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面孔的谜

2010-05-30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10年37期
关键词:沙特阿拉伯巴特艺术家

王悦阳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或许,在自己最爱的人的脸上,有时也会有找不到的答案。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热门的外国场馆或许就是沙特阿拉伯馆了。参观者们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伍,就为了一睹360度环幕电影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亲身领略当代沙特阿拉伯的神秘、多元而精彩的世界。

热门之余,人们对于当代沙特阿拉伯文化更产生了向往。为此,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与世博会沙特阿拉伯馆共同推出的“纳巴特:存在的感觉——沙特阿拉伯当代艺术展”于2010年9月11日起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23位艺术家的130余件作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沙特阿拉伯的文化和艺术。据悉,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们均来自阿拉伯地区,并且具有深厚的沙特阿拉伯文化背景。艺术家们将装置、绘画、雕塑、动画、影像、摄影、书法、音乐和诗歌以自发抑或即兴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聚焦于21世纪人类在文化和艺术领域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如何对待不断涌入的外来文化以及重构自身的本土文化。

此次展览是沙特阿拉伯当代艺术在亚洲范围内最具规模的一次亮相。亚洲及全世界的观众将得以从多种角度来欣赏和审视沙特阿拉伯的当代艺术。藉由当代艺术引人入胜的美学诠释,进一步阐释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何谓“纳巴特”?

此次展览的主题“纳巴特”的意思为“起源于”,它是一个具有多重性释义的词语,来自于纳巴提诗歌。纳巴提诗歌自16世纪以来不断地被沙特阿拉伯人们阅读及咏叹。它将诗歌从形式的拘泥和限制中解放出来,通俗易懂却不乏诗性。凭借这个语言结构,数个世纪以来,海湾地区的人们得以展现其创造性和原生性。作为他们自我表达的媒介,它不断地巩固着沙特美学,并且至今仍在当代社会主题的艺术探索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提供了他们在当今全球化社会中诠释自我的定位。

围绕本次世博会的核心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此次展览对人类自身和周围的事物进行了探索,通过本土文化代码解读城市生活的全球议题,促使对当代生活的意义进行再讨论。

从这层意义出发,“纳巴特”恰是指对阿拉伯半岛的创造性的感觉,但是它可象征着人们彼此之间共通存在的感觉,因为每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均参与并生活在许多不同类的文化之中。作为社会群体的成员,人们创造了定义思考与交流方式的价值体系,同时又将道德价值赋予到自己的行为上,再用艺术表达着情感。人类本身就是天生的艺术家和创造者。

多元艺术

据策展人LulwahAl-Homoud小姐介绍,现代艺术流派在沙特阿拉伯建立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久。早期现代视觉艺术的起源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而大多数早期作品的主题则是关于当地的沙特阿拉伯传统。继这些榜样之后,逐渐产生了一代代新的艺术家,科技和通讯也加速了沙特阿拉伯艺术的发展。

与视觉艺术姗姗来迟不同的是,千年以前,阿拉伯半岛的人们已经以另一种探索日常生活的方式展现了其在诗歌方面的创造性。因此,纳巴提诗歌成了理解沙特阿拉伯艺术最好的载体。它不仅建立了文字意象,更记录了历史的发展。

“纳巴提诗歌同时也是追溯阿拉伯半岛居民社会、政治结构的证明和手段。当口头传统占据领导地位时,诗歌并非仅少数精英可创作的作品,而是大家共享的交流方式,一种向所有人开放的形式。因此可以说,诗歌在阿拉伯世界的艺术中占据头等重要的位置。”LulwahAl-Homoud小姐特别强调这一点。因而,在本次展览中,诗歌占了很重要的地位,阿拉伯当代著名诗人阿卜杜勒·拉蒂夫·谢赫从艺术家们的视觉作品中寻找自身的表达灵感,同时,许多影像作品、书法作品又从其诗歌词汇中获取图像,再由音乐家配上乐曲,成为一种集合视觉、听觉于一体的全新艺术形式。

诗的自发特性与艺术作品的构造手段为观者创造了一种新的体验。“如果说诗歌仅限于书面隐喻和情感,而视觉艺术仅限于视觉表达理念,这种说法则未免太过肤浅了。”在LulwahAl-Homoud小姐看来,形式早已不再重要,本次展览中的艺术作品,无论思想、情感抑或精神,都已经原原本本地融合在所有艺术形式中,与观众分享,早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诗歌、绘画或是音乐之分。这种移情手法的运用也表明了沙特阿拉伯艺术是与众不同的:其创造性包含在语言中,并得以通过视觉艺术加以表现;这一切都是对当代阿拉伯文明在世界文明大环境下处境的真实表达。

最具代表性的恐怕就是由法赫德·哈嘉兰创作的绘画作品《风的对话》而引发灵感作成的诗歌了。

法赫德·哈嘉兰有一系列的绘画作品是关于风和大海的声音。而据此所作的诗歌则叫做《维》,它描绘了哈嘉兰三幅绘画作品中的不同颜色,每一种颜色代表了一个简短的故事。第一种颜色是红色,诗人将红色比喻成一个具有特殊特征的人——煞费苦心、敏捷而且非常具有支配性。而对淡雅的黄色,诗人则将之描述为害羞的性格。蓝色明快纯洁,绿色美丽纯粹,不禁让诗人想起了故乡。因此,最后一幅画被描述为所有这些颜色的集合。综合在一起,其实表现的正是诗人自己。

恰如“纳巴提”所代表的含义“从土地中撷水”一样,整个展览通过复兴传统体现当代沙特阿拉伯的文化。

影像魅力

除了精彩的绘画、书法作品,影像艺术也是本次展览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生代艺术家Jowhara Al-Saud是广泛活跃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艺术家。她一直热爱摄影,并质疑把摄影当作纪录片的说法,对她而言,摄影的功能更像是一种记忆的方式,拍照是瞬间动作,呈现出的就是不到一秒时间的即时状态,因此这更像是主观的视觉记忆。

有趣的是,她镜头中的肖像全都没有面孔,也没有姓名,但其思想和情绪的力量却能震撼人心。在本次展览中,她的作品“出线”深入沙特文化的隐私点,以一种暧昧的语言形式曝光了她的情感和私人生活。我们很难从这些没有面孔的肖像中看出他们的状态:是在微笑,哭泣,还是冥思苦想?但他们彼此相拥,姿态各异,从这些身体的形态,我们可以联想到私人生活中的某个瞬间。

这些悬挂在照片上方的画像似乎强调了个人的隐私,但令人觉得讽刺的是,艺术家通过这些无面孔的人物反映出的,是每个人的隐私瞬间。这不仅是阿拉伯文化中“重视个人隐私”的体现,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或许,在自己最爱的人的脸上,有时也会有找不到的答案。

另一位参展艺术家Reem Al-Faisal同样是在沙特阿拉伯最有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摄影先行者之一,身为阿拉伯王室成员的她曾在巴黎学习摄影,并自1994年以来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

她的黑白照片是追随神圣存在的迹象之后一个不断的旅程,光是其中的标志之一。她只使用黑色和白色,几乎从不使用其他色彩。她在作品中更多地突出一种光晕,使其作品具有某种宗教神秘主义精神。她以自己的艺术作品连接自然、文化和人民,并通过她的旅程寻找精神世界的表现的迹象。朝圣一直是她拍摄多年的主题,因为麦加是许多不同文化的中心点。值得一提的是,Reem Al-Faisa还曾多次到过中国,拍摄了不少精彩的照片,由衷地为中华文化的神秘、荣耀与美丽所痴迷。

“本展览允许艺术家以各种方式探索存在的感觉——不仅作为一个阿拉伯人,而且作为一个人类个体,无论性别、种族、宗教、文化或任何其他问题。纳巴特发挥着一面镜子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构面的互动所产生的不可思议的和谐结合而看穿我们自己。”正如Lulwah Al-Homoud小姐所说的那样,在这里,每一个艺术作品将形成一个空间——所谓的“纳巴特”现象,恰在于不同地域文化所产生的差异性,以及人类自身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价值,在大环境下的良性交流。

猜你喜欢

沙特阿拉伯巴特艺术家
沙特阿拉伯MO面包房&咖啡吧
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剑指美国页岩油产业?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巴特王国的故事 第四章 糟糕,假戏做歪了
沙特阿拉伯AL Masane VMS型多金属矿床的研究进展及认识
叶尼塞碑铭威巴特第九碑浅释
晨练的男人
巴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