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仲淹:治水者的忧乐

2010-05-19编辑于翔汉

中国三峡 2010年10期
关键词:范仲淹太湖

文/任 红 编辑/于翔汉

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曾经处江湖之远,被贬谪到偏远地区;也曾经居庙堂之高,位极人臣。在中国人的情感世界里,范仲淹的意义已经不只是名臣良将,而是知识分子坚持操守的精神象征。

透过《苏幕遮》的忧伤和《岳阳楼记》的悲悯,我们来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范仲淹,一个治水如治国的范仲淹。

在苏北,他主持修建了被后世称为“范公堤”的海堰;在苏南,他支持疏浚了太湖地区的港浦,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的治水主张。

苏州太湖正式开捕,千帆竞发。摄影/戴焱淼/CFP

我本北人 北人醇厚

他批评太后不宜在朝堂之上接受百官的参拜,被流放;他卷入与奸相吕夷简的政治斗争,被流放;他坦言皇帝的立储问题,被流放。所谓“谏则必黜,黜出益谏”。但正如范公同僚所言,范仲淹的每一次被放逐,都是一次荣耀。

在官修历史中,元人脱脱的《宋史》是获得学界评价很低的一部。但其中关于范仲淹的记载,大体是完备的。

范仲淹的父亲范墉,是徐州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但这位父亲还没来得及给稚子更多的庇护,就撒手人寰,其妻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改嫁山东。范仲淹由此也改从继父姓朱,取名说,时年2岁。

这一真相被掩盖了很多年,直到朱氏族人的一次争执,范仲淹的身世之谜才浮出水面。羞愤之下的范仲淹从此脱离朱家,赴应天府求学。

面对贫苦的学习环境,范仲淹始终不堕其志。五年南都学舍,他“未尝解衣就枕,或昏怠,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

大中祥符年间,范仲淹中进士,任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又调任为集庆军节度推官。此时他正式恢复范姓,改名仲淹。

600名海峡两岸学子岳阳楼前齐诵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摄影/徐行/CFP

天圣六年,范仲淹任秘阁校理,有了更多接触朝廷秘密的机会。如果范仲淹世故圆通一点,他本来可以过上那种花团锦簇的生活,但他恰恰具有着相反的品格。

他自况:“我本北人,北人敦厚。”有趣的是,我们在史料中看到,不但苏轼、陆游这样的良臣激赏他,就连秦桧这样的权奸对他也是赞不绝口。

面对纷繁复杂的宦海生态,范仲淹没有选择做一个犬儒。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道道奏疏都直指时弊,正直到有点“笨拙”,勇敢到有点“鲁莽”。

他批评太后不宜在朝堂之上接受百官的参拜,被流放;他卷入与奸相吕夷简的政治斗争,被流放;他坦言皇帝的立储问题,被流放,所谓“谏则必黜,黜出益谏”。但正如范公同僚所言,范仲淹的每一次被放逐,都是一次荣耀。

范仲淹堪称国器,是北宋少有的全才和完人。

在政治上,他是皇帝的智库,提出《答手诏条陈十事》,创立了著名的庆历新政;在军事上,他是可挡百万甲兵的名将,享有“边上自有龙图公为长城,吾属何忧”的美誉;在文学上,他以《岳阳楼记》等名篇开创了他的时代;在音乐上,他擅操《履霜》,著有乐论《今乐犹古乐赋》。

而在治水方面,他竟也完美地胜任了一个“总工程师”的角色。

尽我心力 复捍海堤

天圣元年,范仲淹出任泰州西溪盐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那时的范仲淹,还只是个平凡小吏。谁也无法想象,就是出任这么个芝麻绿豆大闲差的范仲淹,日后会成为帝国的宰相——把握着权力的中枢,深刻影响着北宋的政局。

西溪濒临黄海,地势低洼,捍海堤年久失修,坍圮不堪,县境常常“风潮泛滥,淹没田产,毁坏亭灶”。于是,范仲淹提出了修复捍海堤的建议,这得到了转运副使张纶的认同。

时年北宋边患不断,大量资金流入国防,朝廷疲于应付,对范仲淹的建议也并不怎么支持,甚至一些官吏还提出“堰虽挡潮,亦会造成内涝”的相左意见。

张纶据理力争,将范仲淹的建议上奏朝廷,并在奏疏上附带一把灾民充饥的野草,称:“获多亡少,岂不可耶!”那把野草触动了皇帝,仁宗准奏,张纶遂调范仲淹任兴化令,全面负责治堰。

天圣二年秋,兴化令范仲淹率通、泰、楚、海四州的四万民夫,奔赴海滨。但不久,“风雪大至,潮汹惊人,夫役散走,旋泞而死者百余人”,而此时谣言四起,所谓“道路蜚语,谓死者数千”。于是,反对之声又起,称“堰不可成”。而朝廷也遣中使来追究责任,并令暂时停工。修复捍海堰的工程一度陷入了困境。

不久,淮南转运使胡全仪实地勘察,认为修复海堰“必成之”。于是,被搁置的捍海堰修复工程,又重新提上了日程,捍海治堰全面复工。

天圣四年,谢氏去世,范仲淹回籍丁忧。临行前,他惦记海堰之事,留书张纶,言复堰之利。张纶上表朝廷,自请兼知泰州,以总其役。

天圣五年秋工程再次上马,次年竣工。绵延数百里的长堤,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受灾流亡的民户,又重新返回家园。盐城、兴化、海陵等县田土皆可耕种,生产得到恢复,政府的盐利收入明显增加。

因为建议修复捍海堤的是范仲淹,奏请朝廷复工的是胡全仪,亲临其役直至竣工的是张纶。为此,后人修建了三贤祠以示敬意。三贤祠又称范公祠。这条悠长的捍海堤,也被称作范公堤。

二十年后,海门知县沈起又新筑捍海堤百里,与范公堤首尾相接。后世范公堤又屡次修固和延展,逐渐形成了起自阜宁,经盐城、东台、海安、如东、南通,直抵启东吕四的长堤,号称八百里,发挥着“有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功用。其名仍旧是范公堤。

游客在地处山东邹平县长白山里的范仲淹读书洞游览。每日划粥断齑苦读的读书洞成为人们纷纷涉足的热门景点。摄影/高发芳/CFP

观太湖患 不忍自安

范仲淹提出太湖一带的苏州、常州、湖州和秀州(今浙江嘉兴)是国家的仓廪,举凡浙省漕官守令都要把疏浚河道、维护水利作为要点,以使国家不失东南之利。

景佑元年,范仲淹任苏州知州,开始了对太湖的治理。

太湖平原中部地势低洼,湖汊纵横,河港错落,一遇洪水,田庐时常被毁。这个地方原有娄江、东江和吴淞江三条泄洪通道,所谓“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后来,随着潮汐进退带入大量泥沙,到唐五代时,娄江和东江已经淤塞,仅吴淞江还能发挥泄洪职能,这令太湖平原的防洪压力大大增加。

北宋中期,通江入海的港浦大都淤塞,泄水不畅。范仲淹赴任的时候,正值太湖大水,“沦稼穑,坏室庐”,“观民患,不忍自安”。于是,他亲自实地考察,提出了以疏导为主的治水主张,所谓:“水之为物,蓄而停之,何为而不害?决而流之,何为而不利?”“今疏导者,不唯使东南入于淞江,又使东北入于扬子江与海。”

相比十年前西溪镇的那个略显稚嫩的小吏,十年后的范仲淹知州显得成熟和缜密得多。

在呈递给宰相吕夷简的上疏中,范仲淹提出太湖一带的苏州、常州、湖州和秀州(今浙江嘉兴)是国家的仓廪,举凡浙省漕官守令都要把疏浚河道,维护水利作为要点,以使国家不失东南之利。

他还陈述了具体的治河过程:“昨开五河,泄去积水。今岁和平,秋望七八,积而未去者,犹有二三,未能播殖。复请赠理数道以分其流,使不停壅,纵遇大水,其去必速,而未来岁之患矣。”

在这份上疏中,范仲淹驳斥了人们对太湖治理问题的非议。

针对“江水已高,不纳其流”,他认为水有“善下之”的天然属性,只要正确疏浚河道,积水是可以排泄到江海的;针对“日有潮至,水安得下”,他认为涨退潮均有时间差,泄多塞少,江河之水必能归流入海;针对“沙因潮至,数年复塞”,他提出“新导之河必设闸”,用闸来调控泥沙淤积的问题;针对“重劳民力”“大费军食”,他提出如果维持现状,太湖地区就没有抵御洪水的能力,农业生产时时面临着威胁,如果疏浚成功,则可以化解危机,令庄稼有收,百姓免于冻馁流离。

在具体的太湖治理工程中,范仲淹以工代赈,每日给粮五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部役开决积水”。他主持疏浚了白茆、福山、黄泗、许浦、奚浦、三丈浦、茜溪、下张、七丫等港浦,并“以山麓为固”,修建了“节宣由人”的一系列闸门,遇到大旱,即可引水灌溉,遇到洪涝,又能宣泄洪水,同时还能规避海潮侵袭时的泥沙淤塞问题,可谓一举三得。后来,这些闸门被称为范公闸。

是年八月,疏河工程尚未收官,朝廷又委派范仲淹赴明州(今浙江宁波)任职。转运使上疏朝廷,以“治水有绪”相挽留。九月,朝廷同意范仲淹留任苏州,继续承担东北诸港浦的疏浚治理工作。

太湖治理功成后,农业连年丰产。

有疾必去 有灾必防

离开太湖后,范仲淹一路宦海沉浮,但却从未忘记与百姓生死攸关的水利。

庆历三年,范仲淹官拜参知政事。在著名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厚农桑》中,他建议朝廷降下诏令,要求各级政府讲究农田利害,兴修水利,大兴农利,并制定一套奖励人民、考核官员的制度。

范仲淹条陈江南、浙西的水利:“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形成了广阔的圩田水网。而因为“外有闸门”,可调控蓄洪,“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能够做到“旱涝不及,为农美利”。

范仲淹回顾了历史,说早在五代时期吴越钱氏就设立了专门的水利部队,称为营田军,“七八千人,专为田事,导河筑堤,以减水患”。而在本朝早年间,则“慢于农政,不复修举”,致使“江南圩田,浙西河塘,大半隳废”。

他继而建议,“每岁秋,要敕下转运司,令辖下州军民各言农桑利害,或合开河渠,或驻堤堰陂塘之类”,在每年二月开始兴役,耗时半月,然后将水利成绩报上级考核。

范仲淹认真研究江南的圩田古制,结合自己的治水经验,提出了“修围、浚河、置闸,三者如鼎足,缺一不可”的治水实践。这种治水思想一直影响到后世。

北宋政和年间的赵霖和元大德年间的任仁,都曾采用范仲淹的办法治理圩区的水利。

后人赞扬范仲淹:“实心为民,行而宜之,必至尽善然后已,此先忧后乐之功。”

猜你喜欢

范仲淹太湖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范仲淹画粥苦读
长兴县太湖街道:从民富村穷到民富村强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太湖三白
2017中国太湖百合花节 花开园博 春满太湖
官场圣人范仲淹
范仲淹苦读轶事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