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富硒肉牛生产技术规程
2010-06-04党海霞刘绵刚
党海霞,刘绵刚
(陕西省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安康 725000)
1 范围
本规程规范了肉牛场建设、规划布局、饲养管理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安康市境内从事生产绿色富硒肉牛的生产经营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规程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NY5125—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126—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5127—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5128—2002: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
NY5044—2001:无公害食品 牛肉;
NY/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DB6124.01—2009: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
3 牛场建设布局
3.1 场址选择 牛场应离居民点1 000 m以上,与其它畜禽养殖场应有2 000 m以上的距离,离主干公路、铁路也应在2 000 m以上,但要有便道与之相通。场址应在居民点的下风处,地势低于居民点,但要离开居民点污水排出口。不应建在化工厂、水泥厂、矿场、屠宰场、制革厂等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处或附近。牛场应水电路讯四通。
3.2 水质 应符合NY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水中硒含量最好能达到0.01~0.05 mg/kg的标准。
3.3 土壤类型 土壤以贫瘠沙质土壤为最好,周围应有较大面积的农业、林业用地,便于粪便无公害处理。
3.4 空气质量 应符合NY/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中有关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
3.5 牛场的场区规划布局 牛场一般分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病牛隔离治疗区。
3.5.1 生产区 包括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运动场、积粪场等,应设在场区地势较低的位置,杜绝外来人员、车辆出入。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青贮池、干草棚、机械车辆库、采精授精室等,与牛舍要有一定距离,建在地势较高处。
生产区与辅助区要用围栏或围墙隔开,大门口设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车辆消毒池等,出入人员、车辆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3.5.2 管理区 包括办公室、财务室、接待室、档案资料室、活动室、试验室等,与生产区应有50 m以上的距离。
3.5.3 生活区 职工生活区应在牛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 m以上的距离。
3.5.4 隔离治疗区 包括兽医诊疗室、病牛隔离舍,应设在下风处,地势较低,与生产区距离在100 m以上。
3.6 建筑物配置要求
3.6.1 牛舍 牛舍的建造应便于饲养管理、采光、防暑、防寒、防疫。建多栋牛舍时应交叉配置,便于通风。建4栋以上牛舍时,可2行交叉配置,前后对齐,牛舍间距20 m以上。
3.6.2 饲料库 离每栋牛舍的位置较适中,位置稍高,通风干燥。
3.6.3 干草棚、草库 尽可能设在下风地段,与周围房舍有50 m以上的距离,单独建造,既可晒草,又可防火。
3.6.4 青贮池 位置适中,地势较高,防止粪尿等污水浸入,要求出料运输方便,节省劳力。
3.6.5 兽医室 应设在牛场下风处,相对较偏僻,便于隔离,减少空气、水的污染传播。
3.6.6 办公室及职工宿舍 应设在牛场的上风处,地势较高,防止空气、水的污染与疫病传染。
3.7 牛舍建筑要求
3.7.1 地基与墙体 基梁80~100cm,砖墙厚24cm,双坡式牛舍脊高4~5 m,前后檐高3~3.5 m。牛舍内墙的下部应设墙围,用水泥抹光,便于冲洗消毒。
3.7.2 门窗 门高2.1~2.2 m,宽2~2.5 m,门应向外开。封闭式的窗应大一些,高1.5 m,宽1.5 m,窗台高1.2 m。
3.7.3 屋顶 常用双坡式屋顶,可用铝塑泡沫成品材料,也可用稻草、茅草、麦草等材料覆盖10cm后,再盖一层水泥瓦、石棉瓦或油毡。
3.7.4 牛床 一般要求长1.6~1.8 m,宽1~1.2 m,坡度1.5%,牛槽端位置高。
3.7.5 饲槽 多采用群饲通槽,设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适用,其上宽0.6~0.8 m,底宽0.35~0.40 m,呈弧形,槽内缘高0.35 m(靠牛床一侧),外缘高0.6~0.8 m(靠走道一侧)。
3.7.6 通道 对头式双列牛舍,中间通道宽1.4~1.8 m,通道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则。若建道槽合一式,道宽以3 m为宜(含料槽宽)。
3.7.7 粪尿沟 宽度应以常规铁锹能正常推行为宜,宽0.25~0.3 m,深 0.15~0.3 m,坡度 3~5°。
3.7.8 饮水槽 建在运动场边缘,槽长3~4 m,上宽70cm,槽底宽40cm,槽高40~70cm。每25~40头牛应有一个饮水槽。
3.7.9 运动场 运动场的大小,其长度应以牛舍长度一致对齐为宜,以每头牛10 m2设计宽度。
3.7.10 围栏 可用钢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桩柱建造,要求结实耐用,围栏高1.2~1.5 m。
3.8 牛场绿化
3.8.1 场区林带 在场界周边种植乔灌混合林带。乔木类有大叶杨、柳树、红椿等。灌木类有洋槐、紫穗槐、侧柏等,刺篱笆有狼牙刺、铁篱笆等。
3.8.2 道路绿化 道路两旁宜采用小叶女贞、黄洋、冬青等品种。
3.8.3 运动场绿化 运动场周边植1~2行遮阳林,可采用杨树、槐树、法国梧桐等树种。
3.8.4 隔离带绿化 各场区的四周应植隔离林带,可采用杨树、榆树、红椿等树种,两侧种灌木。
3.9 牛粪处理场 采用粪尿分开收集处理工艺,在牛场100 m以外的下风处设牛粪堆集发酵处理场,四周应挖防洪沟,经8个月以上时间堆集发酵处理后,方可作为有机肥料。冲洗的粪尿经过沼气池发酵后方可施用。
4 牛场环境监测
4.1 水源监测 每年应对水源监测2次以上,采用自由饮水,不限量。
4.2 饲草饲料质量监测 牛场所采用的配合饲料、牧草、饲料作物、青贮饲料、青干草、青干草粉等饲草饲料原料必须是达到绿色富硒标准的产品,而且硒含量必须达到下列指标:配合精料、单一精饲料0.04~0.30 mg/kg,青绿饲料、青贮饲料0.01~0.10 mg/kg,青干草、青干草粉0.2~5.0 mg/kg。做到每进一批监测一批,批批不漏。
4.3 舍温 适宜温度:犊牛13~25℃,育成牛4~20℃,育肥阉牛10~20℃。犊牛哺喂人工奶,夏季奶温37~38℃,冬季奶温39~42℃。
4.4 相对湿度 最适宜相对湿度70%~80%。
4.5 噪声与粉尘 噪声不高于75dB。可吸入颗粒物(标准状态)日平均值≤2 mg/m3。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日平均值≤4 mg/m3。
4.6 气流 夏季应加强通风,冬季风速0.1~0.4 m/s。
4.7 有害气体 氨气日平均值≤20 mg/m3,硫化氢日平均值≤8 mg/m3,二氧化碳日平均值≤1 500 mg/m3,恶臭70倍稀释。
4.8 细菌 空气中细菌数≤20 000个/m3。
4.9 照度 应在50LX左右。
4.10 粪便干湿度 粪便含水率在65%~75%之间。
4.11 饲养密度 犊牛每栏可养8~10头,每头占地面积2.5~3.5 m2。育肥牛每头占地面积应在10 m2以上,每群规模因场而异。
5 饲养管理
5.1 引种
5.1.1 应优先从经过绿色系统、有机系统认证的牛场或地区引进种牛、牛犊、育肥架子牛等。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检疫承运手续,引入后要隔离观察15~30 d,经动检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生产使用。
5.1.2 不可购买来自基因工程改造的牛种。
5.1.3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从有牛海绵状脑病及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种牛、胚胎。
5.2 繁殖 提倡自然繁殖,禁止使用胚胎移植技术。只要采取的繁殖方法不过分地限制牛的基因库,可以采取各种繁殖方法进行繁殖。
提倡用秦川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皮埃蒙特牛等品种的种公牛或冷冻精液与安康本地品种——巴山黄牛进行经济杂交,提高肉牛生产性能。
5.3 犊牛饲养管理 母牛怀孕初或怀孕后1/3时期以前就应该进入绿色富硒系统管理。
5.3.1 产犊处理 犊牛产出后立即用消毒杀菌过的干布或干草将口、鼻部粘液擦净。对于假死牛,应将小牛两后肢拎起,倒出咽喉部羊水,并进行人工呼吸。脐带自己断裂的,在断端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的,在距腹部6~8cm处拉断,然后充分消毒,消毒后用纱布把脐带兜起来,防止感染。
5.3.2 编号称重 初生犊牛在剥去软蹄后应编号、称重、记录,填报犊牛登记表。
5.3.3 喂初乳 在犊牛产出后30~60 min就应该哺喂初乳,初乳的第一次喂量,可根据牛体形大小、健康表现来合理掌握,在不影响消化的情况下,尽量饮足。按初生重40 kg计算,第一次喂量1~1.5 kg。以后按体重定量,日给奶量应相当于犊牛体重1/7~1/6。哺喂初乳为1周,每天哺喂5~6次为宜。
5.3.4 哺喂常乳 犊牛自出生后第二周开始哺喂常乳。哺乳期4~6个月,其中前2个月以全乳为主,以后改喂脱脂乳。每头犊牛全期哺乳总量600~800 kg,多者达1 000 kg,每天喂奶2~3次。在犊牛生后2~3 d可在乳中加入少量酸奶,到第5天可增加到200~300 g,1月龄后900~1 000 g。
5.3.5 补饲 犊牛出生1周后可添加优质青干草,自由采食。10~15日龄开始训练吃精料,可将玉米粉、麸皮、牛奶、食盐、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煮粥喂之。每日每头喂干粉料10~20 g,数日后增至80~100 g;1月龄时每天250~300 g,2月龄时每天0.5 kg。多汁饲料在出生后20 d开始补饲,最初每天20~25 g的胡萝卜等,2月龄时增加到1.5~2.0 kg。1月龄后饲喂犊牛专用青贮饲料,每天0.1~0.2 kg,3月龄时逐渐增加到1.5~2.0 kg,4~6月龄增至5~15 kg。
5.3.6 隔栏饲养 犊牛出生后应及时放进保育栏内饲养,保育栏大小为1.1~1.2 m2,每头一栏,隔离饲养。出产房后转入犊牛栏中,集中管理,每栏可容纳5~10头。
5.3.7 运动 犊牛从小就应该养成接近饲养员和接受刷拭的习惯。刷拭时,先将粪结块用水浸湿,再用软毛刷刷拭,手法宜轻,令牛舒适,不要用手顶犊牛的头部,也尽量不用刷子或篦子乱挠犊牛额部和角间。
5.3.8 断奶 对于哺喂人工乳的牛犊,在初乳结束后用人工乳饲喂,同时添加代乳料自由采食,35日龄就可断奶。母乳哺喂,可在4~6月龄后断奶,尽量缩短哺乳期,提前断奶,断奶过渡期应在7 d以上。
5.4 青年牛饲养管理 犊牛6月龄后进入青年牛育肥阶段,此时体重已达150~200 kg。日粮搭配以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精粗比为2∶3,粗蛋白质含量14%~16%。12月龄后进入催肥阶段,把精粗饲料比调到3∶2或7∶3,粗蛋白质含量达到11%~13%。杂交肉牛16~18月龄体重可达450~500 kg,平均日增重在1 kg以上,料重比3.5∶1。
5.5 肉牛精料配合
5.5.1 饲料分类 肉牛精料可分3类,即哺乳期料(2~3月龄)、犊牛料(3~6月龄)和肥育牛料(6~18月龄),其粗蛋白质含量需要分别为20%、15%和13.5%。
5.5.2 生长肉牛营养需要 具体需要量见表1。
5.5.3 矿物质需要量 除需要有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外,肉牛日粮中矿物质需要量如下:钠0.06%、钙0.18%~1.04%、磷0.18%~0.70%、镁0.04%~0.10%、钾0.8%~1.2%、硫 0.1%、钴 0.1~0.2 mg/kg、铜6~12 mg/kg、铁 75~100 mg/kg、锰 1~10 mg/kg、硒 0.1~0.3 mg/kg、锌 30~50 mg/kg、碘0.8~1.2 mg/kg。
5.5.4 维生素需要量 具体需要量如下:维生素A 2200u/kg,维生素D 275 u/kg,维生素E 15~60 u/kg。
5.5.5 日粮需要量 日粮干物质供给量从4.4 kg逐渐增加到10 kg,其中混合精料的供给量占30%~40%,植物纤维占日粮的比例应不低于35%。粗饲料包括优质青干草、青贮饲料、氨化秸秆等,青绿多汁饲料包括牧草、饲料作物、块根块茎类等,日粮精青粗应合理搭配,可减少精料用量,降低肥育成本。
表1 生长育肥牛的营养需要量
5.6 去势 去角、去势宜在断奶前进行,2月龄左右最好。
5.7 驱虫 在断奶之际和转舍、外运以前,对犊牛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病检查,如有必要,应及时清除。
5.8 架子牛育肥
5.8.1 品种选择 最好选择肉牛品种或杂交品种,年龄不超过3岁,体重250~400 kg以内的架子牛。3岁以上的牛育肥效果较差。
5.8.2 隔离观察 架子牛进场后应隔离观察30 d。在此期间让牛充分适应,对于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的牛,用牛黄清火丸调理肠胃心火。入场10 d左右进行体内驱虫。驱虫后可用小苏打片洗胃,洗胃后用中草药健胃。
5.8.3 强度催肥 架子牛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调理适应,即可饲喂育肥牛饲料,自由饮水,自由采食,日给料3次,育肥期40~90 d,平均日增重可达1.225 kg,精料料重比2.5∶1。
6 饲料使用准则
6.1 优先使用绿色富硒食品生产资料的饲料类产品。
6.2 至少90%的饲料来源于已认证的绿色富硒食品产品及其副产品,其它饲料原料可以是达到绿色富硒食品标准的产品。
6.3 禁止使用转基因方法生产的饲料原料。
6.4 禁止使用以哺乳类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饲料产品饲喂肉牛。
6.5 禁止使用工业油脂和畜禽粪便。
6.6 禁止使用任何药物性饲料添加剂。
6.7 禁止使用激素类、安眠镇静类药品。
6.8 所选饲料添加剂必须是农业部准许使用的品种。
7 疫病防治
7.1 消毒制度
7.1.1 消毒药品 应当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清洁剂和消毒剂:肥皂、生物可降解清洁剂、5%碘液、10%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钾、碱式碳酸钠、石灰和漂白剂等。
7.1.2 消毒处理时,应将牛群赶离处理区,牛粪便要用物理方法清除干净。
7.1.3 门卫消毒 牛场大门口处设与大门同宽,长度等于进场大型机动车轮一周半长的水泥结构的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置更衣换鞋、消毒或淋浴室。牛舍入口处设1m长的消毒池,消毒液应定期更换。严格限制外来人员来访,必须时要淋浴、消毒、换胶鞋、防护服后方可入场。
7.1.4 彻底消毒 采用全进全出生产工艺,每批肉牛出栏后,对空出的牛舍进行彻底清扫,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凉干后再用火焰喷灯进行灼烧消毒,最后用1%~3%氢氧化钠液喷洒消毒;空闲1~2周后,再进下一批肉牛。
7.1.5 定期消毒 每月用10%~20%石灰乳或3%~5%漂白粉对牛舍消毒一次。每2月用石灰或漂白粉对牛场周围、污道、场内道路消毒一次。每年春秋两季各对牛场环境清扫一次,并用2%~5%来苏尔或1%~3%氢氧化钠液喷洒消毒一次。
7.1.6 用品用具消毒 每天对喂奶、饮水用具等器具都要用0.1%新洁尔灭液浸泡24 h消毒后,用清水洗净沥干后再用。针管、纱布等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必须用高温消毒处理。
7.1.7 人员消毒 有条件的牛场,在工作人员上班前后都应淋浴、更衣换鞋、紫外线消毒。
7.1.8 带牛消毒 定期进行带牛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7.2 防疫制度 安康境内目前尚未有国际贸易明确规定的传染性牛病,属于无规定疫病区。主要应做好布病、口蹄疫等疫病的监测防疫工作,就可满足绿色富硒肉牛生产的需要。
7.3 寄生虫病防治制度 牛的体内外寄生虫病在安康境内比较普遍,每年应采用中草药或国家准许使用的驱虫药对牛群整体驱虫2次。晚冬早春(2—3月)驱虫一次,阻止“春季高潮出现”;深秋早冬(11—12月)再驱虫一次,防止成虫“秋季高潮”出现和减少幼虫“冬季高潮”。对于寄生虫病污染严重的牛场或地区,在5、6月可增加一次驱虫,可减少冬春季节发生寄生虫病。应妥善处理驱虫期间的排泄物,注意环境卫生,防止虫卵重复感染。
7.4 疫病防治准则
7.4.1 优先采用中草药和民间验方防治肉牛疫病。
7.4.2 优先采用生物治疗方法、物理治疗方法医治牛病。
7.4.3 可采用生产AA级和A级绿色食品准许使用的兽药品种目录中的兽药医治牛病,但应该严格遵守用药规定,按规定用药。
7.4.4 当必须对某些牛使用一些常规兽药时,这些牛必须与其它牛群分开饲养,且不得作为绿色富硒肉牛出售。
7.5 兽药使用准则
7.5.1 优先使用绿色富硒食品生产资料的兽药类产品。
7.5.2 允许使用消毒剂和防腐剂对饲养环境、牛舍和器具进行消毒,但不准对牛直接施用。不能使用酚类消毒剂。
7.5.3 建立并保持患牛的治疗记录,包括牛的耳号或其他标志、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的经过,治疗时间、疗程、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及主要成份。
7.5.4 禁止使用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的兽药。
7.5.5 禁止使用激素类、安眠镇静类、中枢兴奋类等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的兽药。
7.5.6 禁止使用基因工程兽药。
8 无害化处理
8.1 病死牛无害化处理
8.1.1 牛场不得出售病死牛的尸体及其肉类产品。
8.1.2 对某些危害不严重的病死牛,经过煮沸消毒后才能食用或销售,但必须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理。
8.1.3 对某些危害严重的病死牛,应当在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之下,进行焚烧或深埋无害化处理。
8.2 垫料无害化处理 养牛使用的废弃垫料,应集中收集在指定的场所焚烧处理。
8.3 粪便无害化处理 提倡采用粪尿分开收集处理工艺,将粪收集到堆肥场沤肥发酵,冲洗牛舍的污水进沼气池或化粪池发酵后作农家肥使用。可以用沼气液冲洗牛舍,减少污水再生和排放,降低养殖成本。应按每一头种牛或每二头育肥牛的标准匹配1hm2施用耕地,带动农牧、林牧、果牧、菜牧有机结合,良好循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9 票证管理
9.1 所有记录应准确、可靠、完整。
9.2 牛只标记和谱系的育种记录。
9.3 发情、配种、妊娠、流产、产犊和产后监护的繁殖记录。
9.4 哺乳、断奶、转群的生产记录。
9.5 种牛及育肥牛来源、牛号、主要生产性能及销售的记录。
9.6 饲料及各种添加剂来源、配方及饲料消耗记录。
9.7 防疫、检疫、发病、用药和治疗情况记录。主要记录:肉牛来源,饲料消耗情况,发病率、死亡率及发病死亡原因,消毒情况,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查和结果,治疗、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肉牛去向。检疫应建立日志。动物检疫员应对每日、每次宰前、宰后检疫的结果及处理情况进行详实记录。所有记录在清群后妥善保存。
9.8 病死牛应做好淘汰记录,出售牛应将抄写副本随牛带走,保存好原始记录。
9.9 牛只个体记录应长期保存,以利于育种工作的进行。
10 绿色富硒牛肉卫生质量
10.1 绿色富硒牛肉感官指标 鲜牛肉色泽: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白色;粘度:纤维清晰,有坚韧性,外表微干或湿润,不粘手,切面湿润;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气味:具有鲜牛肉固有的气味,无臭味,无异味;煮沸后肉汤:澄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特有香味。
10.2 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鲜牛肉有关卫生指标如下:砷(以AS计)≤0.5 mg/kg,汞(以Hg计)≤0.05 mg/kg,铜(以 Cu计)≤10 mg/kg,铅(以 Pb计)≤0.1 mg/kg,铬(以Cr计)≤1.0 mg/kg,镉(以Cd计)≤0.1mg/kg,氟(以F计)≤2.0 mg/kg,亚硝酸盐(以NaNO2计)≤3 mg/kg,六六六≤0.2 mg/kg,滴滴涕≤0.2 mg/kg,蝇毒磷≤0.5 mg/kg,敌百虫≤0.1 mg/kg,敌敌畏≤0.05 mg/kg,氯霉素不得检出,盐酸克伦特罗不得检出,恩诺沙星≤0.1 mg/kg,庆大霉素≤0.1mg/kg,土霉素≤0.1mg/kg,四环素≤0.1mg/kg,青霉素≤0.05mg/kg,链霉素≤0.5mg/kg,泰乐菌素≤0.1mg/kg,氯羟吡啶≤0.2 mg/kg,磺胺类≤ 0.1 mg/kg,已烯雌酚不得检出。
10.3 微生物指标 鲜牛肉微生物指标如下:菌落总数≤1×106cfu/g,大肠杆菌<1×104MPN/100g,沙门氏菌不得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茵不得检出。
10.4 硒含量指标 鲜牛肉中硒含量0.2~0.5 mg/kg,肉制品 0.2~2.0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