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市场不对称的突围之路
2010-05-14刘新明
刘新明
有不少社区居民抱怨说:“便利店不够,很多小区都没有便利店。”而便利店有苦自知——经常“吃不饱”。对于经营者而言,“市场不对称”的窘境犹如魔咒,挥之不去。
生存之窘
从便利店的发展规律看,每3000人就需要一家便利店。如今,便利店不仅数量上难说“便利”,就是盈利上也陷窘境。据北京市统计数据,2008年北京规模以上便利店年营业额达到18亿元,910家门店的平均面积有120平方米,年平均营业额只有198万,基本处于无利或微利状态。尤其是24小时便利店情况更甚。
在北京望京广顺南大街路边的一家便利店,虽然牌子上写着24小时营业,但每晚10点后就已大门紧闭了。工作人员介绍,晚上顾客太少了,尤其是冬天,如果24小时开着,电费、员工的倒班费加起来,成本很高。如果是名牌加盟店,每月还要向总部交钱,挣得更少。
便利店目前发展的不温不火有其外部原因,包括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北方冬天冷,室内外温差大,室外活动不方便,与便利店发展相对较成熟的南方市场相比,北方顾客夜间购物的习惯还基本未成气候,这样的条件阻碍夜生活氛围的形成,也就使便利店发展条件缺少了一块。再加上便利店商品价格普遍偏高,比一般超市高出10%至15%,许多居民难以接受。
目前便利店大部分采取通过自有配送体系完成货品配送的运营模式,一般便利店网点设置较远,不少便利店配送体系只对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的店采取每日配送,对一些店址较远、经营状况一般的店面则多采取“隔日”送货的方式,这离便利店一天两次配货的物流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物流跟不上对于便利店来说都是一处硬伤。
如果从根本上而言,便利店卖的不是商品,而是服务。让人更方便快捷地选择所需商品,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才是便利店的最大优势。尤其是针对24小时便利店来说,这种影响更加突出。
突围之道
在欧美,24小时便利店是夜间唯一正常营业的零售场所,但是在国内,晚间各种大卖场、超市、百货店都在争夺24小时便利店的客流。
除了便利店自身条件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自然环境条、消费习惯暂时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夜间多种零售经营场所同时竞争的外部环境也不会很快得到改善,众多的竞争对手会极大地压缩便利店的优势时间段,便利店面临的发展压力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会比较大。
如何突围?目前,一些连锁便利企业的思路是通过规模和数量来突围。上海快客便利连锁店北京公司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网点的扩充,形成规模优势。好邻居相关人士也表示,通过继续加大网点的发展力度,支撑长远发展,并最终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便利店与其他零售业态相比有自身的特点。第一,即食食品比重大,顾客通过简单的加热加工就能食用。第二,服务多元化,如代售票务、报刊、代冲胶卷,甚至提供家政服务、免费打气等。第三,所售小商品具有新奇特的特点,引领时尚。第四,生活必需品占商品主导地位。而目前国内一些便利店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短板,不少便利超市试图给居民区里的所有人服务,结果却事与愿违,在价格上不敢比超市高多少,服务上也不能满足需求,因而缺乏吸引力。下功夫做好这四点才是便利店的突围之道。便利才是便利店行业的品牌,不能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的便利服务,便利店企业的品牌就不复存在。
便利店行业也开始出现细分现象,今后专业化、特色化将成为便利店的一个发展方向,特色是便利店必需补上的一课。
从行业角度来看,流通业不外乎三样东西:选址、资金、品牌,其中重中之重是店址。
客流量、商圈半径、居住量是选址建店的三个关键数据。以一个200平方米的店面为例,500米为半径的商圈内如居住1500户居民,就适于开店。同时,投资者可以在店址门前统计过往车辆(包括自行车)的数字,这个数字的1%就是这个店大约的客流量。
过去商界中有“饭店门口开粥摊”一说,此话原意是指在大饭店附近可以再开一个小饭店,以弥补大饭店某些经营品种的不足。但如今不少地方的超市、便利店“一窝蜂 ”地开设,而且多人分食的是一块蛋糕,不抢才怪? 便利店欲在重兵之下突围,选址多元化是为上计。
地铁站——物美便利店开入了北京的地铁车站,先期与地铁合作的14个网点散布于环线各售票厅旁。虽然由于地铁“寸土寸金”,使地铁店卖场面积较小,仅12平方米左右,但物美地铁店以其亮丽的装修设计,精美的便利商品,快捷的便民服务赢来了众多顾客的好评。
加油站——法国最大的连锁便利集团ampm公司,在中国转向加油站零售网络的拓展,以“加油站+24小时便利店”的模式切割市场。
写字楼——虽然写字楼中设立门店是由物业部门进行管理的,但是连锁便利店的入驻不仅给整个物业带来了方便,更多的是带来了人气,进而增加了物业的升值潜力。所以说便利店进入写字楼是零售商业与房地产业的一个双赢之举。
便利店的选址现在是越来越灵活,在位置的选择上也更加精细化,服务对象也更具有针对性了。交通枢纽、会展场馆、校园内外、旅游景点,都成为便利业的布网新落点。
对商家来说,利用已建立起来的品牌影响改造夫妻店,既扩大了市场份额,又丰富经营业态、扩大了经营规模、是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的新途径。而对小夫妻店来说,“大树下面好乘凉”,成为大商家的一分子,不仅有了一块现成的金字招牌,商品的进货渠道也变得正规放心、统一配送,营业额自然也会比以前提高。
在这个“得终端者得天下”的时代,资本在这个领域的扩张才刚刚开始;未来几年之内,它必将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在全国燃烧起来。
很多便利店只学到了国外便利店的外壳,如24小时营业、价格高等,但都没有抓到经营的精髓,便利店应该靠便利服务盈利。
便利店是最适合本土化发展的零售业态,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便利店,在比大卖场更广泛的区域内发展生鲜型、时尚型、服务型等多样化的便利店业态。随着中国人均收入增加及生活节奏的加快,24小时连锁便利店这一零售业态的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尽管现在不能盈利,但坚持到最后的一定能够得到巨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