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茂琨:在“神话”中蜕变
2010-05-30沈嘉禄
沈嘉禄
庞茂琨把对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反映,作为他作品的内容,这也是艺术家在“当代绘画究竟表现什么”这个问题上的自我挑战。
上海美术馆在近段时间展览之密集,几乎到了每天一个的频率。但是于9月4日亮相的“今日之神话——庞茂琨个展”,以绘画语言的纯粹和尖锐,还有对当下现实的拷问力度而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展出的作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庞茂琨于2009至2010年创作的近20幅油画作品;另一部分是庞茂琨为这些油画创作所绘的部分草图、手稿等60幅。草图、手稿超过作品本身,这个不同寻常的安排本身也许暗示着画家创作态度的严谨或作品在市场上的走俏。据了解,庞茂琨还有几幅作品在徐汇艺术馆一个名为“链接——庞茂琨和他们”的画展里呈现,庞茂琨和他的8位学生在那里呈现中国美术界的很值得分析的一种模式,教与学、继承与反叛之中的彼此关联和彼此影响,都在作品中显山露水。“在我们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之间更像兄弟。”庞茂琨对记者说。兄弟就意味着共台演唱,相互帮衬。
“苹果”在古典的阳光下早熟
庞茂琨1963年出生于重庆,16岁那年即以水粉画《畸》入选全国美展四川分展区。不久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85年毕业,当时以毕业作品《苹果熟了》惊动画坛,并参加全国美展和纽约的“中国当代油画展”。与当时罗中立的《父亲》一样令人瞩目,被称为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经典。1988年,他在获得硕士学位后选择留在母校执教,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1993年,庞茂琨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也是当时川美最年轻的副教授。
有人甚至认为,川美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相当于民国时期的黄埔军校,那么油画系主任,绝对是校领导倚重的顶梁柱。只是庞茂琨向来低调,他身后几乎看不到世俗的光环。
自然,在校内庞茂琨是广受学生拥戴的,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描绘优雅、充满古典情怀的艺术家,而且更是一位有取舍地借鉴艺术的历史,将对传统的体验转变为现实的体验的艺术家。上世纪80年代初,他对古典主义绘画相当着迷,这种思潮也与当时中国的伤痕文学相融合,与思想解放运动相呼应。他的作品如《苹果熟了》、《扬》、《捻》等,倾向于古典主义的庄严、典雅,但略带哲学意味。凭借精湛、细腻、唯美的油画技法,他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独具魅力的“庞氏”风貌。与人们习惯的古典主义与英雄主义不同,观察生活本质的锋芒总是隐藏在庞茂琨笔下的日常生活场景之中。比如他尝试将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与自己对大自然近乎宗教似的崇拜之情融于作品之中,由此激荡观众对纯粹的、淡泊的,甚至含有浓厚宗教情怀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但是,他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继续经营已经获得的名声与成就,也没有以此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经济启动之后,中国社会很快出现感情与价值观的动荡之时,他再也不能甘之如饴地躲在画室里琢磨技法了,大约在1991年至1994年这几年里,他开始痛苦地与自己告别,放弃简单化、标签化、空泛化的理想主义,将观察的视线收回室内,移向周遭生活,以表现日常生活中女性的寻常状态为自己的靶子,并以此验证艺术本质之无处不在。由此,他曾经为之痴迷的细节、光影、完整性以及优美逐渐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直接、局部和一种诗化的朦胧。
是的,突破自己,背叛自己,粉碎自己,在风起云涌的90年代初,也是一拨有自觉革命意识的画家的集体行动,冲动与追求成了他们的无意识。庞茂琨也在绘画的阅读中感到费力,层层障碍由此而生,表达更丰富的情怀,关注民生的现实,总觉得过去的那些作品无法承当。他开始否定过去一系列极其美丽的绘画作品,尽管在他的新作中仍有不可思议或自相矛盾的地方,也尽管他的市场从来不成问题,但他还是试图在作品中表达新的观念。
美术评论家俞可认为:上个世纪,中国人对传统的欧洲绘画的认识,基本上还是建立在还原真实的基础上,多数人并不了解,我们看到的那些古典绘画,真正表现的是隐藏在真实描绘之后的主观臆造的抽象。
庞茂琨看清楚了这一点,背叛成了他的唯一选择。
与现代化的荒诞“邂逅”在某个街角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庞茂琨的新作吧。进入新世纪后,他创作的“巧合系列”、“蜕变系列”、“邂逅系列”等作品清晰地表明了画家与当下社会,与真实个体直接联系的决心。这是一种极端的描绘方式,是需要勇气与敏锐度的。他通过作品产生视觉上的不愉快,来改变人们对他的熟知,并使观者面对陌生的图像而产生联想。
人物造型上,庞茂琨令人诧异地利用杂技演员、摔跤运动页的表演来作为描绘对象。这些有违人体自然状态的极端造型,也是彻头彻尾的人对人自身的施暴或扭曲。某种意义上看,也反映出在这个无处不在的娱乐化时代,身体文化的异常本质。如果说艺术家反叛性地同过去的唯美形式决裂,而采用了这截然对立的表现方式,来消解传统图像中的习惯元素,那么这些超乎异常的人体姿态,使图像本身暗喻出的语言形式,不再具有实用主义的企图,从此也断裂了我们对绘画语言习惯性的解读。
由此看来,庞茂琨颇为极端的造型,用人工代替了自然,暴力代替了和谐,荒诞代替了唯美来改变习以为常的古典造型认识,增强作品所能传递出的主观意愿,与观者互动来体验这并非人道的、苦行的身体思考,促成人们的观看方式的转变。
诚如艺术评论家鲁虹所言:在看到庞茂琨新近创作的《COSPLAY》系列之前,还没见过类似现象,所以也不知道画中的小女孩、小男孩究竟在干什么。经介绍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小女孩、小男孩常常会以某个网络、游戏、漫画中的虚拟形象为蓝本,然后去扮演、且堂而皇之地进入现实之中。可能我们平时很多人看到这些现象后,会无所谓,认为只是小孩子们在猎奇、好玩、游戏、出风头罢了。但更深层原因是:由于深受西方网络文化、卡通文化、消费文化的影响,这些小女孩、小男孩的价值观也好,生活方式也好,已经与传统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断裂,虽然他们整天都泡在糖水之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先前已有的物质快感早已消失,加上他们有的人基本丧失了人生理想,进入了无聊的状态。所以,转而模仿国外青少年,希望通过扮演理想偶像的方式进入虚拟世界,以获得一种超越的快感。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出大问题了,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才是。
“神话”产生并非一个“巧合”
庞茂琨新作的另一特征就是,他把对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反映,作为他作品的内容,这也是艺术家在“当代绘画究竟表现什么”这个问题上的自我挑战。长期以来,中国具象绘画多在旧的意识形态、风土人情、革命浪漫主义中徘徊,很少艺术家把当下社会中的尖锐问题作为自己的创作思考的题材,这就导致了这类型的画家,一直寄生在体制和对欧洲传统文化想象的情景中不能自拔,从而远离中国艺术需求的本质。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艺术一定要在通俗、时尚元素中才能获得可能性,但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文化背景中,这些文化元素正好可以作为一种对立面来引发我们对主流价值观的反思。由此看来,一个代表文化符号的消费社会中身份各异的人们对商品的膜拜,无伤大雅地反抗现存的体制的怪异情绪,一群莫名其妙的宠物,正是艺术家移植现场的荒诞剧。艺术家显然想从社会学的角度,来重建作品与观众之间关系,串联起受众对现成物品和场景中人物形象的关注。这样的演绎既构成了对传统绘画叙事情节的反对,与此同时,也衍生出我们对绘画内容如何反映当下文化提供了新的文本。
比如在《邂逅系列》、《蛻变系列》及《巧合系列》中,画面中看似没有关联的人、动物、商品、舞台与一系列无关的表演、情绪、行为、状态等等都被置换于同一场景中,使它们因为置换而形成了新的景观:其一,这种景观不再作为孤立的事物和局部的现象存在,而是组成一连串具备上下文关系,或者产生一系列问题意义的合力。其二,由于这种景观不再关照相邻事物的正常逻辑,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景观自身在视觉与空间中的“和谐”,而是在一个不断发展的,宏观的,由各种人造事物与自然事物组成的系统中形成的强大张力。那么,置换景观的价值就远远超越了作品自身的阐释,不仅强固了历史意义与场所精神,而且由更深层次的思考带来置换的价值。置换正指向观念的重构。
据策展人介绍,展览标题中的“神话”一词,乃是对罗兰·巴特的借用,其与人们既往对“神话”一词的理解并不相同,而是特指在消费社会中,被商业价值观扭曲了的现象。于是,庞茂琨不仅挑战了自己,也超越了自己,进而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庞茂琨。也正如俞可所言:“他不但在文化命题上要对应空间、时间的置换,还要针对上海美术馆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前沿位置,来做出合适的艺术表达。”
是的,上海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具典型意义和分析价值的城市,也是蜕变最突如其来、最没有规律可循、最具戏剧性的城市。画面中一切不可思议的造型与组合,以及斑驳的色彩,在上海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找到最“原生态”的模特。这也许是中国城市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吧,也是艺术家最值得花心血演绎神话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