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高梅最后的狮吼

2010-05-14孙维宁

中国新闻周刊 2010年42期
关键词:影碟好莱坞

孙维宁

金色胶片构成的图案中,雄狮一声咆哮,是好莱坞电影公司米高梅出品电影的标志性开场。

11月3日,为世界影坛贡献了诸如《宾虚》《乱世佳人》《绿野仙踪》等一系列传世之作的米高梅在纽约地区联邦法庭申请破产保护。

消息传来,对于电影行当之外的公众来说,似乎有些猝不及防,甚至大惑不解,但在好莱坞内部,这个消息并没有带来任何唏嘘与震撼。事实上,近些年来一直流行于业界的悬念并不是米高梅会不会破产,而是它到底还能挺多久。

孤零零地苦守电影这块田地

作为一家具有86年历史的老牌电影公司,曾几何时,米高梅不仅在好莱坞独霸一方,从世界意义上来讲,更是一座名副其实,最具美利坚特色的“造梦工厂”。当1924年米高梅初创之际,公司所立下的座右铭叫做“没有艺术家,何来艺术”。遵照这一“厂训”,米高梅哺育、打造了一大批国际级明星与电影艺术家,同时也出品了一系列传世经典之作。在最具风头的二三十年代,其年度票房一直在好莱坞雄踞首位,所出产的影片华美壮观,特别是歌舞片更具特色,非其他任何公司所能匹及;在技术上它也是勇于革新,在8大电影厂中它是第一家使用彩色印片技术的公司。

但在二战结束后,包括米高梅在内的整个电影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1948年,美国反托拉斯法出台,为避免行业性垄断,政府要求各电影公司实现“制播分离”,不得再像过去那样涉足影院业务,从而使集“制、发、映”于一体的传统电影产业链发生断裂,导致各电影公司的收入一落千丈。1957年,米高梅连续30年盈利的局面首度被打破,与此同时,公司主管因经营理念上分歧也导致人事上的波动,一手缔造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路易斯.梅耶被排挤出局。

不过,从1950年代末一直到20世纪末,早已告别黄金时代的米高梅虽在风雨中飘摇不定,但并未被连根拔起,反而一直跻身于主要电影公司之列。在艺术上它不仅出品了像《毕业生》和《飞越疯人院》等奥斯卡经典之作,而且在1962年率先推出了第一部系列大片《007》,从而开启了好莱坞依靠系列电影养活产业的先河。

另外,尽管米高梅公司内部的运营状况每况愈下,但在1997年仍成功兼并了3家小公司,从而大大扩充了其藏片数量。米高梅高达4000余部的巨大片库,以及因此获得的200座奥斯卡小金人,一直都是这家公司皇冠上的宝石,多少年来既保住了公司的市场价值,也为其带来滚滚财源。但在公众观影习惯改变,网络技术普及,和有线付费电视不再依靠放旧电影来维持生计这三大浪潮的冲击下,米高梅一直没能创立自己的播放平台。

在好莱坞,福克斯以“抠门”著称,付的制作费比谁都少,但米高梅却好像最容易给一部新电影开绿灯。很多时候,制片人带着一个项目跑遍了所有大公司均遭拒绝之后,但到了米高梅却能成功“立项”。这实际上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米高梅“把关不严”的弊病。这些年,米高梅拍片不少,但却鲜有佳作。

在最近一年全美100部最卖座的影片里,米高梅只占一部,而时代华纳却有18部之多。当连自己的主业都经营不好的时候,一个公司走向灭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目前好莱坞7大电影公司,其背后均有巨大靠山,不是已被跨国大公司收购,就是背靠实力雄厚的大传媒集团,唯独米高梅孤零零地苦守电影这块田地,既没有自己掌控的有线电视和网络传播平台,也无法开拓诸如玩具、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只是单纯以制作和发行电影获利。

蓝光,最后的机会

曾被业界视为有可能让米高梅起死回生的最后一次易手发生在2005年。那一次,由美国索尼牵头的几家公司联合注资50亿美元进入米高梅,希望借助米高梅拥有的巨大片库资源,来发展被索尼看好的蓝光高清影碟业务。

不曾想,蓝光影碟问世之后,市场反应相当平淡,并没有从根本上挽救已经呈下滑趋势的影碟市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一直维系米高梅生命的片库也开始遭遇“贬值”。据统计,在2008年,米高梅仍能依靠片库从影碟零售、付费电视以及其他渠道赚取约5.5亿美元的现金收入,但到破产前这一项年收入却只有2.2亿,降幅高达83%。

2009年9月,米高梅召开紧急债权人会议,宣布公司已经出现高达4亿美元的缺口,难以支付到期的利息,连需要用于短期周转的两千万美元现金都拿不出来。

紧急债权人会议之后,米高梅的财务困难已成为好莱坞公开的秘密。这时,曾经两度并购米高梅的时代华纳再次出手,开出15亿美元的价格企图再次将其纳入麾下,但被米高梅以价格过低的理由否决。在时代华纳出局以后,拥有《电锯杀人》系列片版权的狮门影业加入竞购,该公司最大股东卡尔.伊坎同时也是米高梅的大股东之一,他提出由狮门提供18亿美元,与米高梅合并为一家公司,但这一提议却被米高梅其他债权人认定是卡尔.依坎为了在未来公司增加个人股份的一个“阴谋”,同样遭到否决。

在时代华纳与狮门影业并购失败之后,拥有欧洲资金支持的望远镜娱乐公司进入视野。这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制作公司,每年大约出品四五部影片,几乎全部由迪斯尼代理发行。

米高梅雇请了以杰.葛夫曼为首的破产专家团队,开始了艰难谈判拉锯战。

“整个谈判过程犹如一部可以获得奥斯卡奖的剧情片,由于米高梅的债权人数众多,而个个都好像电影里的角色一样,人人争戏,各不相让,造成‘剧情跌宕起伏,悬念叠出。”葛夫曼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好在葛夫曼团队的看家本领就是对付此类难缠案件,加上从办理安然、克斯比甜甜圈等破产大案积累下来的经验,最终摆平各方利益。2010年11月3日,破产申请终于递交到联邦法庭,超过100位的主要债权人同意将米高梅欠下的40亿美元债务转化为新公司95%的股权,而望远镜娱乐不仅取得未来新公司的经营权,同时也得到了不到5%的股份。

米高梅绝非电影业的丧钟

毫无疑问,米高梅此次破产,与其赖以生存的片库价值暴跌有很大关系。也正因为此,有人又开始为电影业敲响了丧钟。诚然,在互联网大潮以及像HBO这样有线电视网纷纷倒向独立制作趋势的冲击下,过去电影公司依靠片库的生财之路已经出现阻碍,但米高梅破产只是个案。

好莱坞普遍的共识是电影业,尤其是院线这一板块在未来几十年仍有上升空间。虽然影碟销售下降确是事实,虽然因互联网的兴起造成观众分流也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是电影的价值因此降低。目前相对混乱的局面更多是因为从新媒体获取盈利的模式仍然没有找到,仍然处在探索阶段。

目前好莱坞业界对米高梅的未来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米高梅模式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即使提出破产保护仍然挽救不了它夕阳西下的颓势。另一种意见则相对乐观,认为一方面由于望远镜娱乐接管未来公司的运营,其电影主业有望得到振兴,另一方面在短期内,米高梅尚拥有第23部《007》和另一部系列大片《霍比特人》的制作权,假如这两部影片像预想的那样大获成功,米高梅的财政状况和市场形象都会大幅改观。

当米高梅破产的消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之际,似乎在中国的反响比世界任何地方都大。

也许是因为最近有过橙天嘉禾以2500万美元投资传奇影业,获得该公司3.3%的股权的先例,近几天来,大量关于中国资本有可能进入米高梅的传言随处可见。但如果仔细研读一下米高梅的破产计划便不难看出,40亿美元的亏空已由股权形式被抵消掉,而且新公司开始盈利后还债的优先次序也已排定,中国资本即使注入米高梅,到底可以获得多少股权,以及董事会里超过100位的股东能否同意都是一个未知数。★

猜你喜欢

影碟好莱坞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让语文课燃烧起春天的欢乐
影碟传播——夹缝中生存的电影传播方式
真真假假:好莱坞电影PK现实生活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
本期收藏&蓝光TOP5
他为什么送我影碟
好莱坞暑假大片集中看
电影随身看 把DVD影碟搬上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