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写字教学调查研究与方法措施
2010-06-09江苏省如皋市滨江初级中学程灿
✿ 江苏省如皋市滨江初级中学 程灿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七至九年级写字教学提出以下的目标:“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然而,初中生汉字硬笔书写现状不容乐观。处在一线的语文老师,对此更是深有体会。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颇多,梳理一下主流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观点一】没有时间。课业负担重,有很多课和成堆的作业;考试压力大,想考上好高中的难度甚至远远超过考上好大学;随着年级和学段的增高,应试性学习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学生对硬笔书法练习往往无暇顾及。
【观点二】没有必要。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用笔写字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于是有人提出:用键盘替代传统纸笔书写,让书法教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观点三】缺乏兴趣。部分学校苦于中考作文的书写要求,就将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作为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之一,甚至纳入了学校考核的范围。而其中不少老师自身书写水平不佳,于是初中的写字教学几乎成了“放羊式”教学,学生多是自己临摹,而缺教师科学指导,长此下去,也就缺乏了热情。
【观点四】错失良机。部分教师的观点是一个人的笔迹如同一个人的指纹,有比较稳定的书写习惯。书写的好坏与一个人最初写字时的运笔动作所形成的习惯有关。一旦形成,此后几乎难以改变。
一、调查与研究
教师、家长对待学生练字的态度对学生汉字硬笔书写的影响极大。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学生汉字书写的认识和态度;教师思想认识的高低决定了对学生汉字硬笔书写的要求与效果。为了解初中生汉字硬笔书写状况,笔者对本校初一年级学生全体师生及部分家长组织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共涉及初一年级800多名学生、500多位家长及60多名教师。统计数据如下表:
滨江初中学生硬笔练字情况调查、分析表一(师生填写)(在所选的项目下打“√”)
滨江初中学生硬笔练字情况调查、分析表二(家长填写)
分析这张表格中的统计数据,参照家长、老师对汉字硬笔书写的态度与看法,有很多启示。
1.家长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状况越好,家长对子女练字就越理解与支持,学生练字的态度也就越端正。家长受教育水平越低,经济状况越差,对学生练字的认识也就越不足。
2.在练字途径上,可以发现只有少数家庭经济情况优越的赞同“正规培训”。显而易见,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正规培训,是不切实际的。提议“专时专练”的占了绝大部分,即每天规定一定时间来练习一定量的字。
3.选“帖”方式上,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师生认为要练好硬笔字,临摹字帖与教师的示范同等重要。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临摹字帖,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做学生硬笔练字的“帖”。两方并举,学生的练字方显成效。
4.选纸方式上,可以体现自由与个性,尽量选择练字字帖与白纸本,当然也可以选择米字格、田字格、四字格等格式纸,利于规范。
二、方法与措施
(一)工具专用,比较提升
因为钢笔具有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笔尖不刮纸、字迹清晰美观等特点,因此要求学生刚开始练字时应选择好的钢笔。另外,写钢笔字一般用硬性纸,要求吸水、不过分粗糙。至于字帖,教师要能帮助学生选好自己喜欢的一种字帖,进行较长时间的临摹学习。在临摹过程中要加强科学性指导,要求学生坚持选定一种适合自己的字贴,而且从楷书练起,不能频繁换帖,更不能好高鹜远。
教师要引导学生保存好自己练字过程的点点滴滴,尤其是自己所写的字。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预先将选定好的练字纸订成册,边练字,边比较,这样既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又能直观感知成长和进步,进而转化为练字的无限动力。
(二)注重练习,方法科学
练习是学生掌握书写技能的主要途径,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练地把握书写动作,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理想效果。另外,要遵循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即符合书法艺术规律的方法。遵循科学的方法才能用较少的时间、精力获取较大的收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我们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以楷立足,稳步前进。学习写字应当从楷书开始练起,掌握好正楷和行楷的基本笔法及间架结构,进而学习其他书体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二是手眼并重,全面提升。练眼就是认真读帖,眼光对笔画、间架的准确敏锐的辨识。欧阳洵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练手主要是练指力、腕力、手感。眼高是手高的前题,只有手眼并重,以艺术眼光来准确指挥手进行书写,手才能挥洒自如,书写水平也才能全面提高。
三是定时定量,先摹后临。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练字也应该不离手,万万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让学生每天规定一定时间练习,比如以“午间练习活动”作为抓手,要求学生每天中午练字20分钟。写30个字左右比较适宜,学生没有了任务感、紧迫感,有一种“我想写多少就写多少”的感觉,兴趣倍增。另外,要指导学生先摹帖后临帖。摹帖在时间、数量、态度上要求与临帖一样,而临帖则强调所写的内容与前一天的摹帖内容完全相同。
四是营造氛围,美化环境。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长期在压抑环境下生活的人很难产生兴趣和信心,而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兴趣信心的温床。试想,如果一个班级能够装扮一个极其温馨、典雅的练字场所,营造一个类似书斋的氛围,一份宁静,几许淡淡的音乐,看似漫不经心的几句恰到好处的鼓励,再加上四壁的“字如其人,立品为先”、“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的书法格言,又怎能不吸引学生徜徉于墨香书海,而乐不思蜀呢?
五是先扶后放,习惯养成。作为教师,不论你教什么课,实际上都应成为学生的书法启蒙老师。而一位字写得好的教师,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一个班乃至一所学校习字的风气。在练字起步阶段,教师应尽量体现出榜样示范作用,必要时师生共同练字,共同进步,共同体会其中的愉悦与艰辛。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学生良好的练字习惯就容易养成。
(三)激励到位,活动促进
教育家孙晓云曾说过,孩子是因为成功了才更努力去做。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硬笔练字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一是提供书法欣赏机会。也就是说尽量多地让学生参加学校或社会各界举行的书画展。欣赏者在艺术作品形式美的感召下,往往通过对其作品的自由联想去把握欣赏对象的外在形式美与内在精神美。创作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书法的欣赏,正因为感受到书法的美,而且想把这种美变为自己的创造,才有可能钟情于书法的临习,醉心于书法的创作。
二是举办形式多样的班级展览。利用黑板报开辟专栏“书法苑”,由科代表安排学生轮流书写;利用小组竞争机制,组内每周举行一次写字展览,评出进步较大和优秀的学生,分别冠名为“每周之星”、“小小书法家”、“进步之星”等称号,将他们的作品张贴于墙报专栏,从而培养兴趣。
三是创造让学生表现的机会。初中生好胜心强,成功的愉悦往往能输送不尽的动力,身边的楷模更能激起他们的写字兴趣。笔者所在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举行一次,而其中的硬笔书法比赛是很多人关注的一个亮点,再择优在校刊上发表,让书法高手的才能得到充分的肯定,无形中就对学校的写字教育起了一个强大的推动。
还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个人而言,汉字书写是一种技能,更是修养的体现;而对于整个民族来说,汉字书写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最基本的方式。”中华民族的子孙们,写好属于我们的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承载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