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2010-05-31满玉红李立森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12期
关键词:巴氏入院显著性

满玉红 李立森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长春 130041)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病率较高,约为 30%~50%,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焦虑、失眠、易激惹、兴趣丧失等,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1〕。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 PSD的干预治疗,并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6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情感障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修订本(CCMD-3-R)中脑器质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部CT或头部 MRI检查证实,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无意识障碍、失语、失用、精神障碍疾病史和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男 42例,女 44例,年龄 40~79岁,平均(55.6±11.5)岁。文化程度:大学 9例,高中或中专 21例,初中 37例,小学 19例。根据 SDS结果分为干预组(心理干预 +抗抑郁药物)和对照组(常规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干预组 39例,对照组 4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入院第 1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量表测定 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在入院第 1天及治疗后第 2周、第 4周分别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临床医生进行 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测定时由医生和患者在专门的量表评定室进行,采用同一指导语与患者交谈。量表各项目评分相加得粗分,粗分乘以 1.25即为标准分。SDS量表 50分以下为正常,50~59分提示轻度抑郁,60~69分提示中度抑郁,70分以上提示重度抑郁。

1.2.2 观察指标 (1)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观察两组病人在入院第 1天、入院后 2、4w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2)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估两组病人在入院第 1天及入院后2、4 w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2.3 干预措施 (1)心理干预:了解患者情感问题,帮助患者从生活习惯如饮食、吸烟、饮酒、体重及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评估,寻找危险因素,制定相应干预计划,从改变生活方式、心理慰藉、社会支持和交流方面实施。在固定时间由具有主治医师资格的同一名临床医生每周对患者进行 2次干预治疗。(2)抑郁焦虑的药物治疗:对于严重抑郁焦虑患者给予帕罗西汀10 mg/d口服。(3)脑梗死的药物治疗:所用患者均根据病情常规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肢体瘫痪者给予康复治疗,由神经内科康复医师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均以 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SDS评分比较 入院第 1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后评分逐渐降低,2 w和4 w时评分均较对照组低,4 w较第 1天相比、2 w与第 1天相比、4 w与 2 w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巴氏指数比较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两组患者入院第 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4 w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均较第 1天明显改善(P<0.05)。4 w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 2。

表1 两组病人入院第 1天及 2、4w时SDS评分比较(x±s)

表2 两组病人入院第 1天及 2、4 w时神经功能缺损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比较(x±s)

3 讨 论

近年来多数研究发现PSD可延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明显影响预后。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作用相关。(1)生物学机制。该学说认为PSD与脑卒中后神经递质改变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水平下降时,患者出现抑郁。国内学者发现,给予文拉法辛治疗后,PSD患者血清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水平较非治疗组明显降低,说明PSD后内分泌功能也发生变化〔2〕。(2)反应性机制。该学说认为家庭、社会、生理等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卒中后生理和心理失衡产生反应性抑郁〔1〕。在相关因素研究中,内向不稳定个性是 PSD最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家庭关系可预防其发生。脑卒中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的原因有多种(对疾病的恐惧、认识的片面性、治疗效果的忧虑、经济状况的担心等),负性情绪反过来又引起躯体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3~5〕。周玉森〔6〕观察 178例患者发现高等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差者易发生 PSD。

Vataja等〔7〕研究发现急性脑卒中的病灶位于左半球,尤其左前半球,其发生抑郁症的机会高于右半球。但新近研究发现额叶脑卒中患者 PSD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脑卒中患者,未发现 PSD患病与卒中部位在左、右或双侧大脑半球显著相关,额叶卒中是 PSD患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8〕。脑卒中严重程度与抑郁发病率呈正相关,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越高。PSD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时间及康复效果均有不良影响,其症状控制良好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未治疗者〔9〕。本研究也发现,给予干预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逐渐下降,改良巴氏指数评分逐渐升高,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PSD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本研究入选的样本量不足够大,但给予干预治疗后,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自身前后对比 4 w时最明显,说明早期干预对于 PSD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效果。

1 张 威,丁素菊 .卒中后抑郁〔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4):312-4.

2 佟 琳,李作孝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0):1296-7.

3 张 敏.脑梗死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其干预〔J〕.疾病控制杂志,2007;11(4):386-7.

4 王 瑾,支惠萍,范 霞,等 .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的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9;6(1):42-55.

5 李 霞,贺 燕,王 昕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1):51-3.

6 周玉森,丁玉英 .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7-9.

7 Vataja R,Leppavuori A,Pohjasvaara T,et al.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lesion location revisited〔J〕.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4;16(2):156-62.

8 张长青,方向华,刘宏军,等 .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3):148-51.

9 韦柠琳.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7):722-3.

猜你喜欢

巴氏入院显著性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释放巴氏新小绥螨可满足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需求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巴氏杀菌水牛奶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微生物增长规律的研究
一种基于词袋模型的新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巴氏醋杆菌核酸修复酶UvrA对大肠杆菌耐受性的影响
图像序列的显著性目标区域检测方法
巴氏灭菌对橙汁中键合态香气物质的影响研究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