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0-05-24杨彦玲朱文侠陈雅慧陈美霓
杨彦玲,朱文侠,陈雅慧,陈美霓
(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主要由肾脏分泌的糖蛋白,主要作用是调节血液中红细胞的生成。目前发现,在正常人脑和缺血脑组织中都有 Epo及其受体(Epo receptor,Epo-R)表达[1,2],但 Epo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为此,本实验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外源性Epo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Epo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健康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清洁级,体重(300±20)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重组人Epo注射液由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NO试剂盒、SOD活性检测试剂盒及MDA水平检测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其他常规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
1.2.1 模型制备 4%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麻醉后,颈部正中切口,分离两侧颈总动脉,用无创动脉夹夹闭两侧颈总动脉30min(动物出现呼吸加快,肢体痉挛,在19 s~1 min内出现昏迷),松开动脉夹后即再灌注,动物分别在5~10min苏醒,再灌注24h。
1.2.2 动物分组 3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Epo组及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nimodipine,Nim)4组(n=8):假手术组,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缝合,其余大鼠均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4h。假手术组、脑缺血组于再灌注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Epo组于再灌注前腹腔注射3000U/kg Epo,阳性对照组再灌注前腹腔注射0.5 mg/kg Nim。缝合皮肤回笼饲养。
1.2.3 血清NO的测定 再灌注24h后麻醉大鼠,摘除眼球取血 1.5 ml,4℃ 4000r/min离心 10min,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待测血清NO水平。
1.2.4 海马区脑组织取材 开胸暴露心脏经左心室主动脉插管,快速灌注4℃生理盐水,迅速打开颅腔,断头取脑,取左右侧海马区脑组织-80℃冰箱冻存,待检测生化指标及脑组织含水量。
1.2.5 海马区脑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检测 称重右侧脑组织,用JY92-II型超声细胞粉碎机使细胞破碎,400A,每次5 s,间隔10s反复3~5次,制成10%的脑组织匀浆(冰浴匀浆)。0℃4000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海马区脑组织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
1.2.6 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取大鼠左侧海马区脑组织,经电子分析天平(分度值0.1 mg)精确称量,120℃恒温干燥箱烘烤48 h至恒重,称干重,计算含水量。含水量%=(湿重-干重)/湿重×100%。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血清NO的变化
假手术组大鼠血清NO水平为(1.89±0.39)μmol/L,缺血/再灌注后NO水平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缺血/再灌注后有大量NO的产生。Epo组大鼠血清NO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对照Nim组大鼠血清NO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1)。说明 Epo可以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NO的水平。
2.2 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的变化
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为(23.3±5.4)nmol/mg pro,缺血/再灌注后MDA水平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EPO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对照Nim组大鼠脑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1)。提示Epo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脂质过氧化,使MDA含量下降。
2.3 脑组织匀浆中SOD活性的变化
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SOD含量为(30.1±6.36)U/mg pro,缺血/再灌注后SOD水平显著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Epo组大鼠脑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显著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对照Nim组大鼠脑组织匀浆SOD含量显著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1)。提示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po可以升高SOD活性,说明Epo具有抗氧化损伤的能力,保护神经细胞的完整性。
Tab.1 Effect of Epo on the content of NO andMDA,SOD activities and the cerebral water content in the medium of neural cells injur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n=8)
Tab.1 Effect of Epo on the content of NO andMDA,SOD activities and the cerebral water content in the medium of neural cells injured by ischemia/reperfusion(,n=8)
**P<0.01 vs sham-operated;#P<0.05,##P<0.01 vs I/R
Group NO(μmol/L) MDA(nmol/mg pro) SOD(U/mg pro) Water(%)Sham-operated 1.89±0.39 23.3±5.4 30.1±6.36 77.8±3.2 I/R 7.20±1.74** 44.8±4.7** 15.3±3.11** 85.4±3.3**Epo 3.73±0.92## 35.2±5.5## 23.8±1.89## 82.1±3.0#Nim 3.18±0.84## 31.3±8.6## 25.4±4.03## 81.4±3.1#
2.4 脑组织含水量
正常脑组织含水量77.8%±3.2%,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Epo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对照Nim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表明Epo能显著减轻脑组织的水肿。
3 讨论
近年来研究证实,正常脑组织和缺血脑组织中都有Epo及其受体表达上调,并且发现Epo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减少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3]。
本实验用NO浓度代表自由基的生成量,用MDA反应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程度,用SOD反应机体组织抵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结果显示脑缺血/再灌注组NO浓度显著增高,反映了脑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的产生明显增加,腹腔注射Epo后,NO浓度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说明Epo减少自由基的生成。针对SOD活性和MDA浓度的统计分析同样说明Epo的使用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程度,可以提高机体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本研究中,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Epo组脑组织含水量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下降,说明Epo的应用能显著减少缺血区脑水肿的发生。
Epo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神经保护机制比较复杂,可能包括: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作用,激活神经元内的抗氧化酶,抑制细胞凋亡,抑制NO的合成及抗自由基作用,增加神经细胞中胆碱乙酰转移酶的活性,促进脑功能全面恢复,诱导缺血损伤区的血管再生,增加缺血半暗带供血供氧,减轻缺血损伤后的炎症反应等[5]。本研究提示Epo保护神经元的机制可能是Epo通过一定的通路使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生成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脑水肿减轻等,起到了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我们期望随着研究的深入,Epo将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
[1]Hasselblatt M,Ehrenreich H,Siren A L.The brain erythropoietin system and its potential for therapeutic exploitation in brain disease[J].J Neurosurg Anesthesiol,2006,18(2):132-138.
[2]Kumral A,Genc S,Ozer E,et al.Erythropoietin downregulates bax and DP5 proapoptotic gene expression i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J].Biol Neonate,2006,89(3):205-210.
[3]Gassmann M,Heinicke K,Soliz J,et al.Non-erythroid functions of erythropoietin[J].Adv Exp Med Biol,2003,543:323-330.
[4]Zhu D Y,Deng Q,Ya0H H,et al.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expression in the ischemic core and penumbra after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mice[J].Life Sci,2002,71(17):1985-1996.
[5]李中春,陈怀红.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3(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