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实证研究
2010-05-18王为东王文平朱剑荣高尚荣
王为东,王文平,朱剑荣,高尚荣
(1.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1189;2.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0048)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竞争能力的提升成为企业在技术快速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相应的,能力提升背后学习过程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重视。相关研究进一步表明社会网络不仅影响企业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1][2],而且影响具体的知识过程如知识获取、传播、转移、整合、利用等[3][4]。可见,竞争能力、组织学习和社会网络之间的两两关系都已得到研究,但竞争能力、组织学习和社会网络相互作用的机制仍然不清晰[5]。本文认为,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知识发展和应用的过程,经由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和知识利用三个相互交织的阶段,企业的网络嵌入模式影响其知识获取、知识整合或学习方式,进而影响知识利用或竞争能力和企业绩效。据此,本文拟围绕竞争能力建立一个新的基于知识获取、知识整合与知识利用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以南京六合化工集群208家中小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模型进行验证。
1 文献研究和理论假设
1.1 竞争能力
竞争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制胜的独特优势,其本质是企业的独特的知识和能力,其作用体现在企业绩效上。竞争能力受到行业特点和竞争环境的影响,竞争能力的界定要符合行业和企业实际。根据化工行业的特点以及同该行业企业和相关机构的访谈材料,本研究将化工行业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初步设定为:新产品开发能力、质量管理能力、污染预防能力等3个方面。
化工企业竞争能力的本质是关于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污染预防的具体知识。本文提出,社会网络和双重学习是企业竞争能力差异的重要来源,图1总结了企业竞争能力机制的研究思路,并提出如下假设:
H1:双重学习与竞争能力正相关。
H2:社会网络与组织学习正相关。
H3:社会网络与竞争能力正相关。
1.2 双重学习
企业的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既需要容纳探索式学习以拓展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利用新机会,适应新的需求和环境变化,又需要通过利用式学习有效地将新知识加以利用,以挖掘现有潜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这就要求在两种学习努力之间建立协同关系,以利于企业内外部知识、不同成员间知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不同类型知识的创造性整合。因此,企业如果不能协同两者的关系,会阻碍企业各项竞争能力的提升。可见,具备系统处理双重学习能力的企业能够推动企业各项能力的发展,既擅长于利用现有知识进行增量创新,又擅长于利用新知识促进更为激进的创新,使得企业既能满足当前需要,又能适应环境变化。因此,本研究有如下假设:
H1a:利用式学习与企业的竞争能力正相关。H1b:探索式学习与企业的竞争能力正相关。
1.3 关系组合
本研究全面考虑企业内、外部网络的作用,将企业的网络关系区分为企业内、外两个层次的三种关系:强关系、弱关系和桥关系,分别指企业内各部门间关系、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和竞争者关系以及企业与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的关系。在双重学习背景下,基于强关系、弱关系和桥关系的不同功能和互补的可能性,本研究认为,其有效的关系组合能够实现双重学习和知识的持续创新和更新。据此,本研究有如下假设:
H2a:强关系有利于利用式学习。
H2b:桥关系有利于探索式学习。
H2c:弱关系既有利于利用式学习,又有利于探索式学习。
H3a:社会网络对竞争能力的影响是间接的,组织学习起着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选取
表1 测量模型
本研究抽样对象为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的化工集群企业。这一集群历史悠久,是中国化工行业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国内化工产业最重要的集聚地之一,拥有较为发达的集群社会网络。样本按照企业规模(2000人以下)选取,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50份,要求由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填写,以确保其对所研究问题是熟悉的。共回收问卷275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有效回收率为52%,扣除规模不满足要求的问卷28份,共获得208份样本。
2.2 指标体系设计
本研究尽量采用现有文献研究已使用的成熟量表,并对进行适当的修改以适应本文的研究设计(见表2)。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量表主要参考了McEvily关于金属加工业企业竞争力以及Yli-Renko等关于知识利用的量表。双重学习量表吸收了Andriopoulos等对双重性概念的最新研究成果。衡量强关系的量表改自Kale等的测量方法,桥关系的量表参考Tiwana的测量方法,弱关系则根据本文对三类关系的分析结论加以衡量。
3 研究结果
为验证假设,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SEM)和AMOS7.0统计软件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学者们的建议,本文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采用两步骤方法,在初步拟合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调整和修正,修正模型如图2所示。
表2 观测变量的一致性检验
表3 修正模型的拟合度指数表
表4 模型检验结果与假设验证
3.1 变量的构造效度和模型拟合情况
构造效度首先要求指标能够反映测量的变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化的因子负荷最低临界水平在0.5以上(见图2),表明各变量的指标具有较好的内敛效度。构造效度还要求同一变量的多个衡量指标应该高度相关,因子分析显示每个变量的Cronbach值都在0.8以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见表2)。
验证结果显示(见表3),模型拟合的卡方和自由度为x2=431.292、df=239、P=.000,x2/df的拟合数值分别为 1.8,远小于3的可接受水平,统计量RMSEA为0.062,低于0.08的可接受水平, 而其他统计量 GFI、AGFI、NFI、RFI、IFI、TLI、CFI都大于0.8,并接近1.0,表明模型有较高的优度。
3.2 假设验证
修正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可以用以检验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见表4)。H2、H2a和H2b得到了实证的全面支持,而探索式学习与质量管理、污染预防以及利用式学习与新产品开发的关系P值没有通过检验,假设H1、H1a、H1b没有得到完全支持。
本文H3和H3a预测社会网络影响竞争能力,并且认为其影响是间接的,双重学习起中介作用,据此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测量。其方法是建立社会资本直接影响竞争能力的模型,以数据进行拟合,并将模拟结果与本文的间接作用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三类关系与各项竞争能力的相关系数均较小或为负数(见图3),表明三类关系对竞争能力的直接作用不显著,须借助双重学习的中介作用,假设H3和H3a得到支持。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社会网络、双重学习和企业竞争力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社会网络和双重学习是企业竞争能力差异的重要来源。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包括如下4个方面:
(1)关系组合的协同作用得到证实,多层次的嵌套结构是集群企业管理双重学习的结构基础。本文的理论研究提出,企业利用强关系、弱关系和桥关系的组合区分和整合双重学习,推动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实证结果显示,强关系有利于利用式学习 (系数为0.10),而没有促进探索式学习(系数为-0.2);桥关系有利于探索式学习(系数为 0.23),而没有促进利用式学习(系数为-0.11);弱关系既促进了利用式学习,又促进了探索式学习(系数为0.07和0.11)。这就表明,三者的组合既有利于新知识的获取,又有利于对新知识加以整合,对本文的理论假设提供了完全的支持。同时,以往的双重学习研究或者局限于企业内部,或者针对企业间关系,本文实证研究证明,企业既利用企业内部网络又利用企业外部的集群网络进行双重学习,多层次的“嵌套”结构是企业应对双重学习管理挑战的解决方案。
(2)双重学习促进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但学习方式对不同竞争能力的作用方式存在着差异。研究结果(见表4)表明,利用式学习对质量管理和污染预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系数为0.18和0.10),但对新产品开发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支持(P值为0.736,没有通过检验);而探索式学习有利于新产品开发(系数为0.09),但对质量管理和污染预防的促进作用没有得到支持(P值为0.781和0.696,没有通过检验)。以往研究经常对竞争能力作笼统的分析,而本文对竞争能力的分类研究表明,对于每项竞争能力的提升,双重学习的耦合方式存在着差异,对于新产品开发而言需要更多的试验和探索以提升竞争力,而对质量管理和污染预防而言,基于现有知识的精炼和挖掘是竞争力的根本。尽管这一结果与化工行业的知识特点是联系在一起,但也启示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将企业的竞争能力加以区分,并对不同竞争能力差异的来源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3)社会网络是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来源,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环节。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组合对企业竞争能力的直接作用较小或为负数(见图3),而关系组合对双重学习的直接作用较大,强关系促进利用式学习(系数为0.10),桥关系促进探索式学习(系数为0.23),弱关系既促进利用式学习又促进探索式学习 (系数为0.07和0.11),且双重学习对竞争能力的作用也较大,利用式学习有利于质量管理和污染预防(系数分别为0.18和0.10),探索式学习有利于新产品开发(系数为0.09)。可见,双重学习是社会网络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中介机制,关系组合对企业竞争能力的作用发挥具有间接作用,有效的关系组合构成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环节。
(4)企业提升不同竞争能力的路径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提升不同竞争能力的方式不一样,机制和路径存在着差异。由图2可见,企业提升质量管理和污染预防能力主要依赖于利用式学习,而利用式学习进一步依赖于强关系和弱关系,其路径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利用式学习→质量管理和污染预防;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则主要依赖于探索式学习,进一步依赖于弱关系和桥关系,其路径为:弱关系和桥关系→探索式学习→新产品开发。路径的差异表明,在管理实践中,企业针对不同的竞争能力问题采取不同的学习和管理策略,该集群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和污染预防主要借助于利用式学习、强关系和弱关系,而新产品开发借助于探索式学习、弱关系和桥关系。
尽管本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有明确的界限:(1)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地理集群中社会网络的关系维度对企业双重学习和竞争能力的作用,但企业的网络嵌入方式非常复杂,有待于更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2)尽管总体样本的实证研究较好支持了本文的理论模型,但本文的抽样对象限定于化工行业的地理集群企业,对理论的支持也有一定的限度,如改变抽样范围如作跨行业或跨集群的研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仍需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1]McEvily B,Zaheer A.Bridging Ties:A Source of Firm Heterogeneity in Competitive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20(12).
[2]Tsai W.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5).
[3]Yli-Renko H,Autio E.,Sapienza H.J.Social Capital,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Exploitation in Young Technologybased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1,22.
[4]Levin D.,Cross 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You Can Trust: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in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J].Management Science,2004,50(11).
[5]Tiwana,A.Do Bridging Ties Complement Strong Tie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Alliance Ambidexterit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
[6]Levinthal D.March J.The Myopia of Learn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
[7]Baker,W.Market Networks and Corporate Behavior[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0,(96).
[8]Uzzi,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
[9]Kale,P,Singh,H,Perlmutter H.Learning and Protection of Proprietary Assets in Strategic Alliances:Building Relational Capital[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
[10]Anderson,J.,Gerbing,W.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