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中职教师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2010-05-18曾小苑
曾小苑
【摘要】梅州市中职教师教育存在职前培养专业化不足、继续教育缺乏有效统筹、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为此.应加强中职教师的专门化培养,完善中职教师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推动梅州市中职教师教育专业化。
【关键词】梅州市中职教师教育现状应对策略
一、梅州市中职教师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化不足中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实用型人才,不仅应具备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而且还必须具备实践技艺型人才的各种素质。中职教师的职前培养应体现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对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职教师职前培养在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术性问题也需要在职后继续加强。
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因而中职教师必须普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调查显示,梅州市中职教师有85.12%来源于高校毕业生,6.24%由企业调入,8.64%由其他单位调入。应届大学毕业生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但专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中职教师主要由普通高校培养的状况,极易带来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践、学习者缺乏动手操作能力等问题。中职教师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性的缺乏,必然会影响中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不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据2007年梅州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中职学校(含技工)44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6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2所,在校生54177人;据2008年梅州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分析,中职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236人,中级以上职称1266人。2007年,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66.09%;2008年,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70.56%。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525人,占中职学校专任教师的26%.低于教育部提出的50%以上的比例要求。这表明梅州市中职教师培养的专业实践性不突出,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不够,由此导致中职教师普遍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的经历、经验和磨炼,“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极不利于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与其他各类教师一样,中职教师也应具备教育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能力,中职教师培养应注重师范性特色。目前,梅州市毕业于技术师范类院校的中职教师远远低于毕业于普通高校的比例,同时专业课教师多毕业于非师范院校,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因而这部分教师在教育理论素养和实际教学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而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基本上是“学技术”出身,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并非能手。
关于中职教师培养的学术性问题。相比较而言并不突出,但正是这种对学术要求不高的现实,造成了中职教师的职称和学历普遍偏低,科研水平普遍不高。梅州市“十一五”规划要求中职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要达到90%,而目前仅达到77.69%,同时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偏低。中职教师培养的学术性问题还严重影响到学校学术梯队的建设。这种状况不仅关系到中职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会影响到中职学生的就业创业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适应。
(二)职后教育缺乏有效统筹,针时性和实效性不强
继续教育是中职教师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主要形式包括:一是利用假期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派教师到某些普通高校或高职院校进修,进行补偿性教育;二是派教师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设计,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参加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培训。三种继续教育形式各有侧重:到高校进修有利于中职教师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到企业锻炼有利于中职教师了解职业的发展动向和行业生产现状,并提升实际操作技能;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培训,有利于中职教师扩大知识视野、了解职教发展态势。因此,这三种继续教育形式中职学校都很需要,若能适当兼顾或有效整合,就会有助于中职教师学术性、师范性和专业实践性等方面的共同提升。以梅州市为例,梅州市高校中的中职教师培训基地数量有限,专门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缺乏,因而中职教师到高校进修的机会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升。目前,虽然逐渐建立了中职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制度,但该制度难以有效落实,制约了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中职教师培训,主要依托各级教师培训基地。据2008年梅州市教育事业统计分析资料分析,梅州市目前仅有3个中职教师市级培训基地,近5年来培训了3 000余人次,由于名额有限,众多中职教师缺少系统培训的机会;同时,从市到区县所设立的中职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较少.而中职教师的培训成本相对较高,多数培训主要由学校和教师本人承担费用,极大影响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校本培训应是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也关系着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梅州市中职教师的调查显示,2.87%的教师参加过国家级培训,16.23%的教师参加过市级培训,26.68%的教师参加过区县级培训,50%以上的教师参加过校本培训,仍有部分教师未参加过任何培训。可见,梅州市中职教师培训体系不够完善,需要切实加强学校层面的校本培训,而众多中职学校因缺乏对科研的足够重视,造成校本培训开展不多、开展不力,未充分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现有的培训并未充分体现出中职教师的个别差异,还存在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工作导向不突出等问题。
二、梅州市中职教师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中职教师的专业化培养
中职学校最需要的是技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学生,这类学生既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和训练,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既可以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也可以指导学生专业实践。为此,梅州市应积极创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扩大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规模,在高校中建立数量足够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集中进行中职教师的培养工作,加强中职教师的培养能力;同时,应拓宽培养渠道,吸纳普通高校和企业参与中职教师的培养,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充实中职教师队伍,尤其要多渠道吸引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中职学校兼职任教,充实中职教师队伍。
(二)完善中职教师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
在培训体系方面,应重点依托各类中职教师培训基地,适当扩大基地规模.改善基地条件,专业设置应基本覆盖梅州市区域内中职校的主体专业,充分发挥基地对梅州市中职教师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应针对不同类型中职教师的素养要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统筹区县级培训、市级培训和国家级培训;应组织各种形式的中职教师培训项目,如送企业培训、有针对的业务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师带徒式校本培训、出国培训等,尤其应开展好市级骨干中职教师培训;应充分重视校本培训和教师自我培训,广泛开展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活动,积极交流教学研究和改革成果,尤其应重视中职教师通过自学、讨论、实践、反思等自我提高的方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科研能力。
在培训模式方面,应改革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实践技能掌握为辅的培训模式,让中职教师培训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贴近市场,加强在企业的实践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生产实践体验和实际职业能力;应切实贯彻中职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引导企业参与中职教师培训.可由政府出面选择一批企业作为中职教师实践基地,统一组织企业实践活动。
(三)整合资源,多渠道培养中职教师
为造就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专业能力的中职教师,中职教师教育应满足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三方面的内在要求。中职教师应充分认识三者的密切关系,促进整合发展。这也是实现中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内在要求。目前,梅州市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师大多来源于高校,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职教师资班定向培养和文化课教师转行,从行业和有关部门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的较少。中职教师教育不仅应多渠道培养中职教师,而且应对所有公共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教师提出专业发展的共同要求.切实以中职教师教育专业化促进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此,应加强中职教师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做到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职前培养应确保实习的时间和效果。职后继续教育应确保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同时,应关注中职教师教育的学术性要求,重视研究性学习,帮助教师了解市场和企业的前沿科技信息,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