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如何实现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的飞跃
2010-05-18韦艳琼
韦艳琼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活动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不能只把英语当做一门语言来研究.而应让学生把英语当做一门工具来学习,实现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的飞跃。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活动。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飞跃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活动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不能只把英语当做一门语言来研究.而应让学生把英语当做一门工具来学习,实现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的飞跃,从而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本文试在分析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探讨英语教学如何实现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的飞跃。
一、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及其关系
国内外外语学术界就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1965年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这一概念。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某种远比语言本身抽象的知识状态,是一套原则系统,是一种知识体系,而并非一种处事的能力.甚至也不是一种组织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乔氏的语言能力是指一个理想的操本族语者所内在化了的语法规则。美国社会语言家海姆斯认为,语言能力恰恰是一种处世的能力,即指语言知识和使用语法(语言知识)的技能和技巧,语法知识是源,并非一种本身就存在的智力结构的抽象认知状态,语法知识的使用才是关键的问题,它属于交际能力的一部分。Yalden认为,语言能力是指语法结构和运用语法结构的能力,没有语言能力也就不可能有交际,完全没有为了要交际能力而牺牲语言能力。Johnson认为.语言能力就是语法能力,语言教师必须保证他的学生既能灵活地使用语言结构又能得体地使用语言。Bachman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李观仪认为,语言能力必须建立在语音、语法、词汇三者综合的基础上,学习者必须既能正确而顺利地理解所学外语,又能自然灵活地运用所学外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才是真正地掌握语言能力。在李观仪看来,必须兼有这样的语言能力和在实际交际中能应付自如、妥帖得体的交际能力。
何谓交际能力?人们对此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狭义的交际能力,主要是指社交交际能力;另一种是广义的交际能力,主要是指“交流。沟通思想”及“传递、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既强调口头语言,也强调书面语言。D.Hymesl971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把交际能力概括为4点。一是语法性,即具有所说语言的语法、词汇的知识,能够区分语法句和非语法句。二是可接受性,即具有说话规则的知识,能够判断哪些语言形式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三是得体性,即知道如何贴切地使用语言,懂得怎样根据不同语境,使用恰当的语法结构。四是有效性,即知道如何使用不同的言语行为和对不同的言语行为作出反应,以达到不同的交际效果。由此可见,交际能力指在语篇水平上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关系如何?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尽管具有不同的内涵,但其却是紧密相关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必要基础。但是有了语言能力并不等于就有了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只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发展,没有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就毫无意义。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培养语言能力是为了发展交际能力,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最终实现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的飞跃。
二、英语教学如何实现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的飞跃
从以上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及其关系来看,为了实现英语教学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的飞跃,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实质就是交际。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应该像一个好的导演一样,创设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协调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学生。教师应尊重、热爱学生。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树立“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学习观念。皮亚杰指出,知识是由学习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构建的结果,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教给学生,而是让给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进行学习。
因此,根据现代学生的特点,多数学生自我意识很强、有个性、有追求,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行探讨。例如,采取Walk-talk形式,让学生互相赠送礼物。这样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倾听,增加亲切感。也可以采取Group-talk,即小组学习形式,进行膨胀讨论,即小组成员合作,在学生已说的主题中添加相关的词句,展开联想。例如.以space为主题,每名学生说一句,一个小组合作就成为一次关于空间描述的小演讲了。
(二)创设整体语言环境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必须要有语言交际的亲身体验。婴儿习得母语就是从要吃要喝这些实际生活需要开始,逐步习得母语的功能和结构规律。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自然习得英语的环境,很多学生也过了自然习得语言的年龄,因而有必要学习英语的语言结构,即发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结构规律。但语言结构的学习是为交际活动作准备。正如一位英国外语教学专家指出的,应当努力去做的不是告诉学生有关语言的知识,而是要使他们学会使用语言。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课堂的导入,还是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都应坚持整体语境创设,让学生始终在结合实际的灵活多变的整体语言环境中,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猜谜语、讲故事、演小品、自由对话等。可创设语言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教学内容以图像、图形、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学习的氛围。例如,上课时伴随着音乐,让学生演示一场生日聚会,迎接客人等生动场面,让学生在情境中感识语言,领悟意义,并借助情景增强猜度、揣摩的交际能力。
情境引入是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根据教学目的创设语言环境,由师生会话、投影、录像、游戏等引入课文内容,从而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活动为策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倡导语言教学中师生互相协作,特别是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语言,学会学习,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增强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投人学习,不断增强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应让学生主动而自信,从而促进教学秩序的达成。
(三)实现教学过程交际化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交际化应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应用真实的语言材料,用英语教英语和学英语,用语言做事,用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使交际活动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应选择接近语言交际的练习,使课堂练习交际化。在做练习时,不仅应多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还应设计多种情景,鼓励学生在说英语时多带表情,伴以手势、动作,要像演戏一样把生活中的交际场合搬进课堂,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创造条件。此外,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在讲课时应以姿势助说话,充分利用手势和动作来增加说话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学到的英语能派上实际用场。
另外,应充分利用课上师生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课上的一切活动都应用英语进行,如组织教学、讲解、布置作业、解答问题等,应把教的英语用到师生交际中,扩大和占领使用英语的阵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习惯。教师不但应注意课堂上英语的操练和使用,而且应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生活里使用英语。操练是为了使用,使用是对操练的检查和扩展。把两者统一起来,才能实现英语交际教学的目的。
(四)突破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培养交际能力
现代外语教学应重视课本,但如果完全被课本束缚,不仅教法会凝滞、教学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因而在教学中应增加语言材料的输入。在利用课本的同时可使用电化教学手段,逐渐增加与课本水平相近的语言材料。这样会使学生既学到课本内的知识,又能让所学词汇、语法及语音在其他情景中不断地反复再现,从而在真实生活中将词汇、语法、语调的意义生动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学生跟着材料的设计自觉地参与练习,也能积极进行思考,从而使英语学习的方法得到改进。尤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而且持久,语言信息大增而且易于吸收,他们很快就能深刻地感到,书本上的英语只不过是活生生的有趣的交际工具的一种书面符号,真正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用一种语言去表达、接收、传输信息,在于用它去学习、了解、享受生活,创造生活。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与活动的主要场合。但是光靠课堂上的几十分钟来培养交际能力只不过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无论教师怎样精心设计,学生怎样努力配合,没有课前课后的密切配合,都很难实现这一愿望。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语言的学习也决非局限于课堂。如果把语言当成一门课,或一门知识来学,离交际的目的就会越来越远。因此,学好并用好一门语言必须从课堂中心跳出来,创出一条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新课与旧课相结合、复习与讲新相结合、游戏与讲练相结合的新路。把传统的复习、预习、讲授、练习都纳入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有趣的言语活动中去。不论听录音、看录像、讲故事、学歌曲,还是角色扮演或对话都是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上有新课,有练习;课外活动、业余自学也有新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样学生不但能学会英语,而且会用这种语言交流思想,傲实事,享受英语的乐趣。
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爱学.肯学、会学的良好习惯上。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标准、优美的发音,规范工整的书写,主动有趣的情景,可意会难言表的文化内涵。让学生理解外语源于生活又应用于、融合于生活的功能,感受到语言的自然美,增加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代替讲解.应从旁指引、辅导和解疑,让学生直接同活生生的英语见面,直接主动地吸收了解、练习和掌握。让学生跟录音学,跟录像学,跟英国、美国人学,跟同学学,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能理解语言材料、实际运用,而且能增强语感,领悟非语言材料的运用。这样对学生完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人格,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总之,突破课本中心,可以使学生接触到许多活的课本;突破课堂中心,可以使学生找到更广阔、更生动的课堂;突破教师中心,可以使教师的作用无处不在。
(五)采取“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有关语言和文化的讨论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语言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外语教学中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围绕外语教学与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文化教学从属于语言教学(language leaching with cul-tural dimension),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同时进行(culture teaching as parallel to lan-guage teaching),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culture teaching an integral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这三种观点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在外语教学中一定要有文化内涵。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国外英语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属性和文化属性。语言的结构规律是在语言交际实际中总结出来的,而语言的交际行为则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完成的。不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律,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交际;没有文化内容,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根据这一观点,外语教学应该包含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交际体验,以掌握交际功能为目标,以日常生活为重点,语言媒体以外语为主(experience ofcommunication:func—tion-oriented,daily life focused,FL medi-um)。二是结构学习,以语言技巧训练为目标,以语言结构为重点,语言媒体以外语为主(1earning of structures:skill-orient-ed,structure focused,mainly FL medium)。三是跨文化意识,以了解文化知识为目标,以各种文化习俗为重点,语言媒体以外语为主(awareness 0f cuhurs:knawl—edge-oriented,culturalvarieties focused,mainlyFLmedium)。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归纳成“交际-结构-跨文化”教学模式(Communicative,Structural and Inter-cul—tural Approach)。
显而易见,“交际一结构一跨文化”教学模式是借助国外英语教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三个部分的教学活动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掌握语言交际功能为目标、以外语为主要教学媒体的特征,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
(六)加强英语背景知识的传授
非语言知识因素——英语背景知识,是进行交际的必要补充,对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也是英语课堂不可缺少的内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才能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才能根据所在的场合和所面对的人进行得体的交际。如尊重西方人的隐私权;中、西方各种手势表达的不同的意思;圣诞节、感恩节的来历等等。因此,英语课文中的“交际窗”、“英语背景小知识”等系列知识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由此他们知道了一些交际中的常识。如西方人的爱好、禁忌、主要节日及庆祝方式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且可以加深他们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道地应用英语。
总之,英语教学应从培养语言能力发展到交际能力,把英语作为一门交流的工具来学习,而不是作为一门知识来研究。当前,世界现代外语教学已经进入交际时代,交际教学的完善和圆满尚需我们付出长期的努力。作为21世纪的语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思想,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经济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