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纪念”
2010-06-04周桂钿
○周桂钿
纪念,这个词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如纪念碑、纪念堂、纪念馆之类,然而,到底什么叫纪念?纪念的意义在哪儿?什么值得纪念?却未必都很清楚。古今中外,关于纪念的意义人们,多有误解。因此,我认为有必要说一说,以正其名。
《群书治要》选录《左传·鲁宣公十二年》里的一段史实,表明了楚庄王对纪念的理解。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荀林父率领晋国军队去救援郑国,到了河边,听说郑国已经被楚国打败,并讲和,荀林父想收兵回去,郑国派使者到晋国军队,企图挑动晋军去打楚军。就说楚军胜利后很骄傲,又疲劳,一打起来,晋军必胜,楚军必败。结果,楚军突然迅速进军,攻打晋军,荀林父不知如何是好,下命令说:“先渡过河的,有赏!”中军、下军的士兵争夺船只,结果船上被切下来的手指可以用手捧。楚军大胜,后楚国将军潘党说:“应该建筑一个大墓,收埋晋军的尸体,作为京观,让子孙不忘武功。”楚庄王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从文字上看,止戈为武。武力是用来禁止强暴,消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人民,调和大众,丰富财物。所以要让子孙不要忘记。现在我使两国战死许多人,是强暴。再以武力去威胁诸侯,战争不能消弭,强暴而又不能消弭战争,怎么能保持强大?晋国还在,怎么能巩固楚军功业?违背人民愿望的事还很多,人民怎么能安定?没有德行而勉强要求诸侯拥戴,用什么来和众?趁别人的危难,达到自己的目的,坐视别人的动乱,而以此为荣,怎么能丰富财物呢?武有七德,我一项也没有,用什么来昭示子孙?古代贤明的君王讨伐武力的国家,捕杀元凶,筑坟山示众,于是产生了京观,以惩罪恶。现在晋国没有什么罪过,人民又都尽忠,愿意为国君牺牲,怎么可以做京观呢?”
按楚庄王的说法,做京观给后代留下纪念物,必须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德,值得子孙纪念、学习。二是惩罚罪恶,可以给后代留下警戒。“官以仁义贵,民靠德义修。”当官的为人民做了好事,有道德留给人民做示范。为了维护正义,敢于向恶势力作斗争,建立纪念物,自然是有意义的。如果既无德又无义,还想流芳千古,那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明代魏忠贤权倾朝野,许多人为他建立生祠,还要求配祀孔子。但结果如何呢?据《明史·宦官》记载:魏忠贤缢死,“诏磔其尸,悬首河间”。磔,是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这里指皇帝下诏书,分裂魏忠贤的尸体,将头悬挂在河间。其党羽也遭弃市、抄家。生祠自然也都毁掉,或改作他用。“忠贤”,多么好的名字,却被无端糟蹋了,成了千古骂名,遗臭万年。
佛教讲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中国古代说“天道酬勤”,如果没有高尚的“德”,精湛的“艺”,刻意建纪念性的东西,就没有纪念作用。无论建筑物多么雄伟壮丽,如果没有为人民做什么好事,也不是人民所需要,况且又花费了许多人民的血汗钱,那么就可能不是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而是劳民伤财、遗臭万年。
德国一位皇帝对纪念这样理解。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经在波茨坦建起一座离宫。有一天,皇帝来到宫殿。当他兴致勃勃地登上高处,要一览城市的全景时,不料视线却被一座“大煞风景”的磨坊挡住。皇帝颇感不快,决意要拆除它。他来了一个先礼后兵,派人找到磨坊主,说想把磨坊买下。出乎威廉一世意料的是,无论手下的人怎么说,磨坊主人就是一口咬定不卖,他的理由并不难理解,磨坊是世代传下的祖业,必须敝帚自珍,决不能毁在自己手里。他拍着胸膛喊道:“先生们,磨坊就是我的命,如同我的老婆孩子,无论你们出多少钱,都休想从我手中买去。”恼怒的皇帝无法忍受一名小小的百姓对自己的命令藐视和违抗,派出卫队强行拆除磨坊。他本以为靠强权,定能获胜,解决争端。谁知倔强的磨坊主人一张状纸将威廉一世告上了法庭。这一次,威廉一世真的坐在了被告席上,而且还输了官司。威廉一世服从判决,重新盖起了磨坊。
几十年以后,老磨房主的儿子小磨坊主因经营不得法,面临破产,无可奈何,给威廉二世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把磨坊转让给皇帝。读到这封信,威廉二世感慨万分。他觉得这座磨坊与众不同,是历史的见证。它塑造了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形象,必须作为一座丰碑为子孙永远保留下来。皇帝亲自执笔写信,对小磨坊主好言相劝,希望他像当年他父亲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去保护好磨坊,代代相传。为了帮助小磨坊主还清所欠的债务,威廉二世还赠送了六千马克。小磨坊主收到信和钱后,非常感动,表示再也不把这座磨坊卖掉。威廉二世不以父亲败诉为耻辱,反而将其看作是一种进步和文明。在他眼里,法院当年的判决体现了公平与公正。他之所以诚恳地善待并永存磨坊,在于他已经将其视为一座“纪念碑”。
纪念碑的意义就在于“纪念”。纪念什么?哪些事值得纪念?可以向子孙昭示的是什么样的东西?这就是当事者的精神境界问题。中国古代对于哪些事情与人物可以写进历史,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总的原则是“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既不是一般的流水账,也不是只选大人物的大事来写。《春秋左传》有三不朽说:立德不朽,立功不朽,立言不朽。历史人物有这三项中的一项,就可以不朽。人们有永恒的追求,佛教追求灵魂不死,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儒家追求的就是这三不朽。道德高尚,垂范后世;为民立功,利在千秋;言合情理,道贯古今。这些人都将得到人民的纪念。他们也因此得以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