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长江新闻生涯的最后两年

2010-05-29朱悦华

中国记者 2010年2期
关键词:范长江李庄社论

□ 朱悦华

1949年,刚进城的《人民日报》和全国人民一样沉浸在胜利喜悦中。今天重温当时报纸,仍被那种率真、热情洋溢的喜悦所感染。1950年1月至1952年6月,范长江在人民日报社社长的位置上度过了他新闻生涯的最后两年。

上任甫始推动改革

1950年,范长江41岁。此时,他已不仅是写出震撼全国的《中国的西北角》的名记者了,还有了在国统区和解放区十几年创办报纸、通讯社的新闻实践,也曾作为新华社负责人跟随毛主席在炮火中转战陕北,距他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不到一年。无论从政治阅历、领导经验还是新闻实践来看,他都是《人民日报》合适的领导人。

进城后的《人民日报》面临两个重要转折:一个是从区域性党报到全国性党报的转变,一个是从农村土地运动到城市经济建设的转变。

上任伊始,范长江大力推进各项改革,短短两年,《人民日报》迅速成为中国第一大报,并在全国和世界上产生重要影响。

为党报建章立制

查阅档案,1950年上半年可以说是《人民日报》的建章立制年,《人民日报》此后实行的一系列制度许多是那个时期确定的。

1949年12月前,《人民日报》编辑部164人,编采分开,力量分散。范长江到任后,采取编、采、通合一,集中优势,专业化分工。他带头同中央领导机关建立密切联系,要求大家做到“耳目灵通”“目光四射”。规定记者每人每月要写新闻5篇、通讯1篇,提出记者应当透过广大人民的生活来体现党的政策。提出在各省市设记者站、发行站,形成记者网、发行网,广泛组织读者会、读报组。要求驻地记者1个月或2个月回总社一次,3个月做一次全面总结。年中,报社通讯员由年初数百人发展到4900多人,分布于全国各地。

编委会还提出,工资待遇应考虑按工作成绩发放,实行物质奖励,鼓励大家充分发挥创造性。

强化言论工作

1949年下半年至1950年2月,《人民日报》很少有本报社论。上任第10天,范长江即向中央提出组织言论委员会,约请名人专家、领导干部为报纸撰写评论并形成工作习惯。每月都有上报中央的评论计划。1950年2月6日社论《学会管理企业》,作者李立三,时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3月10日社论《为什么要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作者陈云,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3月20日社论《税收在国家工作中的作用》,作者薄一波,时任财政部部长、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随即号召各级党委负责同志向他们学习,“经常自己动手在报纸上写这种能够透彻解决问题的社论。”

范长江还要求编委会成员带头撰写言论,他自己一次曾撰写和组织过8篇评论。凡重要社论,均由中央负责同志审阅,并告新华社全文广播,受到国内媒体广泛关注,仅1951年一年内,《人民日报》就发表200多篇社论和各种短评。社论直接传达了党中央声音,在群众中影响很大。1950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如何调整公私工商业关系》,广东省财委不等上级指示马上根据《人民日报》社论布置工作。1953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共中央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杜润生起草的社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何在》,汇成《农村工作指南》一书,毛泽东亲自推荐。不久,《人民日报》记者李庄到山东泰安调研,“当地同志几乎每餐都在谈论‘指南’”,并希望:“这样的文章不必多,每年春前秋后有两篇就解决问题了。”

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

1950年2月17日,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在京津新闻工作会议上指出:“经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使我们呼吸到新鲜空气。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一种引导党与政府工作前进的动力。”按今天的理解,这就是重视新闻监督的思想。

4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刊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此前,《人民日报》已加大批评报道分量,几乎各版都设立了批评报道专栏。有“信箱”“黑榜”“党的生活”“人民园地”等。“红榜”与“黑榜”比肩而立,颇引人注目。“党的生活”专栏见报率较高,成为批评报道主要阵地,很快被各地党报效仿。《人民日报》也转载各地党报上有全国意义的批评稿件,形成生动的互动局面,推动实际工作。

这一阶段,《人民日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主要是先刊登群众来信曝光问题,再刊登地方有关领导部门的反馈与检讨,有批评、有结果。1950年3月24日《人民园地》刊登北京市公安总队一团政治部王福山来信,批评北京市电话三分局由于疏忽给客户漏开两部电话正副机,直到客户找上门来才发现。4月16日,《人民园地》对此事做出回应,刊登北京电信局《欢迎批评 改进工作》的自我检讨,对此事进行了深刻检讨“说明领导工作作风中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并表示“对王福山同志的批评,我们是衷心地感激!”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态度是平和、理性、建设性的,这是社会风气在报纸上的体现。

重视培养人才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战争。这个消息让在总编室工作的李庄也感到“突然”。李庄三赴朝鲜战场。临行前,范长江对李庄说:当记者,要尽量“前伸”,千方百计取得第一手资料。他还说,稿子不嫌多,越快越好,你的稿子我来处理,随到随发。有一次,范长江看李庄从朝鲜前线写来的《复仇的火焰》,时间已是凌晨,遂问秘书报纸是否已经开印,听说快要开印,长江说让工厂等一等,一版要换稿。长江还给前线记者李庄写信说:“朝鲜战争的报道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我们对你更寄予极大的希望。目前,迫切需要对朝鲜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形势和中心问题作全面的但是突出的生动的报道……我们等待着发布你的新作品到全国与全世界人民中去。”后来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李庄深情回忆到:他的诺言全部兑现了,稿件处理很及时,都安排在醒目位置。1951年4月11日一版“朝鲜通讯”发表特约记者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范长江在编辑部大力提倡争做名记者,多次强调,一个报纸办得好不好,能不能吸引读者,关键在于要有好的评论,好的新闻和好的通讯,要培养出一批国内外读者都很熟悉的名记者。相当长时间,本报记者稿件尤其消息只有电头没有署名,范长江主张见报的消息和通讯,都要署上记者的名字。他说“我们就要培养无产阶级的名记者。”

为办中国第一大报而努力

经过上下艰苦努力,《人民日报》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肯定。1950年3月下旬,范长江传达刘少奇同志的看法,说《人民日报》有点看头了,有生气了,发表了一些能解决问题的文章,这样的报纸才是有生命的。刘少奇还说,真正办全国性报纸的条件已经成熟。7月22日,范长江在编委会上说,上半年工作可否用一句话概括:由华北局机关报到中央党报,开始有了显著变化。1951年4月间,范长江和同事谈到,最近中宣部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认为现在《人民日报》从内容质量和发行数量上看已是中国第一大报了。

这一切正发生在范长江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期间。从1950年3月1日起,《人民日报》实行“邮发合一”,打开全国发行局面,以每月1万份左右的速度增长。到1950年12月底,《人民日报》发行量达到18.3万份,1951年9月达到近30万份,1952年上升到48万多份。

真正的记者是属于历史的

从1936年写《中国的西北角》到1952年写《川底村的农业合作社》,10多年来,中国已经天翻地覆,范长江更多精力放在领导新闻工作上,但他内心深处仍时时翻动着记者情怀。他说:“一个记者心中,新闻时机最重要。哪里将爆发新闻,就应当向哪里奔去!”抗美援朝爆发后,有一天,范长江满腔热情到中南海向中央报名,要参加志愿军,上前线去。后来他对同事说,这一下挨了批评,中央领导说:你的战斗岗位就在《人民日报》,这任务比上前线艰苦得多。这个深藏在人民日报社老报人心里、被许多后人反复体味、很能体现长江个人魅力的细节,说明范长江在担任多年领导干部之后,骨子里仍保留着难能可贵的记者情结和敏锐的新闻嗅觉,也说明《人民日报》取得了不小成绩。

1951年4月,围绕是否通过农业互助组织将农民引导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问题,党内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以刘少奇为代表,认为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下,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来取代农业私有制和家庭经营是错误的;另一种意见以毛泽东为代表,认为依靠农业合作社统一经营也可以形成新的生产力并取代农民的家庭经营。同年9月,中央批转《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该决议既体现了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将农业生产互助组织作为中国农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又提出要注意保护农民从事家庭生产经营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发展农业互助合作的高级形式—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定要视条件是否成熟而定。范长江敏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放下一社之长的繁重,亲赴山西省平顺县川底村调研两个月,写出1万多字调查报告《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连载于1952年3月21日至22日的《人民日报》。今天,互助组、合作社已成历史陈迹,范长江却忠实地为我们留下一页宝贵历史资料,也是他最后一篇新闻作品。

“手无寸铁兵百万,力举千钧纸一张。”是范长江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所写的诗句,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今天,长江同志对党报所作的开创性贡献和他的新闻思想,仍是我们衡量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深深怀念我们的老社长范长江同志。

猜你喜欢

范长江李庄社论
新民周刊首届青少年社论大赛获奖名单
唤起我沉思的一本书
——读岳南的《那时的先生1940-1946 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
《李庄·印象》
——李庄古镇代表性应用图案作品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史语所李庄时期事迹史料之一
走李庄
范长江生平纪念展在渝启幕
内江市东兴区:挖掘“范长江家风”故事
范长江“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