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供电企业标准化建设要分三步走

2010-05-26刘俊海

河南电力 2010年10期
关键词:供电所标准化供电

_刘俊海 _王 欣

2010年是省公司“标准化管理年”,县级供电企业作为服务“三农”的前沿,正在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这是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新”战略,提升农电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县级供电企业标准化建设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把握内涵 积极“建标”

标准化不是一句口号,它要求现代农电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标准化体系是县级供电企业切实提高管理水平的支撑平台,建立、完善标准化体系是标准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建标”,就是全面建立一套省公司、县供电企业和供电所三级标准体系,符合农电发展实际、覆盖农电各项管理工作,做到制度齐全、职责清晰、管理规范、资料完整、数据准确、流程优化。“建标”要以农电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细化岗位职责,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实现管理“四化”目标,即考核工作指标化、基础工作制度化、业务工作流程化、现场作业标准化。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实现精益管理。

第二步:精心组织 深入“贯标”

推进标准化建设,关键在于抓好标准的落实,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标准化理念深入人心。深入“贯标”既要坚持“自上而下”,还要坚持“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就是省公司“自上而下”强势推动,建立健全标准化建设考评体系,并将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统一纳入农电管理考核体系和对各市公司农电工作评价体系,实现对各项农电标准化建设专项工作的有效管控。

县级供电企业自身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县级供电企业要积极做好农电标准化建设的组织部署、贯彻落实和检查督导工作。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考核和管理办法,落实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编制计划,明确进度。县级供电企业要统筹农电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编制合理的工作计划,明确阶段性目标,细化各项措施,掌握工作进度,积极组织实施。

三是加强培训,确保全员参与。标准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县级供电企业要组织多层次的培训,让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对标准化建设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引导员工全员参与,主动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各项流程、标准更加贴近实际。

“自下而上”,即县级供电企业要结合一线员工岗位工作实际,梳理工作流程,编制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将工作步骤、工作方法、技术指标、标准依据等都罗列清楚,让每位员工都明白什么时间干什么工作,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事事有章可循。

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最终达到“标准化”,达到“一件事100个人做,结果都是一样的;一个人做一件事100次,结果都是一样的”效果。

第三步:突出成效 全面“对标”

一是开展供电所专业化建设。依照国家电网公司推荐的设置模式,因地制宜,在供电所组建专业化班组,实现营配分离、高低压分离、抄核收分离。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基础资料管理,以适应专业化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二是开展农网标准化建设。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输变电设施“两清理”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细化设备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责任,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保证农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实施现场标准化作业。全面启动农电现场标准化作业工作,推广农电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规范现场作业行为,增强员工对作业风险的辨识和控制能力,确保作业安全,提高作业质量。

四是突出标准化文化建设。标准化建设,重点是管理,首先是人的问题。要突出以人为本,落实岗位责任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整体目标,分解落实指标。在安全、生产、营销、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监督、检查、落实、考核的全方位闭环管理体系及工作流程。更重要的是,要坚持“让标准成为执行依据,固化为自觉习惯,转变为工作理念,提升为企业文化”的思路,营造标准化建设的氛围。

从企业文化的层面去推动标准化建设,将标准化理念内化于心,逐渐将标准化理念积淀为企业文化,让标准在企业最小的单元扎根。基层广大员工从被动应付标准,变“要我标准”为“我要标准”,最终树立“一切工作都要按标准执行”的行为准则,从而使农电管理水平、农电员工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发生可喜变化。

总之,农电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只有突出重点、文化先行、精心组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才能切实提升员工精气神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供电所标准化供电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超高层建筑供电分析
标准化简述
战洪魔保供电
红军与供电人的故事
山西直供电折戟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的解决对策
供电所优质服务技术
降低供电所线损的方法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