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对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2010-06-02钱卫斌
钱卫斌
骨质疏松症常给患者带来骨折、疼痛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干扰了生活质量。我们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中医疗法进行对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干预探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 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诊断标准,同时对存在其他代谢性骨病的患者给予排除。然后将入选的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本资料见表1所示。
表1 基本资料对比(例)
1.1 治疗方案 80例患者均给予骨肽针,1次/d、每次 10mg肌肉注射,同时嘱患者口服活性钙片每次 1片、每天 3次和配合口服活性维生素 D3片;30d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
中西医结合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综合治疗(口服、外用和中医推拿、针灸等理疗)。①口服汤剂,选用中药:女贞子 15g、熟地黄 20 g、枸杞子 15g、紫河车 15g、党参 20g、怀牛膝 15g、杜仲 15 g以及当归 10 g、鸡血藤 10g、全蝎 6 g、骨碎补 10g、淫羊藿 5 g、生龙骨 5g;生牡蛎 5g、炙甘草 3g,每日一剂,早晚温服,服用三个疗程;②对患者疼痛部位予以中药熏洗,可以选用桑枝 20 g、桂枝 15 g、骨碎补 10 g、伸筋草 15 g、红花 20g、没药 15g、全虫 10g,3次 /d,30~ 60次 /min;③中医理疗,如可选用具有滋补肝肾穴位(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等)行针灸治疗等。
1.2 效果以及疼痛评价准则 临床效果准则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而患者疼痛评价准则[5]参考麦吉氏所制定的疼痛方法评定其级别。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2.2 选取患者股骨颈行骨密度测定和抽血检查血钙、血磷水平,其结果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骨密度和血钙、血磷水平结果
2.3 两组患者疼痛评价结果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疼痛评价结果
3 讨论
祖国医学早就对骨质疏松症有所研究,就其发病机制可归为肾精亏虚,同时《素问》中所云“肾主骨生髓”的理论也印证了此观点。因此我们采用“滋补肝肾、活血通络”之法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了综合性的中医干预治疗,从表 2、表 3的结果中可知加用中医的中西医结合组总疗效为 92.50%,而且患者骨密度以及血钙含量也较单纯西医组有所改善(▲P<0.05),同时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相应改观。究其原因是我们所采用的中医方案严格按照上述治疗法则进行,例如口服中药汤剂中熟地黄和女贞子为滋补肝肾、填精益髓的君药,怀牛膝、淫羊藿则能补肝肾、强筋骨,同时龙骨与牡蛎又具有壮骨益髓的功效;加之中药熏洗所用的没药又可止痛,红花与全蝎则活血化瘀能够促进钙的吸收。
总之加用综合性的中医干预治疗可以共凑标本同治的目的。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