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烟台市蛋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探讨
2010-06-09王翠梅孙义东王德安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264670
王翠梅 孙义东 王德安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264670)
鸡蛋作为最廉价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增强全民的身体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蛋鸡业及其相关产业为农民发家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是,我国目前一般生产条件下,每只蛋鸡年产蛋约16kg,料蛋比2.5:1,死淘率超过20%,与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而烟台市目前的生产水平为17kg,料蛋比2.4~2.5:1,死淘率15%,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特别是在稳定现有蛋鸡存养量的前提下,使蛋鸡业生产又好又快可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同时对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对烟台市的“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1 蛋鸡业的发展历程
烟台市的现代蛋鸡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政府根据国家政策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实施了“菜篮子工程”,在市郊兴建现代化(按当时标准)的烟台市夹河养鸡场、烟台市良种鸡场、烟台市种鸡场等,并把当时先进的蛋鸡饲养技术、疫情防治技术引入本市,尤其是烟台市夹河养鸡场1985~1988年全场平均入舍鸡一个周期只均产蛋13.7kg,料蛋比2.73:1处全国领先水平,获得全国最佳家禽企业。随后以城市为中心迅速辐射胶东半岛,许多农民因陋就简开始发展小规模饲养蛋鸡。由于养鸡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迅速形成了养鸡专业乡、专业村。伴随着农村蛋鸡业的蓬勃发展和鸡蛋供求矛盾的缓解,饲养蛋鸡利润逐年下降,全市大型国营蛋鸡场、种鸡场,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不善,各项成本加大,亏本经营经受不起经济市场的严重冲击,到90年代中后期,纷纷倒闭、转产推出竞争。而以“小规模、大群体”为代表的农村蛋鸡业,经十几年市场洗礼,一些重科学善经营的小规模饲养户,由原来规模饲养几百只的农户,以滚动式的发展方式,现已发展成万只、几万只以上的规模养鸡场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还将不断扩大再生产成为全市蛋鸡业的主力军。
2 烟台市蛋鸡业发展的优势
2.1 地理位置优越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烟台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交通四通八达,既能把饲养蛋鸡需要的饲料(玉米、豆粕)从东北三省购入,又可以通过同三高速公路把鸡蛋、淘汰鸡等产品输出全国各地。
2.2 丰富的饲料资源 饲料的数量和质量是养鸡的基础,是发展蛋鸡业主要的限制因素。而全市是一个玉米、小麦、花生的主产区之一,尤其是花生的副产品—花生粕数量大是蛋鸡生产的优质蛋白之一。贝壳粉、鱼粉等资源十分丰富,这有利于蛋鸡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转化粮食增加农民收入。
2.3 丰富的人力资源 蛋鸡业是一个脏、苦、累行业,需要大量从业人员并且需要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的精神。这与胶东人的特点十分吻合,并解决了大量农民工就业的问题。
2.4 经济发达 作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烟台,无论是基础建设还是各行各业都蓬勃发展。迅速发展经济为现代蛋鸡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为现代蛋鸡生产是由彼此关联、相互依赖、互为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组成的七个系统工程,即良种繁育体系、饲料工业体系、禽病防治体系、生产管理体系、禽舍与设备供应体系、产品处理加工销售体系和环境污染防治体系。
2.5 政府高度重视 烟台市政府历来重视肉、蛋、奶等市民的“菜篮子工程”,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创造了蛋鸡生产发展的良好环境,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使蛋鸡业蓬勃发展,为全市“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3 烟台市蛋鸡业现状
3.1 鸡蛋产量 烟台市从1990年到2008年鸡蛋总产量如表1。
表1 1990~20008年鸡蛋总产量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2~2008年蛋产量较稳定在28万t左右,2005~2007年达到32万t,增长速度近20%,2000~2008年波动较大,预示蛋鸡业生产有较大风险。
3.2 饲养品种与规模 200户随机抽样调查统计如表2。
表2 饲养品种与规模抽样调查
其中养殖0.5万只以下97户占48.5%,0.5~1万只68户占34%,1.0~1.5万只16户占8%,1.5~2.0万只11户占5.5%,2.0万只以上8户占4%。
200户样本中,村内养殖12户占6%,村外养殖188户占94%。从调查中发现全市蛋鸡业以“大范围、小规模”为主,这既不符合现代蛋鸡生产,又不利于疫情防控。其中95%养鸡户的饲养规模与环境不相适应,使散在发生的疾病转为暴发式群体发生。
3.3 节粮型蛋鸡饲养量 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饲养白壳蛋鸡和“农大3号”节粮型等蛋鸡在笔者调查中却发现饲养量小,不受养鸡户的青睐。
3.4 存养量与饲养方式 据市畜牧局统计:目前蛋鸡饲养量2800多万只。能带动直接从业人员3万多人。其中以笼养为主,乳头饮水器占72%,自动刮粪占16%,自动喂料占3.8%,养鸡设施现代化程度较低。
3.5 “小而全”现象严重 生产中育雏、育成、蛋鸡舍建在一起占绝大多数,场内鸡群批次多、品种复杂,交叉感染严重,导致鸡场内年年养鸡,年年发病,有许多鸡场因此倒闭。
3.6 行业门槛低 出现蛋鸡市场“忽上忽下”波动较大现象,养殖户盲目涌入和退出,没有法律法规限制,谁爱养就养,养多少无人管,除禽流感外,如何防疫无严格管理,使整个产业呈现供求失衡,养殖户更替速度较快,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社会的不稳定。
3.7 忽视环保 调查中94%鸡场的鸡粪乱放,没有排污设备,环境污染严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保的最终结果使疫情越来越难控制。
3.8 过分依赖疫苗 忽视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和鸡群的健康体系是控制ND、AI及其他疫病的前提。
4 烟台市蛋鸡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根据烟台市蛋鸡业发展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应以推进现代蛋鸡业为中心,加快发展规模化、集约化蛋鸡生产,进一步调整优化蛋鸡业结构,大力提升疫情防控水平,逐步构建现代蛋鸡产业体系。
4.1 政府推动是现代蛋鸡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虽然目前蛋鸡业主要由广大中小型的养殖户饲养,这样就造就了“大范围、小规模”的特点,对解决广大农村的贫困有非常积极地意义,但不利于疫情控制,特别是发生禽流感以后,市场竞争与风险日益加大。因此要使全市蛋鸡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按国际通行的方式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鸡蛋。在蛋鸡生产中开展健康养殖的研究、示范和推广,促进规模升级。世界养鸡业发展的趋势是养殖量增加的同时养殖户在不断减少。因此政府应出台扶持规模化、集约化蛋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投资新建规范化、标准化的蛋鸡企业,促进蛋鸡行业的整体升级。
4.2 发展节粮型蛋鸡刻不容缓 我国是一个缺粮大国,饲养耗粮多的褐壳蛋鸡占70%多,而美国蛋鸡白壳品种占95%。据美国10多年调查统计资料,每只白壳蛋鸡比褐壳蛋鸡多产蛋12个,每天少消耗料10g以上,总蛋重相近。美国粮食那么充足,也以白壳品种为主。因此应向美国学习改变消费习惯,多饲养白壳蛋鸡品种和“农大3号”等节粮小型蛋鸡。这样既能节约大量粮食又能获得足量的动物性蛋白。
4.3 设备升级改造已成为提高养鸡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蛋鸡生产水平还落后十年前国外的先进水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鸡舍设计、养鸡设备、舍内环境控制、饲养工艺都有重大关系。因此迫切需要对蛋鸡场的选址、鸡舍的设计、养鸡设施等进行升级,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鸡群的应激,提高蛋鸡生产水平。经过生产实践表明,开放型可封闭蛋鸡舍非常适合全市蛋鸡业发展的需要。
4.4 技术升级成为突破全市蛋鸡业发展瓶颈的关键点蛋鸡业进入微利时代,养鸡者稍有不慎就可能赔本,行业利润下降,禽病危害缺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发生禽流感以后,广大养鸡户承受着心里上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老的疫病频繁发生,新的疫病(变异)不断出现,困扰着蛋鸡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此迫切需要蛋鸡生产者走技术升级的路子。技术上要执行标准化饲养,建立预防疫病的生物安全体系并一定落实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4.5 提高蛋鸡行业门槛 在蛋鸡业传统饲养工艺模式下一个鸡场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污染源,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控制越来越严,进入养殖业的门槛应逐步提高。只有高标准高起点处理好蛋鸡企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生存。因此,建议实行蛋鸡行业许可证制度。
4.6 龙头带动是高效蛋鸡业发展的组织动力 要大力扶持种鸡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种鸡龙头企业既向生产者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持,还向生产者传授经营之道。其对整个蛋鸡行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十分巨大。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种鸡龙头企业既要从政策上进行扶持又要规范,引导蛋鸡业的健康发展。
4.7 市场驱动是高效蛋鸡业发展的外界动力 而禽蛋品牌的建设则是核心竞争力。烟台市位于胶东半岛东部,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蛋产品生产、出口日韩等国提供巨大的国际市场。特别近年来国内外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标准化规模化的蛋鸡生产,发展绿色无公害的蛋鸡产品,走品牌化道路不仅能冲破国外绿色堡垒的需要,还能在国内蛋鸡生产的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而占领先机,即树立禽蛋品牌是增加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4.8 构建动物疾病防控长效机制 开展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针对老病未根除而新病又频发生,并结合禽流感防控经验,建立疫情预警机制,切实作好蛋鸡生产管理与防疫,加快蛋鸡饲养场登记备案、监管工作。建立健全蛋鸡养殖场(户)档案,全面施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全面落实蛋鸡养殖场监管制度并确定专门的监管人员,多举办培训班和相关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蛋鸡生产者用科学发展观来建立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和鸡群的健康保障体系,实现蛋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烟台市的“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