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功利”掩住“情意”沟通赢在坦诚

2010-05-14谷粟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王后耳环功利

谷粟

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人人都明白员工价值与企业价值是不可能完全重合的。正因为存在这种差异,企业为了使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价值实现做出贡献,便制定了一套又一套企业制度、管理规范,然而,仅仅依靠外在制度的强制约束显然不能达到最理想的结果,因此,在日常管理实践中人们更常见的不是那些冷冰冰的强制规范,而是各式各样散发脉脉温情的激励机制。上级对下级的关心、沟通就属于一种典型的精神激励,融洽了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从而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当然,最后便反映在企业价值之上。

然而,就是这种看似平常不起眼的管理沟通,真正操作起来,其效果却显得有些玄妙与不确定。究其原因,就在于上级在“激励”下级的时候,往往将“功利”的目的裸露在外,“功利”掩住了“情意”,下级不仅没有感受到真正的关心,倒是很有可能将上级的关心理解为“别有用心”。同样,下级在接受上级“激励”的时候却也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考虑而显得有些矫情、不自然,这在上级心目中当然就很难会产生良好印象。这就会影响到上级对下级的价值评判。总之,这种管理沟通的问题如果长此以往,上下级之间真正发自内心的沟通就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而这对团队合作、创造企业价值自然存在相当影响。

没事的时候也经常想这个问题,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做人也好、处世也好,其实还是坦诚一点好,人情人情,人家要的是真情,虚情假意的,谁乐意接受这个呢。问题是,人不可能对所有人需要相处的人都能够做到坦诚,不过,这似乎也没有关系,不能对别人坦诚,那就做到对自己坦诚。上级坦诚地表达自己的关心、爱护,而下级也无需揣测,坦诚地接受关心,如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建立。也唯有如此,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能力才能得到开发,最终促进企业价值的成长。下面两则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

作家林夕在《慷慨的吝啬》中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去拜访他的上司。那位上司与孩子的父亲之前一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毕竟现在有了职务上的上下层关系,因而双方心里显然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无拘无束、海阔天空。谈了一会,孩子的父亲就起身告辞。上司客气地挽留并送给客人一箱苹果。等回到家,孩子打开苹果箱子一看,发现全是一些皱皱巴巴的小苹果,便忍不住大叫:“什么破玩意儿?扔了都没人要!”父亲因势利导,趁机教育孩子说:“对,什么破玩意儿!你要永远记住这句话。当你把自己不喜欢、不需要的东西送给别人时,你得到的就是这句话!”看着孩子若有所思的样子,父亲接着说道:“记住,不要把别人当傻瓜。他会和你一样,知道这东西的价值。要么不送,要送,就把自己认为最好、最喜欢、最舍不得的东西送给别人。”

其实,这个小故事并不是说要人们在送礼物时一定要送出自己最好、最喜欢、最舍不得的东西,它真正想说的意思是人们在为人处世时应该坦诚相待。故事里的父亲和孩子之所以对那位上司不满,仅仅是因为上司送的礼物太微不足道了吗?显然不是。那位上司之所以得到孩子的那样一句评价,就在于他送出的礼物并非发自真心的赠送,而是想将自己吃不了的东西送人,免得浪费,又同时想赢得别人的感激,所谓一举两得,纯粹为自己打算。一句话,不坦诚,所以其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因为,别人并不是傻瓜。相反,如果人们能够坦诚相待,即使送出的礼物再轻再薄,受者都会发自内心的感激对方,“千里送鹅毛”就是一个明证。

前面说的是送礼物者(上级)应该以诚待人,不要名为赠送,实际上出于自己的利益计算却还试图以此获得别人的回馈。那么,收受礼物者(下级)又当如何应对这种事务呢?同样还是四个字:坦诚相待。

曹操是个极为节俭的人,他自己虽然贵为丞相,到后来更是加冕成为魏王,然而,他却可以做到一件袍子可以穿上十几年不换。南征北战中得来的战利奢侈物品统统都被他分给部下将士,而他自己的后妃却从来都不使用锦缎绣品。在曹操的众多后妃中,卞氏无疑是最为优秀出众的,最为曹操所敬重。这不仅仅是因为其为曹操生下了几个最为杰出的儿子,而更在于她本人的良好品德。

话说有一次,曹操不知从哪里得到了几副制作极其精美的耳环,便想送给后妃们每人一副。来到后宫,曹操让几位后妃挨个挑选,当然,卞氏作为王后理当首先选择。卞王后仔细看看几副耳环,比较了好一会,选择了其中一副。奇怪的是,卞王后选择的那一副既不是最好的那一副,也不是最差的那一副,而是一副比较中档的耳环。曹操当然明白每副耳环的价值高下,所以他很奇怪地问卞氏:“你为什么只选一副中等的呢?”卞王后微微一笑:“回大王,如果我选择最好的,说明我贪婪;而如果我选择最差的,则说明我虚伪;所以,我选择中档的那副。”曹操听后,开怀大笑,不住点首称赞。

在上面这个小故事里,卞王后的言行实在了不起。众所周知,后妃们在面对曹操的赠礼之时,心中当然会有几分顾虑:到底怎样选择呢?一般情况下,先选择者都可能会选择最差的那副耳环,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曹操的好感,也就是说,表现出不贪婪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卞王后却没有这样选择,她不仅做到了不贪婪,而且还表现出了不虚伪,这才是可贵之处。而不虚伪,正是坦诚相待的体现,不做作、不矫饰。

当然,也许会有人说,卞氏之所以这样选择实际上同样是出于利益计算,故意表现出不虚伪的样子,以取悦曹操,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我们却完全可以认为卞氏的这个抉择真正来源于纯粹的坦诚。因为,如果如此一件小事都需要经过一番如此复杂的计算,这种行为在性格极为复杂、心思极为细密的曹操面前似乎并不高明。相反,当她坦坦荡荡、直面内心的时候,才能获得曹操真正的信任。况且,如果再了解一下卞氏的生平经历,我们就更会坚信这个判断。

坦诚地表现自己、坦诚地对待别人,才会赢得别人的真正尊重,对管理实践中的上司与员工们或许会有几点启示。■

猜你喜欢

王后耳环功利
红心王后
耳环兔的四季风铃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Blowwom
耳环选择攻略
医者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头饰王后
王后与蜜儿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