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六病”当医治

2010-05-24于鸿志

西部大开发 2010年6期
关键词:旅游业文物旅游

◎ 文/于鸿志

(作者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科技组副组长)

旅游业是市场性很强的升级型朝阳产业,已成为我国最强劲、最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和生长极。许多省、市旅游业已完成了由初级向高级的产业升级,实现旅游产业化。

陕西几十年来,旅游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仍然还停留在旅游资源总量大省、开发利用与管理上的弱省、国际旅游小省的初级发展阶段,与现代旅游尚有较大差距。

据国际旅游组织统计,2007年,全世界入境游客达到8.98亿人次,占世界总人口66亿的13.6%;我国入境游客达1.32亿人次,占世界入境游客总数的15%;而来陕国际游客只有123万人次,仅占全国入境游客总数的0.9%。这与具有世界级旅游资源的大省极不相称。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旅游产品单一和项目单调,无法满足国外游客的多种需要。长期以来,我们有的地方习惯于就旅游搞旅游,都只在旅游吸引物上下工夫,靠景点招徕游客,缺乏把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开发的意识和气魄。其一,表现为旅游产品结构一直是以文物观光为主,产品类型显得过于单调,观光旅游几乎占70%~80%,没有形成观光旅游、会议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与国际市场旅游产品细化、多样、专项、灵活的特点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世界著名的旅游景区秦兵马俑博物馆,若讲门票收入已经十分可观,但是因为以旅游为依托的综合性产业开发很不理想。游客多是兵马俑一饱眼福而去,延伸性消费很不够,普遍缺乏重来愿望,认为“兵马俑不可不来,但不可再来”。尽管有点言过其实,但也确实击中了要害。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不仅投入大、成本高,而且回收慢、效率低,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如果大力推行旅游资源重组,变单一的观光旅游为多层次的参与式专项旅游,把观光游览与民俗节庆、文化交流、商贸活动等密切结合起来,能向度假、科考型等多样化旅游发展,大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兵马俑的旅游收入绝非如今的水平。其二是旅游商品收入过低。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成为一体。其中购,即旅游商品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制约整个旅游业效益的提高,而我们只把旅游接待量做为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忽视旅游商品的重要地位。近年来,陕西省旅游商品收入仅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之十几,而发达国家已达60%,香港则达到70%,我们旅游购物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等于放弃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2.新建景与缮文物喜新厌旧。目前各地都在热衷于投资“再造”、“仿真”景观,这园那城一一上马,争创亚洲第一、世界一流,谁也没有心思去投资修缮古文物、扩大景观。人们能慷慨地拿出几十亿来建新景,为何却拿不出几个钱来缮古文物呢?这恐怕还不仅仅是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在建新景与缮文物问题上的“喜新厌旧”,不仅造成资财上的浪费,而且使古文物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开发,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古文物资源的流失,这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正是时下陕西旅游业效益低下的症结所在,值得决策者及国人警醒。

3.技术能力不强。陕西省旅游业技术能力不强,装备落后,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少。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一些主题公园基本是“公园与游乐的简单相加”,主题内容重复、游乐项目雷同,文化内涵浅薄,科技含量贫乏,无法对游人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4.旅游业分散经营,地方割据突出,行业平均成本高,使旅游经营难度加大。

5.对外宣传促销工作严重滞后,坐等游客自动上门。“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不愁嫁”。宣传不到位,坐等游客上门,使许多旅游景观“养在深闺人未识”,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如宗教旅游,佛教诞生在印度,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以后,印度佛教衰退,佛教中心转移中国,印度失传的佛经、佛舍利在中国得以保存。以后佛教又从中国传入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各国,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有10个较大的宗派,其中8个诞生于西安古寺院。日本佛教中的密宗尊西安青龙寺为祖庭。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佛教界捐资在青龙寺建纪念碑和纪念堂,赠送惠果、空海二位大师镀金铜像及法器。日本净土宗尊西安香积寺为祖庭,1980年日本佛教界赠送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塑像及供品,150多人来香积寺举行法会。但在陕西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响应。据说在日本仅净土宗有信徒2000多万人,如适当的宣传为访祖、寻根、觅遗迹提供方便,可开发成相当规模的宗教旅游。

6.盲目模仿别人,丢掉自我的特色。

提高国际旅游效益,重设市场目标,调整营销战略。当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企业联合、重组力度。由于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地区竞争态势的不断加剧,要求由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移。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以相互参股、产权置换、资本运营、设置分机构等形式,以资本的品牌为纽带的联网经营和市场营销的网络化,推行多景区联网旅游,从而降低行业成本。当然在培育大型旅游集团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规模的扩张,更要注重企业结构的优化,实现质的飞跃。

2.坚持有真文物景观不造假文物景观的原则,不在低水平上重复开发。对旅游产品进行新包装、完善、优化,突出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使文化走出典籍、走出文物,成为普通游客赏心悦目的东西。这就要在开发中融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为一体,变传统的单向解读式观赏为双向互动式观赏,使观赏活动成为一种最大限度激活游客的想象力、记忆力的过程。

3.保持民族性。民族性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特色,是历史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风韵,也正是域外人们极感兴趣而又急于领略的热点所在,所以鲁迅说:“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为别国所注意。”我们要敢于改变越洋越好的常规观念,大胆专注地在自己的“土”字上下工夫。

4.突出抓好“娱”这个薄弱环节。一是组织各级宾馆普遍开展晚间娱乐活动,配备娱乐和健身设备;二是组织重点旅游城市设置晚间定点演出场所;三是鼓励旅游景区兴办白天定点演出场所,把游览与娱乐结合起来,加上社会晚间娱乐场所的增多,彻底改变“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现象。

5.“邀请宣传”事半功倍。要邀请知名人士、新闻记者、旅游宣传家、旅游消费团体负责人等来陕访问一些景点,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和影响,能对陕西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加倍的宣传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被邀请的国外记者回国后,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照片所占面积,如按广告计算,是我们接待他们所花费用的20倍;电视台记者访问回国后,在他们电视台播映的时间,如按广告费计算,是我们接待他们费用的200多倍,他们成为我们旅游企业的义务宣传员,使其亲朋好友成为潜在的客源。该旅游者有机会也可能故地重游,增加回头客。

6.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应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和科技优势,积极吸引海内外客商来陕参与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规模开发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内涵、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品、工业日用品等拳头产品,满足旅客购买需要。

7.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大胆探索科技兴旅新路子。采用声、光、电技术等高科技模拟功能和逼真形象,对景区环境和产品进行包装、演绎、提升,增近贴近游客生活的旅游和服务项目,让历史从书本里走出来,从地下走上来,使旅游者不断产生新鲜感。利用科技手段保护延长文物旅游资源的有限生命周期,发挥文物旅游资源的永恒魅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发展,让科学技术把这轮朝阳,托得更加灿烂辉煌。

猜你喜欢

旅游业文物旅游
文物的栖息之地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文物的逝去
旅游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
文物失窃
文物掉包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