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GDP的“公共汽车”上
2010-05-30黄俊杰
黄俊杰
在世界GDP竞速赛上,中国无疑是“超车”高手——我们在2005年超过了英国,2008年超过了德国,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了日本,成为全世界GDP第二名。
不过,中国用来“超车”的,是一辆人挤人的公共汽车——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人均GDP才只赶上日本的1/10。GDP排到世界第二,并没让中国人膨胀,反而让中国人反省。事实上,除去GDP排名世界第二,中国还是有很多第二名——碳排量排第二,皇马球衣销量排第二,结核病耐药率排第二,税赋负担排第二,超级计算机性能排第二,人体器官移植数排第二……一个国家不能只谈GDP,就像一个人不能只谈钱。
贫富困惑与身份焦虑
有人在网上贴出他2010年2月份的工资条:基本工资1300元,扣除养老保险114元、社保198元、失业险18元、医保36元,加上迟到4次被扣900元,最后实发工资为4元。这4元堪称中国工薪族的魔幻现实主义。
有评论分析中国人收入现状,引用了两份报告——一是北京政协主席会议上的一份调研报告,北京一线职工收入水平现状是“增长缓慢,长期偏低”;二是广东2010年的“社会温度计”调查报告,居民认为广东当前存在的最重大社会问题排在第一名的是:工资涨得慢。
与薪水成为对比的是生活成本的增加——最近流行晒全国各地娶老婆成本,广州要128万、杭州要178.2万、上海要200.82万、北京要202.8万、深圳要208万。在晒工资和晒生活成本背后,充满了工薪阶层对生活的焦虑。
成年人在焦虑自己是社会名流、伪上流社会人士还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焦虑传递给下一代,成为“富二代”与“穷二代”的身份焦虑。“CCTV在‘六一儿童节期间,采访了中国各地的孩子,问他们‘六一的时候最想得到的礼物是什么?一个北京男孩儿要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一个西北的女孩儿羞怯地说,她想要一双白球鞋。”余华在《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一文中感慨,“现实的差距将同时代的中国人分裂到不同的时代里。”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也许解铃还须系铃人——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GDP增长是解决贫富分化的前提。“没有GDP就是穷人打架,大家要分一块很小的蛋糕。首先要有GDP,然后再解决好分配,两者缺一不可。但要有个轻重,不要看错了,以为公平是第一,公平第一的话,那就是‘穷平等。”
“穷爸爸”好还是“富爸爸”好
一个爸爸说贪财乃万恶之源,另一个爸爸说贫困是万恶之本;一个爸爸努力存钱,一个爸爸不断地投资;一个爸爸相信政府会关心并满足他的要求,一个爸爸信奉完全的经济自立;一个爸爸说顺梯子一步步往上爬,一个爸爸问:为什么不当梯子的主人?
罗伯特·清崎写的《穷爸爸,富爸爸》,描述了两种爸爸的不同。如果把我们经历的社会环境比作爸爸,这与中国30年的观念之变何其相似。祖国已是“富爸爸”,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富二代。关于国家,过去我们想的是,让“穷爸爸”变成“富爸爸”;现在我们想的是,让“富爸爸”继续当个好爸爸。
当中国的GDP成为世界第二,围观的外国媒体前来给中国“捧场”——《纽约时报》说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里程碑;《联合早报》说这是世界发展史的重要章节;《华尔街日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地位;《朝日新闻》说日本影响力开始黯淡;《金融时报》说世界将会适应一种新方式……但中国人对此态度冷静——“骄傲的GDP它噌噌地长啊,能给我换来几包尿不湿吗?”网络流行歌《郑钱花》这样唱道;中国还有1.5亿人未达到联合国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标准,这是商务部的表态;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国家的态度。
更多的中国学者开始思考“GDP的含金量”,或用GDPW(国内生产福利总值)取代GDP。毕竟,有的GDP我们是应该拒绝的——美国学者加尔布雷斯曾指出,发展中国家有3种可以选择的现代化,其中一种是象征性的现代化:营造设施一流的机场、发达的高速公路和大型工程项目,但不代表带来福利水平的提升。
指数中的中国
抵抗危机指数第一位
巴西圣保罗州工业联合会2009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占全球生产总值90%的43个国家之中,中国是全球“抵抗危机指数”最高的国家,美国排在第十九位,俄罗斯则排在最后。
除“抵抗危机指数”外,该机构还为上述国家的“竞争力指数”做了排名:美国仍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排在其后的是日本和挪威,中国和俄罗斯则分别排在第二十七位和第三十位。
税负痛苦指数第二位
在《福布斯》2009年公布的“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中国香港地区分列全球税负最轻地区的前三名。
全球税负最痛苦的国家是法国,中国内地排名第二位。
文化影响力指数第七位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中,依据2005年世界各国的各项指标数据,文化影响力指数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中国位居西班牙之后,排名第七位。
母亲境遇指数第十八位
国际慈善组织“救助儿童会”通过分析各国母亲和儿童的健康和福利状况,得出一份关于“母亲境遇指数”的报告。在《2010年世界母亲状况报告》中,“母亲境遇指数”排名前十名的国家依次是:挪威、澳大利亚、冰岛、瑞典、丹麦、新西兰、芬兰、荷兰、比利时和德国。在全球77个发展中国家中,中国排名第十八位。
幸福星球指数第二十位
美国“新经济基金”发布的2009年度《幸福星球报告》中,调查了143个国家和地区的幸福感,最终哥斯达黎加的“幸福星球指数”排名第一,美国排在第一百一十四位,幸福指数比伊拉克及伊朗都低,伊拉克排名第七十九位,伊朗排名第八十一位。
中国内地排名第二十位,中国香港则位列第八十四位。
步行速度指数第二十四位
美国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列文在《不同国家与地区生活节奏的比较》调查报告中指出:市民步行速度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这份报告得出的结论是:步行速度最快的10个国家依次是爱尔兰、荷兰、瑞士、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法国、肯尼亚和意大利。
中国香港排在第十四位,中国台湾排在第十八位,中国内地排在第二十四位。
死亡质量指数第三十七位
死亡质量指数是由新加坡连氏基金会与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共同完成的一项反映临终护理水平的排名。在这份囊括全球40个主要工业国家及发展中经济体的排行榜上,英国排名第一,能够提供最令人满意的临终关怀,澳大利亚排名第二,其次是新西兰和爱尔兰。
美国全球排名第九位,中国台湾在亚太地区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十四位,中国香港全球排名第二十位,中国内地排名第三十七位。报告指出:中国内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临终关怀在政策方面仍有待完善,此外,文化传统和获取麻醉剂的难易程度也使中国的临终关怀难以令人满意。
宜居城市指数第七十六位(北京)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旗下“经济学人智库”公布的2009年世界宜居城市榜单中,温哥华高居榜首,亚洲城市中日本大阪排名最高,位列第十三位。中国两岸三地中以香港排名最佳,位列第三十一位,台北排名第六十二位。中国内地进入百强的8个城市分别是:天津排名第七十二位,苏州排名第七十四位,北京排名第七十六位,深圳、上海和大连分别排名第八十三、八十四和八十五位,广州排名第八十九位,青岛排名第九十五位。
国民幸福指数第一百二十五位
2005年~2009年,“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在155个国家通过电话和入户等方式访问了数千人,获得了世界各地居民关于自身生活幸福程度的评价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丹麦、芬兰、挪威、瑞典4个北欧国家分列前4位。
中国与肯尼亚、加纳并列排在第一百二十五位。
(摘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