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论监督与杂文繁荣

2010-05-14朱铁志

杂文选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杂文家舆论监督杂文

敬一丹作为《焦点访谈》的节目主持人,一举一动向来引人注目。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她“旧话”重提,再次谈及“优化舆论监督环境”问题。她说,1998年,《焦点访谈》以舆论监督为内容的节目曾占全年节目总数的47%,2002年,该比例下降到17%,创下了“舆论监督内容历史最低、收视率历史最低、观众期望值历史最低”的“三低纪录”。她认为,大家对《焦点访谈》栏目的失望,实际上是对舆论监督环境的不满意。2003年,温家宝总理到中央电视台视察,听取了《焦点访谈》节目组的工作汇报,当即表示:国务院有专人对舆论监督提出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督促解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进一步明确表示:政府“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最近,在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下,《焦点访谈》决定继续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实现舆论监督内容创纪录的50%,使这个社会的“痛感神经”保持应有的敏感。

这毫无疑问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由此想到一个与此紧密相连的有趣问题,就是每年“两会”期间报刊少杂文或者干脆没杂文的现象。熟悉杂文创作情况的作者和编辑都知道,每年“两会”期间,为了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气氛,宣传“两会”代表建言献策的情况,往往压缩部分报刊版面,集中宣传“两会”内容。而首当其冲者,往往就是副刊的杂文版面。因为在一些人心目中,杂文作者近乎于“持不同政见者”,杂文是容易“惹事生非”的文体,而杂文的社会功能不是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而是“散发不和谐的声音”、“容易引起负面效应”,所以还是少发为佳,最好干脆不发,起码在“两会”期间不要让它抛头露面,免得给自己找麻烦。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本政治制度。“两会”的基本职能,就是代表人民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特别是要听取代表们对国家重大决策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在本次“两会”上,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委员就特别提出,委员们不光是参谋,还要监督,提案不能只对领导胃口,也要有一些“逆耳忠言”。在这点上,杂文的社会功能与“两会”的几乎是没有区别的。无非是代表们以代表的身份表达人民的意愿,而杂文家以文章作者的身份表达人民的心声。作为舆论监督的一支重要力量,杂文家的心与“两会”代表的心是相通的,杂文的作用与“两会”的作用是一样的,区别只在大小不同而已。

鲁迅先生说过,“杂文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它对人民事业充满热爱,对社会腐败充满仇恨。在各种文学样式中,杂文最敏感、最接近现实、对丑恶现象的揭露与批判最无情。”以为杂文的声音是一种“不和谐”的声音,杂文作者是容易“惹事”的一群,实在是对这一神圣事业的误解。由是观之,“两会”期间不仅不该成为杂文的淡季,相反,正应成为杂文最为繁荣的时期。各级领导要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杂文不失为一条重要渠道;各级政府要了解群众对某项决策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也不妨听听杂文家怎么说。毛泽东同志就曾说过,如果可能,他想做一个杂文家,给《人民日报》写点杂文。杂文的社会作用可见一斑。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对杂文的承受程度,也是这个社会政治文明、政治民主的一种外在表现。说白了,一级政府也罢,一个官员也罢,是否具有听取“逆耳忠言”的雅量,是其是否有力量的集中体现。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此中道理,不言自明,无需多说。

当然,杂文家行使监督职能不能信口开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加强自律,以理服人,在提高文章质量上下功夫。要警惕何满子先生所批评的杂文批判功能弱化的倾向,警惕“杂而无文”的白开水化倾向,警惕个别作者玩儿杂文、玩儿读者的不严肃倾向。如此,杂文才能真正有望成为舆论监督的生力军。

【选自朱铁志著《板凳的温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版】

题图 / 禁 / 佚名

猜你喜欢

杂文家舆论监督杂文
《川渝杂文家风采》首发
画与理
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监督的五个方面
真正让舆论监督有力量
《杂文选刊》邀您读杂文佳作
档案珍藏者语
《杂文选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荐
《杂文选刊》2012年12月中、下旬版精彩推荐
本刊聘请签约杂文家
舆论监督的建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