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温总理治旱
2010-05-14王婧
王 婧
在广西,一个被温总理改变了旱情的乡村颇为幸运。而它背后是整个自治区的旱情仍在不断持续、加重。
76岁的黄妈秋抱着4个月大的孙子坐在家门口的小坪里。她头顶上乌云密布,可那雨就是下不来。从去年7月份开始,广西就持续着这样的天气,统共就下了两三场零星小雨,连路面都没打湿,就停了。
2月12日,农历的腊月廿九,黄妈秋就在这个小坪里,见到了温家宝总理。这是温家宝和民众一起过的第八个农历新年。其时,广西的多条河流已经断流。在东兰县,6412座水箱中,有4517座已经干涸,9条河流中,4条已经断流。
“我有福气啊,这么大的年龄还能够见到总理。”黄妈秋一脸幸福,“总理来了以后,好多困难都解决了。”
及时雨
黄妈秋的家在广西西北的河池市东兰县三石镇的巴造村。红水河从东兰县自北向南穿越而过,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奇峰异谷,层峦叠嶂。三石镇距离东兰县城23公里,再到巴造村,还有3公里的土路。这个位于云贵高原大山深处的村落,“如果不是大旱,总理怎么可能来这里?”黄妈秋说。
黄妈秋有两个儿子,均已结婚生子。在温总理到来前的一两个月里,她儿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每天挑着扁担,去相距一公里山路的水池里挑水,“每人每天至少两趟。”
在大旱来临之前,黄妈秋的家里是不愁吃水的。她家后院用水泥修了一个水箱,花了大约6000元。雨天水箱能自动蓄水,足够一家人的生活。
中国的西南地区历来水资源丰富,雨量丰沛。在巴造村的巴造屯,有居民170户,656人,无论是生活用水还是农业用水,“望天用水”就已足够。由于没有工业,这些聚居在山脚下的村子里极少出现缺水的状况。“偶有旱情发生,顶多就一个月,镇上还有供水点,足以应付了。”三石镇的镇办公室主任陆锋说。
居民家的水箱得益于2003年的“老区基础设施大会战”。当时政府投了一笔钱“希望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水箱,实现旱涝保收”。陆锋说。
但这场从去年持续至今的大旱却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据东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资料显示,“2009年全县总降雨量同比减少了6成。今年2月,全县降雨量仅为4毫米,比往年同期平均值偏少88.4%。目前全县水利工程蓄水总量仅为56万多立方米,比同期减少近九成;农作物受旱面积8.23万亩,绝收3.7万亩;全县8.16万人、5.3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严重的旱情惊动了千里之外的中南海。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两次就抗旱救灾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更是决定要到旱区视察工作,第一站就是广西东兰县的巴造村。
这个消息层层传递到巴造村。此时,距离温家宝来东兰还有十天时间。“各级干部都特别紧张,几天几夜没合眼……”三石镇副镇长黄遥跟《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你知道领导重视到什么程度吗?我们准备了一个向总理汇报用的东兰县全县抗旱示意图,需要摆放在巴造村村委会门口。在一天之内,就有不同级别的4个领导先后对摆放方式和位置提出了4种不同的意见。”
从2月2日开始,三石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送水下乡的活动,“有专人从县城运水来,确保每人每天20公斤用水”,黄遥说。他如今负责整个三石镇的政府送水下乡工程。“此前也有一些地方会政府送水下乡,但大规模地提出硬性要求,是从2月2日开始的。”也就是距离总理到灾区前十天。
治旱大计
2月12日是农历腊月廿九。听说总理要来,巴造村的村民们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列队到村口迎接总理。下午4时30分,温总理来了。
在巴造村的取水点,村民们正排队接水。村民告诉总理,“水是从县里的自来水厂运来,每天来3次,每人每天可以供应20公斤水,生活用水够用了。”温家宝一再叮嘱:“春节到了,一定要把家家户户的用水安排好!”
温总理扶着简易木梯登上一个水窖的顶端,掀开灌水口的木板查看储水情况。这个能装30吨水的水窖,专门给隔壁的共130名师生的巴造小学供水。
黄妈秋当时告诉温总理,“以前吃水很困难,现在政府都给我们解决好了”。
但这场席卷西南五省的旱情并没有因为总理的到来而有所减轻。2月12日,当巴造村已经有水喝的时候,谣南五省区市干旱受灾人口已达5000多万人,1600万人饮水困难。
此时,远在重庆彭水县的保家镇,8000多人守着7口即将干枯的老井,当井水足够一桶水的分量时,便按照“抓阉”决定归属。而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一个贫困山村小学,不得不用鱼塘水来做饭。
黄妈秋说,“温总理是巴造村的贵人,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
村委委员黄启思向温总理汇报了巴造村的抗旱工作。他陪同温总理视察了村里的田地。路边的稻田已干旱龟裂,温总理紧锁眉头走入田间,蹲下身子,抓起两块土,仔细察看了干旱情况。他向总理汇报工作的场景被记者抓拍下来,照片挂在他家的堂屋里。
黄启思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介绍,正常年份,这个时候,田里应该长起一尺多高的玉米,但今年大旱,什么都种不了。在巴造村,种田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但现在,劳动力只能外出打工。黄妈秋的两个儿子就在年后动身去广东打工了,留下两个媳妇照顾老人、孩子和土地。
在山间的田边,还能见到由竹子劈开而形成的小水渠,用来把雨水引进土地。黄启思随手扒开一些树叶,露出一条年久失修的水渠。
在黄妈秋的记忆中,这些水渠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在60年代和70年代各有一次大旱灾,也需要自己去挑水。后来就修了这些水利工程。现在是我这辈子遇到的第三场大旱灾,但有政府在,不需要挑水了。”
但大旱过后,风调雨顺的气候使得巴造村又有了充足的自流水源。原先那个用电抽水的水利工程就逐渐被村民遗弃了。黄启思说,“后来几次试图修复,但一是没钱,二是本着修近不修远的原则,这些水利工程就一直没有修过。”
“如今总理说,这些水利工程要恢复。”这已成为整个东兰县干部奉为圭臬的指示。
2月13日,温总理在东兰县旱区又走访了一天,随后拟了一副对联:“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横批是“日新月异”。
黄启思琢磨,“‘山清水秀生态美,这不正是治旱大计吗?”
水利大跃进
温总理离开东兰县之后,旱情仍然在中国西南地区蔓延。在重庆,嘉陵江已经见底;乌江重庆段甚至已经无法行驶船只,面临断航的困境。四川凉山大火频传。广西漓江因为水位下降。迫使旅游航线不得不进行调整。云南昆明机场跑道因为干旱断裂破损,每天平均有50架航班受到影响。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云南旱情启动二级响应,针对广西旱情启动三级响应,针对贵州、甘肃、四川旱情相继启动四级
响应。财政部、民政部及时下拨中央旱灾救灾补助资金1.85亿元(其中云南省1亿元)。国家防总启动抗旱二级响应,财政部、水利部安排抗旱资金1.55亿元,并协调国家发改委提前安排农村饮水工程专项资金。
但在温总理视察过的东兰县,似乎一切都比别的地方来得顺利。从去年8月份以来,全县累计投入抗旱经费1424.05万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拨款797万元。
总理走之后,共3000多米崭新的输水管网已经架在了巴造村,把1公里外的水引到每家每户。这个“临时应急水源工程”从黄妈秋家门前经过,解决了这里约三四十户人家的用水问题。
“这还不是全部。我们还在进一步架网,不仅解决巴造村的饮水问题,临近的村子,我们也能帮上忙了。”三石镇办公室主任陆锋说。
“现在各地都被要求上报项目。我们这个作为样板工程。应该是最快批下来的。”陆锋说。
根据《东兰县抗旱减灾工作情况汇报》显示,总理带来的实惠还包括,上马水利项目4批156个,做到开工竣工率100%、配套资金到位率100%,组织实施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的库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月22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巴造村采访时看到,一台挖土机正在为此项目开路。陆锋介绍,“因为准备3月24日的开工仪式,这条路必须在3天之内平整好。”这是大约1公里长的山路,宽窄不一,路边还有一些青石,需要爆破。“时间紧,任务重”,镇干部陆锋解释说,“但我们这里是抗旱的示范点,我们要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完工。”
巴造村一共有220个劳动力,一部分外出务工,剩下的就被动员起来兴修水利。“都是义务的。现在的政策是群众出力,上级出钱。”陆锋说。
此外,由于温家宝在巴造村视察时表示,希望他们把70年代的水利恢复起来,一场大规模的修渠运动已经在巴造村展开。已经80高龄的退休的王老师也扛着锄头去挖了水渠。
在温总理离开东兰县的一个月里,整个东兰县“先后组织兴修水利5处7.9公里,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1420亩,完成渠道清淤180公里,兴建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78处,有效缓解1.09万人的饮水难问题,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13处,架通输水管网12.3千米,临时缓解0.83万人的饮水难问题。”
这只是东兰县大兴水利工程的开始。东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更长远的规划已经开始在申报,长线规划,合计共需资金2.84亿。这相当于这个国家级贫困县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的6倍,因此,“请求上级政府协调解决”。
抗旱示范
因为温总理视察过,东兰县成为河池市的焦点,“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全力抓好抗旱救灾工作”,副镇长黄遥说,“工作至少比往年忙了十倍。现在连开县长会议,都到三石镇来。我们不敢出一点差错啊,温总理来过的地方,抗旱工作要做表率。”
3月17日16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宣布启动自治区自然灾害救助二级应急响应。截至3月18日,广西共有77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特旱8个,重旱21个,中旱12个,轻旱36个。而东兰县正是特旱地区之一。
在东兰县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入口处,竖着一个巨大的告示牌。那是“东兰千名干部深入农村抗旱救灾责任一览表”,每村每户均有干部与之对口。而干部的工作状态,比如“上班、下乡、开会”等等,均有小黑板实时公示。
送水成为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东兰县要求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校、不漏一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仅在三石镇,每天就有18辆车给全镇2.3万人送水,每车能运3吨水,每天跑三趟。三石镇的总面积为46.26万亩,其中只有2万亩是耕地,其余均为山区。全镇13个行政村,就零落在莽苍的群山之中。
“一车水运10公里,就要100多元的运费。最远的地方,运一车水,运费达到了500多元。”副镇长黄瑶说。在抗旱期间,东兰县“每天需送水经费6.84万元,每月共需要送水经费241.2万元。”
“虽然说要求保证每人每天20公斤水,但实事求是地说,还是无法顾及。对官员来说,这是一马虎就要被炒鱿鱼的事情。政府还专门安排了人在明察暗访,就看官员是否认真地在做这件事情了。”黄遥说。“昨天一个村民说,‘水是送了,但是量不够,负责的干部就被骂得狗血喷头。”一个佐证是《东兰县抗旱减灾工作情况汇报》中提到,“抗旱督查指导人员车辆用油每天就要4000元”。
更长远的是,温总理提出的“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在东三县的工作思路中已经有所体现。
在巴造村,黄启思还负责植树造林工程。这次植树节,1000多名干部群众在巴造村的山上共种植了大榕树、小榕树、羊蹄树、桂花树共588棵,“每隔4米种一棵”。
截至3月15日,东兰县共完植树造林总面积1.56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全民义务植树50万株。今年,全县计划种植320万株木苗。
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3月18日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区已有13个市出现旱情,农作物受旱面积1126.38万亩,其中重旱358.52万亩,干枯34.02万亩。因旱导致218.12万人、111.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3月22日,黄妈秋欣慰地跟《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现在,我们生活用水不成问题,三四天就可以洗个澡。不总理教育我们要节约用水。”
“巴造村是路边村。你要知道。总理能到的地方,肯定不是最坏的地方。”黄遥说,“在大石山区,还存在着很多没有通公路的小村庄,在这些地方,村民的饮水依然困难,他们还是需要就近寻找水源。”
3月23日,广西自治区特旱地区增加到了9个。在距离巴造村仅7公里的武篆镇鸾坡村,因为交通不便,村民们不得不在悬崖峭壁上架起了一条长300米的钢丝绳索,依靠钢索运水,以临时解决22户113人的饮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