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探讨
2010-05-11闫翠凤赵桂荣
闫翠凤 赵桂荣
[摘要] 为分析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本文中笔者从护理人员、管理者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安全意识,护理安全也受到重视。因此,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质量,可以保障护理安全。
[关键词]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c)-086-02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1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分析
1.1 管理层的因素
1.1.1 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行力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1.2上级对下级的监控力度不够,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分析总结不够。
1.1.3 对护士的教育培训不够,职业道德教育薄弱,业务培训不到位,管理监督不得力等。
1.1.4对护理工作内涵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迫使护士过多地承担大量非护理工作。如:科室各种物品的维修、记账、标本的送取等。分散了护士的工作精力,间接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1]。
1.1.5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士工作负荷增大,认知行为变慢,发生错误的概率增加。
1.2 护士的自身素质
1.2.1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如对患者的隐私权、知情权等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告知义务而引发护患纠纷。
1.2.2 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对患者态度生硬,语言或行为过失。
1.2.3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由于人员编制不足,对患者的护理时间相对较少,护患交流不及时、不到位。
1.2.4 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断增高。
1.2.5 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发错药,打错针,入院评估不准确,如患者入院时已有压疮护士评估时未发现,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未及时巡视病房,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延误或遗漏治疗。
1.3 其他因素
1.3.1 患者或家属期望值过高,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不配合护理人员安排,拒绝治疗等,导致人为护理不安全因素。
1.3.2 基础设施配备及布局:如地面过滑导致跌倒,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等。
2加强护理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2.1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建立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量小组为主体,全体护理人员参加的护理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层层把关,各司其职。
2.2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
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流程可使护理管理有章可循,避免护士在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一些医疗护理过程和流程中如果设计存在漏洞,也会给患者的安全带来威胁,如患者的用药,从药品进入医院到正确的用于患者,如果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又缺乏核对和校正的机制,就有可能导致用药错误对患者造成危害[2]。
2.3强化核心制度落实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认真、及时、真实记录各种护理记录,防患于未然。
2.4增加人员编制
减轻工作负担,缓解工作压力。合理安排护士工作,除去非护理工作占用的护士劳动,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2.5尊重护士,理解护士
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及生活上关心护士,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肯定她们的成绩,有了成就感才能极大地调动内在的积极性,使“发动机”处于最佳的工效状态。
2.6加强护士素质的培养
2.6.1 心理素质:培养护士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稳定的情绪、宽阔的胸怀、遇事能沉着应对的心理素质。
2.6.2 专业素质培养,①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各种常见病的症状、体征和护理要点,能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掌握心理學、护理伦理学知识,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信息。病情观察的效果关键是掌握“动态”,如:消化道出血前患者常有烦躁不安,胃部不适、头昏、心悸、面色苍白等。加强对严重创伤患者血氧浓度的监测,及时纠正低氧血症,防止重要器官出现缺氧性损害,是减少和治疗由于创伤造成机体损害的必要措施。及时掌握动态,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这就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②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是一个优秀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能规范、准确无误完成各项护理操作。③掌握急救技术和设备的使用,熟悉急救药品的应用,能熟练地配合医生完成危重患者的抢救。这就要求护士具备精湛的救治技术和较高的独立操作技能。④高度的责任心: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查对制度,时刻牢记医疗安全第一,杜绝护理差错发生。⑤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有用的信息,掌握沟通技巧,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心理护理。要仔细观察病情,总结患者生理、心理的异常症状,从而因人施护,如对老年人,要说服她们对工作、家庭、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
2.6.3职业道德素质:救死扶伤是工作职责,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换位思考,用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去救治每一位患者,要重视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既有以知识与技术为基础的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料,又有敏感和爱心为支柱的对服务对象的关怀。
2.6.4文化仪表素质:护士不仅要拥有丰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扩大知识面,掌握一些人文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更要学法、知法、懂法,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更得体,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信赖感。
综上所述,提高整体素质,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质量,是保障护理安全的核心和关键。
[参考文献]
[1]胡晓俐,刘梅玲.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理,2003,9(11):3.
[2]郭燕红.患者安全目标手册[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2.
[3]林菊英.论入世后我国护理的应对[J].当代护理,2003,9(1):4.
(收稿日期:201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