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劳动关系国内研究综述——政治学视角
2010-06-04田巍
田 巍
一、和谐劳动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的背景分析
纵观人类历史,“和谐”一直是各国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在解决效率和公平这一把双刃剑时的苦口良药,构建和谐社会也成为众多学者的毕生理想。
新中国在走了几十年的弯路,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终于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从1978年开始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着重发展国民经济,把解放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作为国家发展和前进的大方向。通过树立使少数人先富起来、鼓励多劳多得等观念入手,在逐步解决了产权这一核心问题后,激发了全社会搞活经济的积极性,迅速发展了国家经济,使我国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内迅速提高了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创造了世界奇迹。
当然任何方针、政策都有其侧重点,虽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但越来越多的各类严峻问题也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下一步健康有序的发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集体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全新的理念和伟大目标,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义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在继续平稳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开始着手解决经济发展过快带来的负面效应。胡锦涛在《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发展方式,虽然只有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1
2008年,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一问题,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之一。这一年,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几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各地也集中暴发了一系列由于劳资双方的对立而引发的群体事件,而进入到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由于劳动关系的不和谐导致的劳方和资方的群体冲突,如2009年吉林通钢改制事件的起因之一就是由于劳动关系的纠纷。这一系列群体事件能否正确解决直接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有序实现。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价值分析
从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以来,劳动关系就成为社会经济关系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物质财富的成倍增长,让少数人迅速富裕起来这第一步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根据亚太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百万富翁达41.5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萌芽到迅速发展再到基本确立,效率优先一直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在过度重视效率的同时,一些伴随着效率优先的后遗症也不断显现并越来越成为困扰着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因素。中国的人均年收入只能排在世界的100位外;以年收入600元人民币划线,中国的贫穷人口为三千万;如果以800元计,中国的贫穷人口就增加到了一个亿。这与年均9%的增长率同样令人目眩。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了,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被缩小,反而更大。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扩大到了3、33:1,绝对差距达到了9646元人民币。2
目前国内劳动关系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劳动关系,引进了大量西方发达国家的调整劳动关系的政策和法律,如集体谈判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在政治学层面上分析劳动关系从来不是政治学学界研究的重点。国内绝大多数的学者在研究劳动关系的时候都侧重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内,研究的重点也多数放在了微观领域内,从宏观的角度,从政治学角度来研究劳动关系的研究报告、专著、论文少之又少。
作者认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这就需要从政治学的角度对劳动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将劳动关系的研究与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级目标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整合在其他学科领域内对劳动关系的研究成果,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和谐劳动关系的概念、特征、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因素,从政治学角度来定义劳动者,进行劳动者的分类,重新确立劳动光荣这一光荣传统,使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体面劳动。从宏观角度来确立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指标,并量化出配套的衡量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的评价体系,进而树立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模式。这对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具备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国内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现状分析
由于和谐劳动关系这一概念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所以国内对于和谐劳动关系的研究专著和文章、调查报告都比较少,涉及到在政治学科内研究和谐劳动关系的成果更少,属于研究薄弱领域,作者通过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归纳的国内具体研究现状如下:
1、常凯在由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一书中,重点分析了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劳动关系,提出劳动关系的核心是劳权保障,他将国有企业、公司、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逐一解析,提出劳动者身份的更新问题,指出劳动者的城乡差别、身分界限、地域分割必将逐渐消除,国有企业职工原来的身份优势也将消失,也将面临就业的竞争和失业的风险。
他借鉴了国外劳动关系调整的不同模式,并分析了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有益处。
2、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环副教授在《和谐社会与中国劳动关系》专著中,从政治学科这一角度分析了和谐劳动关系,她认为经济增长的成果如果只能为少数人所享有,而大多数人仍然挣扎与贫困和社会的不公中,陷入到“拉美模式”之中的话,就无法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在这一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而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作系统地研究了劳动关系的主体,对劳动者、工会制度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她认为劳动者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区分。广义概念上的劳动者是指所有以劳动创造社会价值的人。因而广义上的劳动者可涵盖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劳动者,也几乎包括了社会上的各个阶层。在这一基础上,她认为,备受争议的私营企业主和其他一些非传统观念的劳动者应属于广义概念上的劳动者。而狭义上的劳动者是指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人。她研究了劳动者的状况,对劳动者进行了分层,将劳动者具体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称之为:优势阶层、中间阶层和一般阶层。
3、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洪洛教授在《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一书中,从劳动关系变革入手,分析了我国传统劳动关系的特点,找出了在改革开放期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变化,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利益的和谐,是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指出劳动关系状况受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广泛影响。她认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已经有了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即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国际劳工标准相衔接的,体现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第八章中她系统分析了政府管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她认为政府在劳动领域中如何定位,直接决定着劳动关系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劳动关系领域中的政府管理,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的价值追求、职能定位以及公权介入的程度。政府在实际的行政过程中,如何把握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平衡,不仅是政府的价值倾向问题,更是一个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政府所扮演的五种角色称为“5P”理论,政府在扮演着五种角色时,作为保护者和规划者,政府应该积极而主动地完成任务;作为促进者和调停者,政府应该采取中立和不多干预的态度;至于政府作为雇佣者的角色,必须真正成为私营企业的表率,合法化、企业化和民主化是基本要求。
4、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的曹燕在所著的《和谐劳动关系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一书中大胆设问:我国劳动法体系是否具备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功能?作者认为,和谐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政策设定的目标秩序。这是一种建立在劳资信赖基础上,依靠劳资自由合意形成劳动关系稳定运行的秩序;这也是我国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作者发现,我国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都因未能改变劳动关系主体地位不平等的状态,而使劳资自治失去了制度保障,无法形成和谐劳动关系。我国的劳動基准和劳动监察制度对于政府通过公权力促使劳资双方相互信赖并形成和谐劳动关系,也是勉为其难,无能为力。我国的劳动关系运行处于一种保障真空的状态,使得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机制因制度失范而出现了功能失调。
她提出和谐劳动关系是经过制度调整后所形成的劳资信赖与合作的秩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07年月12月17日
【2】英国《卫报》,5月20日,余华摘自南方周末2009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