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农民兄弟,你们还好吗?

2010-05-14

杂文选刊 2010年8期
关键词:农业税城里人农民

老 愚

前几日妻子从医院看医生回来,告诉我说,有一个老太太,医生给开了二十多元的药,但她舍不得买,要医生给她换种便宜药……医生只好叫老太太买几片甲硝唑替而代之。

生活不是很富足的我,还不至于把二十元当回事,但的确惊叹身边竟有人因为贫穷拿二十元钱去赌自己的健康。

我心里隐隐作痛。

我的父母妻子、我的七姑八姨、我的兄弟姐妹、我的三朋四友、我的左邻右舍都是农民啊,我也长时间成长、生活、劳作在农村。过去自己对民生、民瘼不是很关注,具体一点讲,是对自己,对身边人的生活状况司空见惯不以为奇,做着地地道道的顺民。近来读了几篇文章,了解到“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在我们的农村依然不在少数。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国家曾经实行的“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大锅饭”等政策实际是对农民的无情盘剥。可以这样说,新中国能迅速从废墟上建立起庞大坚实的工业基础主要是依靠农民们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奉献。众所周知的“三年自然灾害”,全国饿死千万人之多,绝大多数是农民,据此足可看出国家当时的政策对农民已经褊狭、歧视到了什么程度。

城里人失业待业了,国家着急上火,要尽快想办法解决,生怕出现任何差池。农民的儿女返乡后,谁人关心过他们?要么自寻出路,走上茫茫打工路;要么就是那几亩责任田,你尽情去侍弄吧。要知道土地是一定的,添多少人,也只能去分那一杯羹,僧多粥少,致富自然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了。城里人住不上房了,国家出台住房公积金、廉租房制度,保障“居者有其屋”。农民是不是本国公民?他们几代同室,断垣残壁、房屋破败谁人问及过?城里人得病了,国家报销,农民只能“小病靠撑、大病靠养”,再不行,只好在家等着神灵相助,盼望着“自愈”。

城里人退休了,有旱涝保收的退休金,可以早晚去公园里打太极、跳舞、散步、遛狗、种花弄草;农民就不一样了,即使你七老八十,只要你能动,就得扛上犁耙上地去,不然你吃什么?真有一天干不动了,只能靠你的儿女赡养。国家公职人员在职时为国家做了贡献,国家使其老有所养,难道农民就没有贡献?农民种地生产资料自己购买,风险自己承担,即使戍边退伍,城镇户口的安排工作,农村户口的就返乡务农去吧。小命丢了,公职人员比农民的命都值钱好几倍。

近几年,国家调整了农村政策,免除了农业税,实行农机补贴、”新农合“、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农民兄弟个个欢欣鼓舞、山呼万岁。他们大概并不知道,世界上征收农业税的国家只有寥寥几个,绝大多数国家都对农产品实行补贴;而“家电下乡”背后的“劣质倾销”更是不言而喻。

改革开放之初,农民刚有了饭吃,个别人暴富,各种媒体便纷纷鼓噪,好像农民一个个都富得流油。据官方统计,三十年后的今天仍有四千万人没有脱贫,几乎全部集中在农村。但这样的数字水分含量有多大,是可以从其他统计数据出入巨大的事实推而测之的。另外,您知道还有多少人正在因病返贫、因学返贫、因灾返贫吗?

中国财政收入现在“阔”得很,可钱往哪里花是个大问题,值得研究。行政成本世界第一,“三公”消费每年几千亿,这些款子能为农民办多少实事啊!

前两年,我随团访问韩国,看到韩国首尔市政府只有三辆公车,负责接待我们访问团的官员在招待我们时,他只站在一旁“服务”。相比之下,我们是何感受?

还有资料称,我国GDP位居日本之后,而财政收入却比日本多许多。从哪里多出来的,那还用问吗?有“官瘦民肥”一说,有人演绎为“国肥民瘦”,我却盼望着国富民更富。

地方政府的“白宫”少盖几座、高铁少建几条、广场少扩几个,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今天盖明天拆的反复工程少一些,省下来的钱可以减少多少为二十元钱不要自己健康的现象?也会让农民兄弟活得更舒坦一些、更幸福一些、更有尊严一些。

题图 / 贫困 / 阿尔伯特

猜你喜欢

农业税城里人农民
耕牛和农民
新中国农业税存废记
农民
新中国农业税大事年表
农业税取消10周年回望“皇粮国税”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
乡下人与城里人
城里人 乡下人
城乡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