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强硬当适可而止
2010-05-30谢奕秋
谢奕秋
北京最近几周外交重新转为强硬,如外长杨沽篪公开指责美国鼓动其他国家与中国作对,央视罕见播出解放军三大舰队南海发射导弹场面,外交部发言人姜瑜称中国反对欧盟追加制裁伊朗,等等。某种意义上。这是对美国在相应问题上步步进逼的回应。但与此同时,北京还握着一些缓和牌,如提议两岸协商撤导弹,以换取五角大楼重审对台军售问题。
美国貌似在黄海军演问题上做了妥协,但很快把强硬姿态摆到其它谈判桌上。希拉里·克林顿7月23日在越南河内警告称,南海涉及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不支持任何一方对有争议的岛屿享有主权”,而主张形成一个解决南海问题的“国际机制”。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8月1日放话称,美国的确已经制定好了攻打伊朗的计划,尽管不希望采用它。
此外,为对付朝鲜,美国扬言曝光与朝鲜合作的外国企业,默许韩国8月上旬在“天安号”沉没地点附近举行军演,并着力打造从东京、首尔到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多边同盟关系。而为了压迫伊朗,美国6月份追加制裁20多家伊朗银行企业,敦促日本紧跟欧盟加紧制裁伊朗,还要求中国不趁他国撤出之际抢占伊朗市场,否则将缩小中美对话规模。
尽管外交上不顺心,经济成就仍让北京顾盼自豪。央行副行长易纲说,中国实际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经济基数越来越大,增长率肯定会缓降。温家宝总理说,中国对于外国投资是开放的,没有歧视外国企业。然而,经济实力的增长不会自然变成中国的外交筹码。“中美共治”说破产了,着眼反经济衰退的“中德共治”也好不到哪里去。
说到底,中国在经济上高度依赖世界市场,外交上的强硬只能适可而止。
周边风云
印在中印边境地区挖隧道
据《纽约时报》报道,10年来,随着中国在中印边境中方一侧大举屯兵和修建民用基础设施,印方一侧的罗赫登格山口成为印度无力也不愿控制其辽阔崎岖的最外围地带的无言见证。如今,印度不再担心其在边境地区修建的基础设施会方便中国人长驱直入。它正迅速采取行动,修建和加固机场跑道及陆军前哨基地,修补道路,并修建一条从旁绕过罗赫登格山口的隧道。这个耗资3.2亿美元的项目的总工程师P·K·默哈金说,这条隧道在图纸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而这个项目则是1983年由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最先提出的。
伊朗总统车队遭炸弹袭击
据路透社报道,伊朗总统内贾德8月4日访问西部城市哈马丹期间。其车队遭到一枚自制炸弹袭击,总统本人没有受伤,但有随行人员受伤。内贾德随后按原计划在一体育场内发表经电视直播的演讲。他明显状态良好,并没有提及任何暗杀袭击。内贾德两天前曾在德黑兰举行的伊朗侨民会议上表示,他相信自己是以色列暗杀行动的目标。“愚蠢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已经雇人准备暗杀我。”目前,一名嫌犯已被逮捕。暂无组织或个人宣称对此袭击负责。
泄密案令美巴间嫌隙顿生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巴基斯坦官员对美国军方秘密文件被澳洲人阿桑奇创立4年的“维基揭秘”网站公之于众表示愤怒,并说美国将巴作为战争失利的替罪羊。泄露的文件说,巴间谍机构与塔利班沆瀣一气。一些巴外交官和情报官员否认文件的说法,并警告说这可能会对巴美关系造成破坏。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发言人说,这些外泄的文件有助于让全世界意识到阿政府一直在提的两个问题:巴基斯坦在煽动叛乱方面的作用。以及平民遇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