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研究

2010-05-21刘利群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7期
关键词:账款危机信用

刘利群

商务部下属的一家机构对中国1000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68%的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损的遭遇,其中损害最严重的就是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拖欠货款和合同违约,中国企业“应收账款延迟收付”的比例超过50%。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账款回收一直是出口企业面对的难题,金融危机则加快了这一趋势。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在2008年9月份指出,中国外贸企业国际业务的坏帐率高达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0.5%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每年的出口要新产生300亿至350亿美元的坏帐。伴随出口形势向好和竞争的加剧,出口企业应收账款势必呈上升趋势,分析出口企业应收账款在后危机时代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重要的意义。

一、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的两大特点

(一)出口企业应收账款坏账引发的主体不仅是进口商,还包括银行

通常,对于内贸企业而言,商业信用是产生应收账款的原因,一般认为在目前买方占优势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卖方通常采取赊销的政策,允许买方延期付款时,便形成了卖方的应收账款。而出口交易的货款通常通过国际结算完成。虽然逐渐推广的电子化国际结算可以大大缩短贸易结算流程时间,但由于相对于国内结算而言,国际结算通常程序更为复杂,需要更长的时间,从而形成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而且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国际结算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属于商业信用的结算方式,即由出口商和进口商相互提供信用,如汇付、托收等;另一类是属于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即由银行提供信用来进行债权债务的清偿,如信用证、信用保证书等。前一类会产生通常意义上的应收账款。有文献显示,从美国欧文氏商业顾问(香港)有限公司的一项调查报告的数据来看,70%的中国出口企业选择信用证进行交易但平均呆坏账水平超过了5%,并且许多呆坏账已停留了2-5年;而美国只有10%—20%的企业使用信用证,坏账只有0.25%—0.5%。可见,在我国出口企业中即使采用属于银行信用的结算方式,依然会产生大量的不良应收款项,而在金融危机蔓延的过程中,坏账引发的主体由进口商蔓延到银行,即银行拒付也成为坏账发生的主要原因,传统信用证付款方式已不能保证出口企业收款的相对安全。因此,在这里我们对出口企业应收账款采用更广泛的定义,即出口企业全部销售未收回款的款项,包括由于商业信用和结算原因导致的应收账款。

(二)出口企业应收账款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风险和汇率波动的风险

应收账款的风险主要指的是应收账款无法及时、全额收回的可能性,虽然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的根本成因是信用风险即由于交易对手违约导致应收账款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但在国际贸易中,信用风险的成因更多地受环境和汇率波动的影响。金融危机中坏账的大幅度攀升正是由于经济环境的因素导致的,而近年的人民币升值也导致一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相对贬值,形成一种损失。因此,出口企业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环境变化、交易对手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两国相关国家政策变化而形成的应收账款无法全部收回的风险及面对结算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应收账款价值发生变动的风险要远大于内贸企业。汇率波动有时也可能会给持有应收账款的出口企业带来收益。

二、后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后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应收管理的环境挑战

1.后危机时代,出口向好,但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竞争将日益加剧,出口企业应收账款必然随之增加,进而带来风险和成本的上升。

2.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升值虽然是一种趋势,但汇率波动更加频繁,由此出口结算货币的选择将对应收账款管理带来更大挑战。

3.后危机时代,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进口企业产生的影响表明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二)后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外部条件缺陷挑战

由于出口企业以中小型企业较多,而出口贸易更为复杂和特殊,对于交易对手的了解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更加困难,因此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并不是企业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而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目前这些外部支持是比较匮乏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三方信用管理系统不健全。对交易对手缺乏全面的了解,是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最主要的原因。出口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职工素质和投入都是有限的,而对于远在国外的交易对手了解和跟踪很难做到,因此出口企业需要专业的信用管理机构帮助其进行管理。我国征信服务业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初通过外经贸部计算中心与国外著名企业资信调查公司合作的形式,为国内的外贸企业提供海外贸易伙伴的资信调查服务,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提供海外企业资信调查的机构大体有三类:一是外经贸系统、国家统计系统和国家工商管理系统所属的专门提供企业资信调查服务的有关机构;二是企业资信调查公司,包括本土的资信调查公司和外国征信公司的分支机构;三是各商业银行的资信调查机构。

企业征信行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已经基本形成,为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但目前征信的机构提供的服务,由于自身资源的限制和外部条件的制约,对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出口企业提供的支持受到了限制。

2.缺乏应收账款融资体系支持。尽管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于应收账款融资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但由于信用评价体系和法规的不健全,使出口企业不能获得有效的融资支持,资金沉淀在应收账款上,影响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了机会成本。

3.信用保险体系不完善。应收账款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信用保险是企业转移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各国政府在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基础上,为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商的收汇安全和银行的信贷安全,通常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在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提供出口信用保险。组建于2001年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我国唯一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覆盖有限,同时保费率比较高,对中小出口企业企业的保障作用有限。以出口大省浙江为例,2008年浙江出口企业的参保率仅在6%左右,危机后,经过政府和信保公司的努力,截至2009年6月底,浙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较2008年底增长了35%,但也只达到8.1%,远低于目前世界12%至15%的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的平均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造成的,另一方面信用保险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出口业务风险大,商业保险公司的运作不多。

4.缺乏有效的外贸预警机制。在很多地区,外贸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已经建立了一些外贸预警机制,但现有的外贸预警机制还是不完善的,主要是针对贸易摩擦,针对出口反倾销、反补贴等外贸壁垒,没有涵盖外贸风险产生的其他重要环节,不能为出口企业提供有效的账款回收预警信号。如国际宏观经济条件变化,贸易对象国的政治影响因素。此外参与外贸预警机制的企业还不多,主要是一些行业内比较先进的企业。

(三)后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挑战

1.在出口企业中占绝对优势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其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和对次贷危机影响预见不足,使出口企业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坏账率,在危机爆发后急速上升。

2.企业没有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缺少完整的适用于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方案,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困境的直接成因。大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外贸预警机制,没有建立起对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包括事前的控制、事中的管理、事后的追账和信息反馈。

3.企业在贸易过程中,对交易对手的信用评价体系缺失是造成应收账款坏账的根源。在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简单、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是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的第一要素,企业或缺乏意识,或因资源有限以及理论研究支持不够,没有建立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火墙。

三、后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面对后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各种挑战,应构建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外部环境,为企业创造条件,从而加强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

(一)后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对策

1.树立风险意识,全面认识应收账款风险是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如前所述,环境风险和汇率波动风险是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的特有风险,而且在后危机时代尤显重要,这要求企业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尤其是当企业进行客户信用评价、信用政策决策和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时应随时关注风险的态势,及时采取措施。

2.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是加强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前提条件。我国的出口企业大多缺乏有效运作的管理体系,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很难明确,应收账款管理就无从谈起。鉴于出口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资源有限,可以考虑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为核心,协调财务人员、销售人员构建应收账款管理的小组,如果有条件则可以设置专职或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承担应收账款管理的职能,从而明确应收账款的管理责任,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率。

3.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对策。事前的信用评价和信用政策制定、事中的应收账款融资及事后的收账是核心环节。信用评价和信用政策的制定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石,出口企业应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充分评价环境因素和汇率波动因素的影响。应收账款的融资是降低应收账款成本的重要手段,建议企业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评估,针对不同风险程度的应收账款采用不同的对策进行融资安排,如下表所示。另外,企业应采取更积极的收账政策以避免坏账的产生。当然其他例如账龄分析等有效的日常管理方法应成为常规管理方法。

(二)后危机时代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外部条件完善

?

高效的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居多的情况下,外部条件的构建尤为重要。从前面外部条件缺陷分析中可见,亟需建立和完善第三方信用管理系统、应收账款融资体系、信用保险体系和预警机制,这些体系的建立则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多方努力才可以实现。

[1]王晓霞.国外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J].科技情报与经济,2007,(3):50-51.

[2]刘滢,金汉光.外贸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及其管理[J].财贸研究,2008,(1):121-123.

[3]陈斯雯.企业赊销管理与账款追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08).

[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成果(项目编号08Z27)]

猜你喜欢

账款危机信用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试析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