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2010-05-18

广西教育·C版 2010年4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语文课程

王 桢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存在价值受到质疑、教学方法及内容陈旧等困境。应认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从课本的选编、教学方式、改革考试方式等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相关改革。

【关键词】大学语文困境改革

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校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外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无疑,学好这门课程对广大青年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语文课程的教学目前正面临着一些困境。对此,应认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存在价值受到质疑、教学方法及内容陈旧等。

首先,大学语文存在的价值受到质疑。一部分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不感兴趣,认为学好专业课有利于掌握专业技能,方便找工作;学好外语和计算机能顺利通过等级考试,而且这也是必备的硬件。相对而言,大学语文课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汉语天天说,人人都会用,大学语文课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吗?在种种消极观点的影响之下,大学语文课的地位越来越尴尬,甚至很多高校已经不再开设这门课程。

其次,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僵化。很多教师将大学语文课教成了“高四语文”,仍旧沿袭中学阶段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方式。进人大学阶段,面对已经摆脱高考包袱的青年学生,教师仍然垄断课堂,全程讲解,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氛围压抑沉闷,教学效果不佳。

再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陈旧。我国社会重视传统,尊重经典,这一点在语文课本的编排上体现得颇为突出。某些经典的文章,在中学时代已经出现在语文课本上,被教师和学生们精耕细作地学习过了,然而,在大学语文的课本上,这些篇目仍然出现。面对这样的情形,学生难免感到审美疲劳,表现出厌烦情绪。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首先,应认清一个问题:大学语文课的设置是否有其必要性。很多人认为没有学习它的必要,因为汉语是母语,似乎是人人都能说会用的。笔者认为,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进行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阅读和表达。如果单纯重理轻文,那么就会造成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薄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怎样进行深入的研究?又怎样把自己的成果用简练明确、逻辑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毫无疑问,语言文字功底不好,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笔者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学生应用汉语的能力不容乐观,语句不连贯、词不达意、错别字多、标点符号误用、网络语言滥用等现象较普遍。随着高校的扩招,入学生源的语文素质更加令人担忧。在这种情形之下,认为大学语文课没有存在的价值,无疑是不对的。

其次,大学语文课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会上指出,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著名学者乐黛云指出: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人文素质培养不但是指对各类人文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求将积极的有价值的因素内化为一种修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篇章都蕴涵着丰富的意蕴,学习这些文章,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将不无裨益。

再次,大学语文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康德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是创造性的”。想象力是决定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想象力提高了,创造力也随之提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理解力、想象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从事文学审美鉴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在承认大学语文存在必要性的前提下,面对客观和主观的困境,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课本选编的改革。现在一些大学语文课本,篇目的选择仅仅局限于中国文学,并且偏重古代作品。这样的课本在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传承方面当然有很大的优势,然而,选择范围不够宽广。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篇目应该涵盖古今中外作品,切不可变成中国文学作品选。应当适当加大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比重,使学生有宽阔的眼界。外国文学作品相对于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而言,是一种异质的文化资源,和中国传统文化呈互补的态势。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则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其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另外,中学课本中业已出现过的篇目,大学阶段应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审美疲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于那些需要深入理解的篇目,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分析思路,以帮助学生。其次,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身份,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垄断课堂的灌输者。不能再继续传统的方式,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传授。叶澜教授指出:只关注现成知识传递价值的教师,实际上是在“育”以被动接受、适应、服从、执行他人思想与意志为基本生存方式的人。青少年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受压抑,甚至被磨灭。这种情况不改变,教育将成为阻碍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消极力量。应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在教育的一切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一价值。

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简单地听讲、记笔记、背答案。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整体水平有基本的了解,应该熟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文学原本就是“人学”,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人类的各种情感体验和生命经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在教学中,尽量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作品和现实人生,甚至热点时事联系起来,真正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调动一切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采用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使学生产生直观真切的印象。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以外。教师可以专门开辟一处师生互动的网络空间,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发问,而回答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培养一种“争鸣”的习惯,让每个有兴趣的人都参与进来,说出自己的疑问,或表明自己的观点。在“争鸣”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向图书馆、网络寻求答案,这种做法无疑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使他们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再者,教师也可从这种即时产生的反馈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种反馈再作用于教学,将会成为一个良好的循环。再次,考试方式的改革。作为对大学语文教学成果的检验与考核,在教学方式变化的前提下。考试方式也应加以变革。应该增加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考核.并且将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表现以及作业的完成状况列入平时成绩的考查范围。

大学语文教学对青年学生而言意义深远。怎样应对面前的困境,怎样搞好教学改革,是执教者必须深人思考、积极面对的重要课题。以上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得出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