对地热水资源进行监督管理。

(3)节水管理

一是普及节水设施及实时监测技术。除加强节水设施的普及外,还应引进先进的取水监测技术,实现各井联网工作,每个井的取水、计量情况做到远程监控、调配。二是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用途、不同水温来制定分层次的地热水资源收费标准。三是加强巡查制度。为了减少存在计量设施不完善而导致的地热水资源浪费现象,除增强地热水用水户的节约意识外,地热水资源管理处工作人员也要不定期到地热水资源用水户进行抽查,并为每个用水大户建立档案,把每次检查的内容记录备案,在年度审查时可以结合巡查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四是加强宣传,增强全民节水意识。五是实行节水奖励制度。对于开发利用地热水资源过程中,及时安装节水设施和计量设施,取得明显节水效果的开发项目,分别采取财政贴息、贷款贴息、资金扶持等鼓励政策。

2.地热水资源一体化管理

要建立起地热水资源从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收再利用全过程的管理体制(见图1)。

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的利用率相对不高,一些地热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在用水过程中,要根据温度及水质的差异,实行梯级利用,综合开发。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见图2。还应结合鞍山地热水区地理位置特点,建立适合环境特点的综合利用示范区。如千山倪家台和汤岗子保护区要以旅游、温泉文化为主,发挥冬季旅游的优势,结合在千山建滑雪场,大力发展反季节旅游;东四方台保护区最高水温98℃,而且地热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交通方便,要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和小区供暖;岫岩仙人嘴地热水保护区距县城2 km左右,水温51℃,而且水量大,可引水到城区发展城区供暖、洗浴、理疗、养鱼等一体化梯级开发利用。

3.地热水实时动态监测体系

地热水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能及时准确地掌握鞍山市地热水动态变化情况,为保护和利用好地热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①监测的内容及范围。地热水监测的内容包括水位或压力、流量、温度及热流体化学成分。监测频率可根据不同监测项目而定。水位(压力)、温度、流量监测,一般每月2~3次;水质监测,一般每年1~2次。

②监测井的布设。监测井的布设应以能控制地热水储量动态为原则。普查阶段每个地热水区建立控制性监测点1~2个,详查阶段每一地热水区建立1~2个监测点,勘探阶段每一地热水区设立 2~3个监测点。监测点尽量应用已有井、泉。按规定设立监测点(井),掌握地下热水开采动态变化规律,对过去勘查提交的储量进行论证评价和开采潜力分析,调整开采井布局,严格控制地热水区地下热水的开采总量,严禁用水户超量开采,并做好建卡立档工作。制定“鞍山市地热水资源保护区监测井网规划”。

图1 地热水资源一体化管理运行框图

图2 地热水梯级利用示意图

图3 鞍山市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③监测井的维护。鞍山市地热水资源管理处对各保护区的检查报告进行备案,实行专人管理,建立单井(分区)管理责任制,并填写“地热水井运行日志”,记录运行情况、水量和水温变化、孔内事故及处理方法和结果,井、泵维修情况等。

④检查资料的汇编。地热水自动监测设备的监测数据按相关要求做好分析、整编工作。

4.检查巡查制度

规定地热水管理部门及其地热水资源监政人员的执法权力及义务,强化法律责任,对违法行为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行政处罚的种类及幅度作出明确的规定。

规定相关人员定期对各地热水资源保护区的用水户进行检查。对于严重违反管理条例中规定内容的用水户,查封其地热水井。

建立巡查制度,防止一些用水户为了应付检查而事先采取措施,并把每次检查的结果记录备案,作为年终综合评价的依据。

用水单位每3年应对地热水井进行一次井下状态检查。

5.地热水资源费征收与使用

地热水资源费是地热水资源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与保障。地热水是一种资源,所以它应是有偿使用。鞍山市地热水资源费严格按照国务院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针对鞍山市地热水资源费征收率不是很高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地热水资源费足额征收:①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依法缴费意识;②坚持依法收费,确保地热水资源费足额到位;③加强用水管理,改进地热水资源费征收手段;④加强地热水资源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征收工作水平。

三、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性的公报与评价管理

1.建立地热水资源公报制度

要建立地热水资源公报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以便于全社会了解掌握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

2.构建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评价指标体系

每年对各个地热水用户(具有一定规模的用水户)按相关指标进行核定,确定每年应达到的标准,然后对其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达到标准或者优秀的,应给予奖励;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的用水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罚款或是减少其取水量等。鞍山市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图3。

猜你喜欢

鞍山市用水计量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成长相册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oral ability and their strategies
节约洗碗用水
推进鞍山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我见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计量与测试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的人力资本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