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记者》的后窗实验
2010-05-14王立纲
王立纲
《青年记者》的前身是1941年7月创办的《记者生活》,1942年6月正式创办《青年记者》,是全国创刊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专业期刊,也是全力打造新闻界的新闻调查杂志。
内容是立刊之本,读者是创新之源。在办刊中,《青年记者》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一)把新闻的难点作为自己的起点。把主要精力聚焦于新闻实践的难点、热点问题,尤其是在新闻实践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驻足的地方,《青年记者》应该发挥它的力量。
(二)勇于打破新闻“潜规则”。今天,新闻界对新闻的理解和实践,仍有很多习以为常但却似是而非、不合时宜的东西,需要各方协力改变。我们坚信:新闻的进步于国于民至关重要。《青年记者》一直致力于新闻的进步。
(三)新闻人尤其是年轻新闻人的事就是我们的事。《青年记者》永远是一线同仁的精神家园。我们为一线奋进者呐喊,不遗余力;对一线同仁面对的诸多困苦,同样不遗余力一起承担。
(四)坚持大家办大家看。《青年记者》是属于大家的,是全国新闻业界人士、学界研究人士的共同平台。《青年记者》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每一位作者、读者的参与、支持、批评、鼓励。
(五)致力于社会公众新闻素养的提升。新闻是开放的事业,直接来自公众,直接面向公众,直接服务公众。这一特性,在今天更为明显。《青年记者》的社会分工,决定了它的重心在业界,同时又有责任向社会公众延伸,为公众了解、理解、配合、监督新闻业者搭建平台。
《青年记者》的主要读者群是传媒业的从业者、新闻传播理论研究者和高等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师生。主要作者群为当今活跃在传媒实践一线的资深采编人员和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们,另外,其他领域如法学、社会学等方面的新锐专家学者也是《青年记者》正在努力挖掘的作者人选,《青年记者》将不断拓宽关注的视野,向更新锐、更可读、更实用的方向努力。
《青年记者》设立“专栏”栏目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目的是为杂志开个后窗,使读者能有很轻松活泼的感觉,因为前面的一些文章往往理论色彩较浓,语言比较呆板严肃,添了“后窗”,整本杂志就能在灰色调中增添一抹绿色,给读者一点清新的感觉。
因为《青年记者》是一份新闻专业期刊,所以,专栏的内容也要与新闻有关,当然,这不算什么难事,因为现在新闻业这么发达,找到与新闻有关的话题并不难。主要还是在作者的选择上,因为定位不同,上旬刊和下旬刊分别邀请不同的专栏作者撰稿,一个月写一篇专栏文章。
写专栏,看似很轻松,但时间长了,就有可能受不了,这有点像长跑比赛,头几圈感觉没什么,但坚持的过程是很艰难的。
要求作者要有话说,还要会说话、说好话,把话说得轻松活泼,各成曲调。所以,上下旬刊十几个专栏作者的专栏名称也各不相同,各自彰显着作者的专长和个性,这些专栏作者中,既有全国知名的资深媒体人如长平、时统宇等,也有各地的业界新秀如高金国、陆高峰等;既有报界的名记者如陈中华等,也有电视界的幕后高手如王志安等。各人的文风也不相同,有的通俗易懂好似拉家常,有的新锐犀利有如脱口秀,有的稳重洗练,有的轻松活泼,“专栏”已经成为《青年记者》最受读者欢迎的几个栏目之一。
可以说,《青年记者》“专栏”的文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杂文,只是对传媒业的杂感随笔,批判的力度和语言的活泼程度都还与杂文有相当大的距离。今后,我们将发掘更多的作者,加强与作者、读者间的交流互动,吸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地提高专栏的质量,增加专栏文章的可读性。另外,如果能定期选择一些高质量的博客文章,也是不错的,当然,那样就一定要能保证博客作者每期都有一篇,否则就有点脱离“专栏”的本意了。
作为这个栏目的编辑,每次看到几位老作者的来稿,有如老朋友的约会,或有惊喜,或有释然,每每先读为快,也算一桩乐事。
(作者系《青年记者》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