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494例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0-05-22姜新道于进彩

中国药房 2010年14期
关键词:注射剂年龄段抗菌

范 春,姜新道,于进彩

(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药剂科,青岛市 266071)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和报告工作,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药师对ADR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从而促进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笔者在门诊药房从事处方审核工作期间,共收集到494例ADR报告,并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494例ADR报告,均来自我院门诊药房,收集时间为2007~2008年。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别对ADR所涉及的患者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以及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1 发生ADR患者的一般情况

494例ADR中,女性占62.96%(311例),男性占37.04%(183例),女性患者ADR的构成比明显大于男性。从发生ADR的年龄构成看,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95岁。80岁以上高龄患者构成比最小,为2.02%,其次是11~20岁年龄段构成比为3.64%,0~10岁年龄段构成比为6.88%。其余各年龄段构成比均在10%以上,其中51~60岁年龄段构成比最大,为19.03%。虽然各年龄段ADR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但这2类反应在所有ADR中的比例有所不同。总体上看,随着年龄增长,这2类反应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另从各年龄段抗菌药物在ADR中的比例看,也有类似趋势。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布见表1。

表1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布Tab1 Age,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antibiotics distribution ofADR cases

2.2 致ADR给药途径分布情况

494例ADR中,静脉给药导致的ADR最多,有289例,占全部给药途径的58.50%;其次是口服给药有166例,占33.60%;肌肉注射有15例,占3.04%;外用有14例,占2.83%;雾化吸入有8例,占1.62%;其他给药途径有2例,占0.40%。

2.3 ADR涉及药品种类分布

从药品种类看,抗菌药物引发的ADR例数最多(253例),占51.21%,其中又以氟喹诺酮类(104例)和大环内酯类(90例)最多。其次是心脑血管系统药(69例)和中药(65例),分列第2、3位。ADR涉及药品种类分布见表2。

表2 ADR涉及药品种类分布Tab 2 Category ofADR-inducing drugs

2.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ADR术语集[1]分别对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分类统计。从ADR的临床表现看,其涉及面较广,基本上囊括了人体各系统反应。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3(其中,ADR临床表现往往同时伴有多器官或系统反应,因此,该表统计病例总数多于实际病例数)。

表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Tab 3 Organs and systems involved inADR and clinial manifestations

2.5 新的和严重的ADR

从ADR的严重程度看,大多较轻,一般停药后症状能自行缓解。有10例严重ADR,其中7例为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为意识不清、瞳孔放大、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均未造成死亡。另外,发现3例新的ADR,1例为口服甘糖酯出现腹痛,1例为口服华法林出现脱发,另外1例为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出现晕厥。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女性患者ADR发生率(62.96%)明显高于男性患者(37.04%)。我院妇科门诊量较大,妇科外用药物和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ADR的发生率。从性别差异看,女性一般体质量较男性轻,肌肉较男性少,用药量相同时作用可能有强弱之别;女性体内脂肪所占比例较男性大,脂溶性药物的分布也会有所不同。由于性别差异,许多药物可能会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如泻药和其它对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可能引起骨盆充血和增强子宫收缩,可导致月经增多,孕妇可能导致流产。另外许多育龄妇女经常应用口服避孕药,已证明某些避孕药有酶抑制作用或诱导作用,可与许多拟用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ADR发生率增加[2]。

从本次调查看,60岁以上老年患者ADR的构成比为28.34%(140/494)。在老年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低年龄段患者。ADR的临床表现也与年轻患者明显不同,除胃肠道和过敏反应外,心脑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明显增多。老年患者随着机体各器官或系统功能的逐渐衰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而心脑血管系统药的ADR往往表现为心脑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一方面,老年患者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服药的种类越多,ADR的发生率越高;另一方面,各器官或系统生理功能的老年性变化常使靶组织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发生改变,整体的代偿调节功能也降低,因而常表现为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减少。

从引起ADR药品分布情况看,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51.21%),这也与该类药物的临床使用率最高相吻合。其中,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引发的ADR最多,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加替沙星最为突出,其引起的ADR除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外,还表现为心脏毒性和神经系统反应。另外,有2例患者静脉滴注加替沙星过程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另有1例患者出现了血糖升高。鉴于该ADR较为突出,我院已停用所有加替沙星。大环内酯类中,阿奇霉素引发的ADR最多,众所周知,阿奇霉素在社区获得性感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该药具有优异的药动学特点[3],因此使用较为普遍,其ADR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血管刺激,ADR往往症状较轻,停药后即可缓解。

从给药途径看,静脉给药方式引起的ADR最多,占所有ADR的58.50%。静脉给药可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无肝脏首关效应,药物效应较为强烈。同时静脉滴注药物在配置过程中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且一次性输液器质量稳定性缺乏有效监控,易使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增加,可引起末梢循环血管阻塞、组织肉芽肿、肺动脉炎以及输液反应等。

除了抗菌药物和心脑血管系统药外,中药制剂引发的ADR也较多。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药制剂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是中药制剂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引发的ADR也越来越多,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中药注射剂药物成分复杂,不易提纯,原药材质量及制备工艺对其质量影响很大,来自不同厂家及不同批号的药物间质量波动也很大,许多中药注射剂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4],极易导致ADR的发生。

鉴于安全性和稳定性考虑,中药注射剂一般单独配置给药,这在临床已经成为共识。中药注射剂最好使用单独输液装置,即便与其它药物共用同一输液通道,更换药物时另应及时用合适溶媒冲管,但这一细节问题容易被临床忽视。在本次调查中,就有2例严重过敏反应是因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前后未及时用相应溶媒冲管,导致与其它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开展ADR监测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长期工作,这不但是药师尤其是临床药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更是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的责任。当然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报告ADR法制化是今后必然趋势。

[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3~172.

[2]徐叔云主编.临床药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

[3]张象麟主编.药物临床信息参考[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5.

[4]陆 妙.常用中药注射剂与输液的配伍[J].中国药业,2005,14(5):80.

猜你喜欢

注射剂年龄段抗菌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