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塞撬开大市场
2010-05-30王玉琴
王玉琴
在南非世界杯大战期间,“呜呜祖拉”几乎吵翻了全世界,很多人抱怨巨大的“嗡嗡”声令人头昏脑涨,中国女孩儿赵玲却从中发现了商机,她专门卖阻隔噪音的耳塞,让游人在喧闹中得到一份宁静。没想到,这种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却让她发了财。
噪音之中找到商机
赵玲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安徽女孩儿,2008年夏天,在非洲经商的表姐回国探亲,赵玲便辞去工作,随她去了南非。经过考察,赵玲决定开一家服装专营店——“时尚达人”,从香港进货,专卖女士时装。
赵玲的小店装修设计十分讲究,店内做工精致的衣服鞋帽、手袋丝巾、饰品挂件,琳琅满目。赵玲经常送一些指甲油、口红、袖珍香水之类的小礼品给顾客,吸引了不少回头客,生意很好。
出人意料的是,不到半年,周边就先后冒出许多类似的店铺,因大部分客户被分流,赵玲的营业额直线下降。更令赵玲心烦的是,这附近还开了一家歌舞厅,非洲手鼓的声音震天响,吵得她心烦气躁,晚上更是难以入睡。
无奈,赵玲只好让朋友从国内寄了一副耳塞过来,戴上它,那隆隆的声音马上消失了。第二天外出办事,走在大街上耳边又传来各种各样的噪音,她只好再次取出防噪音耳塞戴上。
这时赵玲忽然想到:既然很多人都讨厌城市的噪音,那么,是不是可以向深受噪音污染的人们推销这种防噪音耳塞呢?这种耳塞隔音效果强,戴上它就会感到周围安静许多。更令她惊喜的是,她去了很多家商场,都没有找到这种功能的耳塞。商场卖的大都是听音乐用的,不仅防噪音功能差,而且价格不菲。原来自己手中的这种防噪音耳塞属于劳动安全防护产品,仅应用在一些噪音超过85分贝的工业领域。赵玲凭直觉感到,这里隐藏着商机。
5万副耳塞3个月便销售一空
2009年4月,赵玲从国内运来5万副防噪音耳塞,带着几名女孩儿,以上门推销的方式试图打开销路。
她先是发现一个不锈钢店发出的噪音很大,便跑过去找到老板,还没说两句话,那位中年老板就感叹:“你们中国人就是聪明,我还真需要这个东西,曾经让员工去外面找了很多次都没有买到。”那个老板一次性要了100副,足够他的8名员工用一年。卖出的数量虽然不算太多,却让赵玲受到了启发,像这种工业生产类的个体户,在城市街头到处可见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赵玲专门跑街边的不锈钢、花岗岩、铝合金、广告牌制作等会产生很大噪音的店铺,10天下来就卖出了6000多副。
约翰内斯堡一家中学正在建新楼房,老师们上课要借助麦克风学生才能听清楚。学校负责人找到赵玲问:“你这里有既可以免除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又不影响语言交流的耳塞吗?”赵玲给他推荐了一种子弹形的回力耳塞,这种耳塞不仅可以降低来自外界的高分贝噪音,而且丝毫不影响十几米以内的人进行语言交流,正适合学校老师讲课与学生听课。校方喜出望外,订了一大批货。
就这样,仅仅3个月时间,赵玲的5万副防噪耳塞就被销售一空,除去成本净赚50多万元人民币。她万万没有想到,卖耳塞比她过去开店的收入还要高。
“呜呜祖拉”克星大赚百万
2010年2月,为迎接南非世界杯的到来,赵玲一次性进了50万副防噪耳塞。如此“大手笔”,连厂家都吃了一惊。其实赵玲自有打算,南非的各种体育比赛和大型活动,参加者都喜欢用“呜呜祖拉”助兴。当地人能适应这种巨大的响声,但绝大多数外国人会感到头痛欲裂,而世界杯期间,这种“嗡嗡”声会持续将近一个月,肯定需要大批量的静音耳塞。
果然,这批货很快就引起一些商贩的关注。仅仅一个月时间,50万副防噪耳塞就被批发得所剩无几。但赵玲发现,她的代理客户几乎都是小老板,而真正有实力的大经销商对她的货根本不感兴趣。通过了解,一位南非老板道出了其中的奥秘,防噪耳塞的需求量大得惊人,但赵玲经营的这种耳塞品种太单调,而且包装也过于粗糙,很难卖高价赚到丰厚的利润。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赵玲马上飞往国内,在浙江和广东紧急组织货源。这些防噪音产品分为耳塞系列、耳罩系列、遮阳帽系列等,每个系列又有成百上千个不同规格、颜色和型号,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许多品种还非常时尚。这批货一到南非就受到大经销商的青睐,被配送到高级商场、大型超市及世界杯纪念品专卖店销售。
在此后的20多天里,南非的大街小巷都充斥着令人头痛的“嗡嗡”声,不过这种巨大的噪音,却让赵玲的静音耳塞供不应求。
到世界杯结束时,赵玲共卖出100多万副防噪耳塞,获利60多万美元。接着她又将目光转向了南非的工矿,她知道,当地有上百万矿工在噪音严重超标的环境里工作,他们需要大批的静音耳塞,对赵玲来说,那将是更大的市场。
(流星雨摘自《进出口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