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胜的“地图”
2010-05-30蒋平
读者 2010年19期
蒋平
2009年10月2日,第31届奥运会申办城市正进行激烈的角逐。在进行最后陈述的关键时刻,里约热内卢申奥主席努兹曼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们展示了一张特殊的“地图”。
在这张“地图”上,欧洲版图标有30个圆点,亚洲版图有5个圆点,大洋洲有2个圆点,北美洲有12个圆点——包括美国的8个圆点。南美洲呢?没有。对于这些圆点,努兹曼这样解释:“这些圆点象征着举办过奥运会的地点,如果这次里约热内卢获胜,就意味着奥运大家庭又将消灭一个盲区,南美洲也将因举办奥运会而变得更加完整,请给这个新大洲打开一扇门吧!我们已经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这张“地图”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在贴近奥运会求新求变理念的同时,也直指了另外三座城市的要害:芝加哥、东京和马德里都曾举办过奥运会,有的还举办过多次。无形中,评委们投票的手开始向里约热内卢倾斜。
竞争优势的形成,往往源自对手的薄弱环节。一张“地图”,给了1.9亿巴西人乃至整个南美洲人一份最好的礼物!
(付敏摘自《今日文摘》201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