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官场“顽疾”
2010-05-14王先
王 先
食五谷,生百病。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肝病、胃病、皮肤病,大家司空见惯不以为奇。然而,凡此种种病症一旦与政治挂钩、与权力结合,便可产生突变、异化,生出一种新的“顽疾”来。
在林语堂先生为其把脉诊断、细致剖析之后,形象地称之为:政治病。这样一来,就将在不正常的政治运行机制下产生的种种官场怪相,通过漫画式的勾勒,使其跃然纸上、生动活泼。
稍读一点中国史,我们便能发现,在政治权力斗争纵横捭阖之际,不少官员往往以生病为托辞,在政坛几进几出起起伏伏的故事。只是,有的是出于对朝廷的失望无奈,有的却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做的精打细算。这后一种原因,在《论政治病》中可见一斑。
在官场上,“政治病虽不可常有,亦不可全无。各人支配一二种,时到自有用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南京政府在军备、财政上存在种种弊端,有些因失职而在舆论压力下被动下野的要人,挂不住面子,于是假称身患大恙,顺水推舟为自己的下台做一番装饰,企图在社会上保留名声。林语堂先生说这就是“凡要人都应该有相当的病菌蕴伏着,可为不时之需,下野时才有货真价实的病症及医生的证书可以昭示记者”,可谓将要人的虚荣心态一笔点穿。在《论政治病》中,所谓的“政治病”更多地是被用来当做官场上的议事筹码,一些不学无术者尸位素餐,即使提案也不看事实如何,却以称病为软威胁相互扯皮,或曰精神衰弱,或曰骨节酸软,军界如此,政府如此,财团如此,议事如市场里的讨价还价一般,因为“病有了,上台后,就有恃无恐,说话声音可以放响亮些”。
这种“政治病”实在并非个案,几乎成了官场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作者敏锐地看到“平均而论,在任何时代,中国的政府里头的血亏,胃滞,精神衰弱,骨节酸软多愁善病者,总比其他人类团体多”,对其“发病”如此广泛的原因概括一语中的:政治上斗争的武器及失败后撒娇的仙方。只是,“病”在官员身上,却痛在百姓身上,因为一位“饮食积滞消化欠良”的官僚会怎样热心办公救国救民呢?
今天读来,我们仍然不难看到,在缺少正常的政治运行机制和健全的权力制约机制的社会里,“政治病”在任何时候都有复发、传染、泛滥成灾的可能。
精当的比喻往往可以使枯燥的道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也是一些优秀的杂文家善于使用的手法,林语堂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将这一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大家。以“病”来比喻官场上的种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让读者在流畅自然的阅读中丝毫不觉得生疏枯燥,甚至对一篇杂文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正是林语堂文章的魅力所在。加之能恰到好处地在文章中自然揉入一些调侃的语言,如这篇文章中提到“政治病”,竟能举出“出洋念书”,“想妈妈”等,更能使整篇文章充满鲜活感。这在白话文兴起不久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主要以严肃说理为主的现代杂文作家圈子里,写法可谓一枝独秀,为文坛吹进了一缕清新的轻松幽默风,应该说在拓宽现代杂文创作手法的道路上功不可没。
林语堂(1895-1976),福建省龙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剪拂集》、《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
插图 / 小丑 / 塔诺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