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眼力见”这事儿
2010-05-30车耳
车耳
“眼力见”这个词人们时常挂在嘴边,它主要说一个人善于察言观色,为人殷勤,很有礼貌。比如说在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让妇孺先行,在别人家做客会主动帮厨,总之是让人感到舒服、受到尊敬的一种行为。
有些国人“眼力见”之差,使我发现“对不起”、“谢谢”这些我在西方国家生活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回国以后就被我咽回到肚子里,说得少了很多,因为机会少了很多,无论是在电梯间、火车上还是飞机上。
电梯间的观察
电梯间是许多现代城市人每天都要面对的公共场合,也是进行中外比较的一个好例子。很多国人习惯进电梯就按关门键,而电梯到了自己那层还没停稳,就去按开门键。每个人都是很急迫的样子,还按住不松手,连表面上矜持的妇女也不例外,好像不按键那电梯门就不会自动开关似的。其实电梯开门和关门的时间都是由程序设计好的,并不会因为你多按了几下键门就会开关得快些。然而,我们许多在其他方面浪费了大量时间的同胞就是看不到这一点。
西方人就不这样,他们进电梯后按下自己所去楼层的钮,然后静静等在那里,让电梯自己关门。除非确认后面没有乘客,而电梯又出了毛病,迟迟不关门,他们才会按下关门的按钮。开门也是这样,到了所去的楼层,他们依然会安静地站在那里,你几乎看不到他们把手放在开门按钮上。
讲究礼仪的法国人进电梯后,会看一下身后是否有人跟进,听到走近的脚步声,他会按住开门键等人,与人同乘。而有些国人即使听到后来人跑步跟进,甚至听到大呼小叫的声音也会按下关门键,抛下别人自己先行。
许多同胞进电梯后,关门时手基本上不离按钮,恨不得马上把门关上。如果有人在他之前下电梯,腿刚迈出电梯,他就按下关门键,我就差点被夹到过。还有更夸张的,一次竟见到怀抱婴儿的母亲让小孩按键玩。法国人就不会这样,我几次在电梯间遇到法国妇女严词呵斥孩子不能乱按按钮,即使孩子大声哭闹也不让步。
所以,尽管是同一个品牌的电梯,我们国家的维护费用就高,而电梯寿命却短,我想这和国人的使用方式有很大关系。有的电梯间甚至贴出“请不要反复按开关键”的字样,仍然无济于事。
火车上的感受
在对号入座的火车上,虽然不会出现在公共汽车上经常会发生的不让座的事,但国人的“眼力见”还是很成问题。
即使在费用较高的动车组,我邻座的男士也是经常叉开双腿,把半个腿搭到我的座位上,而自己浑然不觉。还有的随手把所带的皮包放在自己靠窗座位的边上,占了他自己座位的空间,坐下的时候,自然三分之一的屁股就坐在别人的位置上了。
碰到这样的人,我只好客气地建议:“如果你能把皮包放在头顶的行李架上,就不至于占我的位置了。”我碰到的人大部分都能从善如流。不过,假如我怕引起争执而委曲求全不提醒的话,他就会一直如此,并不认为侵占别人的位置是一件不礼貌的事,他甚至看不到这些。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许多男士不仅入侵别人的位置,还会长时间用他的腿贴着我的腿。而我对同性间的亲密接触从来就很反感,所以得常常冒着遭遇白眼的风险提醒邻座,把他的腿收回去。
如果在西方,这种情况下人们会竭力避免身体接触,除非碰上了同性恋。个头相对矮小的法国人会缩腿缩身子,大家闺秀般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不会和邻座的陌生人进行这种物理接触的尝试。在美国,物理接触甚至可能是判罪的标准。如果动手打架,你承认和对方有这种物理接触,法官就可以给你定罪。
飞机上的经历
飞机上的物理接触也很常见,如果长途飞行又碰上没“眼力见”的人,那真是很不舒服,告诫会让人下不来台,不告诫则自己难过。所以我一般选择过道边的位置,至少自己的身体有一半不至于莫名其妙地被陌生人持久地贴着。
飞机上待的时间一长,闲着无聊就有机会观察各种细节。有一次在回北京的飞机上,当广播提醒大家把音乐关闭、耳机收回后,我就把耳机拔下来,把长长的线一圈圈绕好,放到原包装的塑料袋里,准备在空姐过来时交给她。我看了看周围旅客的动作,他们都是把耳机一拔然后就胡乱塞到前面的口袋里,而和我一样把线整理好再放回塑料袋中的,只有旁边的一个西方人。
飞机上的故事挺多。从登机、下机和配合机组人员这些小事上,都可以看出人的素质和教养。平心而论,西方的机场并非很有效率,但是他们登机的时间绝对比我们短,因为他们摆放行李时会避免妨碍后面的乘客。
国人进入机舱后会马上站在通道上摆放行李,因此后面的人没法前行。而大部分西方人摆放行李时看到人多就会让开通道,尽量站在前后排的中间以便后面的人通过。他们甚至会抱着自己的包先坐下,等乘客安顿下来后再重新站起来放自己的物品。所以,同样数量的乘客,在国内登机时间就长一些,为此造成的晚点也比后者多。但是下机正好相反,我们则快得很,飞机甚至还没停稳,就会起立,然后就是一片开启行李柜门的声音,通道马上被堵死。接下来,这些久站不累的乘客就像瞪羚般集体注视前方,盼望着比别人先下机。
而国内航空公司的乘务员,飞行时很忙碌的她们这时候都躲到工作间里去了,因为即便乘客有事她们也挤不过去。所以对于她们来说,飞机一旦停稳就是她们工作的结束。外国航空公司的乘务员则不是这样,她们会一直工作到所有乘客下了飞机为止。如果有人提前站起,她们会极力阻止,通知大家得让头等舱和商务舱的旅客先走,所以打开舱门让大家下飞机还有很长的等候时间。
公共场所中的行为反映着国民素质,现代社会中的“眼力见”是进步的一个标志。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这个国家衣食足到了自己消费不了还要远销国外的地步,物质文明在全球称得上是大哥级的,让人称赞。但只有当礼貌和修养,也就是俗称的“眼力见”这种事不再是小弟级的水平时,我们这个民族才能让世界信服。
(刘 畅摘自《世界知识》2010年第15期,王 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