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拉瓦乔的《玛利亚之死》读解

2010-05-11

文艺评论 2010年1期
关键词:玛利亚圣母巴洛克

郁 霭

“一件艺术作品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读,而解读的最终结果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这是理解艺术形象的特征具有多元化的性质所决定的……正如每个人眼中的美,会因个人的审美观点的不同而对他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①

其实走进艺术有许多方法,譬如,近来笔者在习读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劳丽·斯切内特·亚当斯(Laurie Schneider Adams)所著《艺术鉴赏讲座》和中国范梦著《世界美术通史》时,就发现对巴洛克时期的卡拉瓦乔所绘《玛利亚之死》(图1)甚为心折。

这是卡拉瓦乔在创作旺盛期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605-1606年。这幅画原是法学家谢鲁比尼为德拉斯特维勒的圣马利亚教堂向卡拉瓦乔订的,描绘的是一个宗教题材。据《圣经》记载,圣母玛利亚从加百列天使那里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时,便移居到耶稣的降生地伯利恒,使徒们从各地纷纷赶来送别。3天后,玛利亚的灵魂和肉体被天使迎入天国。这是卡拉瓦乔最后的一幅大作,尺幅长为 3.69米,宽 2.40米,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德农馆。现将习读中的一些粗陋认识写下,以示求教。

一、《玛利亚之死》

《玛利亚之死》(Death of the Virgin)完成于 1605-1606年,是卡拉瓦乔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圣母玛利亚升天是一个传统题材,不少大师都曾以画笔做出过出色的诠释。不同于提香(Tiziano Vecellio,1490-1576)的《圣母升天》(图2),在卡拉瓦乔的这幅画中,我们既看不到天使回翔、诸神赞颂的雍容氛围,也看不到环佩珠玑、锦衣使徒的高华气象,这完完全全是一幅人间的图景,一切都那么平凡可近、真实可感:破陋的农家茅舍里,死去的玛丽亚躺在床上,头上的光环模糊不清,几近不见,像一个死于贫困和饥寒的普通农家女子。她头发蓬乱,面色苍白,脸部略显浮肿,仿佛留有忧愁生活的影子;身上穿的应该是当时农家的衣衫,而周围一群貌似乡野村夫的使徒在哭泣。如果仔细观察,圣母的形象从容,双手十分优雅,而脸部自然流露的悲苦,正是一般平民沉重的表情,令人观之哀婉。画家将她安置在一张很短的小床上,赤裸的双脚悬空,隐隐诉说着深入观者心灵的哀痛。画面下方一位女子垂首啜泣,面前摆放着一个铜盆。“房屋内的陈设品是居住者的自画像”,这个铜盆虽然是画面上唯一的静物,但这一简单的物体却为画面褪去了伟大的荣光,平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使人联想起圣母生前生活之清贫。

确切地说,作品中圣母玛利亚的形象可以称得上是欧洲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之一,在卡拉瓦乔之前还没有出现这样一个极其贴近生活而又生动且真实的形象。

二、卡拉瓦乔其人

卡拉瓦乔的一生性情,同他的艺术一样充满戏剧性。

1573年9月,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etto il Caravaggio)出生于意大利北部伦巴底附近的一个小镇——卡拉瓦乔村。11岁父母双亡。1584年,由其兄送至米兰跟随西蒙·别捷尔查诺(Simone Peterzano,1540-1596)学习绘画。此后长期过着清贫困顿的生活。

1607年8月,卡拉瓦乔永别了罗马,从此开始了无尽的异乡流浪,在他的生活和艺术上涂上了更加沉重的悲惨色彩。

初到拿波里时,一些上层人士纷纷慕名求画。遗憾的是,卡拉瓦乔生活得并不愉快。1608年,他乘船前往地中海的马耳他岛,在瓦莱塔,因两幅画像而获得了当地骑士团长授予的勋章。卡拉瓦乔性烈如火,不知逆来顺受,因而经常招惹大人物,终因“破坏名誉罪”被捕入狱并失去“马耳他骑士”的称号。同年10月,他逃亡西西里。在一段颠沛流离的苦旅之后,他重返拿波里。直至1609年10月,教皇才赦免了他。在返回罗马的途中,卡拉瓦乔罹患疟疾,于1610年7月溘然辞世,年仅37岁。②

卡拉瓦乔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意大利画家。这一时期,文艺复兴风格仍支配着意大利画坛。但此时的作品多半已失去了文艺复兴盛期的崇高品质和大师风范,一味地追求优美;而几乎每幅作品均是参考前人,而不是从实际生活的观察中得到灵感。

然而,卡拉瓦乔摆脱了这种匠人格调,和当时卡拉奇(Carracci brothers)兄弟的折衷主义不同,他从一开始就反对矫揉造作,力图回归一种彻底写实的绘画,回到现实生活,以实际生活中的所见为对象进行描绘刻画。他完全不避学院派批判、鄙夷的“粗野”,纵情肆意地释放毫不容情的力度。他锐利的眼光、慧敏的感觉,使他能在平民的日常生活中、亲切的事物里看到蓬勃美丽的青春和充沛鲜活的生命力。他强烈反对协调、克制等古典主义的概念,声称大自然是他唯一的导师。准确地说,卡拉瓦乔打破了传统的绘画风格,开创了一种新颖的后来被称为“巴洛克”的绘画风格。从艺术的发展进程上看,卡拉瓦乔的艺术,标志着从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绘画向l7世纪现实主义绘画成熟阶段的过渡。

三、风格与语境

荷裔美籍艺术评论家房龙 (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在他的《人类的艺术》一书中,就巴洛克艺术风格讲到:“如果有谁想了解一点宗教改革后那一个半世纪的情况,我建议他去看一看这段时期绘画的肖像画。因为这些肖像画对那场宗教大战的表现,要比那些只有文字的书更具有效果”。③

卡拉瓦乔一生最主要的创作精力在于对宗教画的革新。他革命性的创意,在这一时期的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前所述,1605—1606年间,卡拉瓦乔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为杰出的作品——《玛利亚之死》。在这幅大作中,卡拉瓦乔运用光线执拗却又忠实地把整个奇异的场面突现出来:画中光线从左上方倾泻而下,视线随其指引,由靠近圣母的一组男子到圣母,及至近景的女子,悲剧情节在简陋的暗室中显现。人物所着的朴素衣料也由于光线的作用而有橙黄、殷红的光泽盈盈流溢,使画面色调生动。

可以这样讲,卡拉瓦乔在绘画上最大的成就即是对光的捕捉和描绘,同时,这也是他作品中最为引人入胜之处。从前的画家对光的表现是比较含糊的,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方有了逐渐清楚的认识。不过,达·芬奇基本上是依据外在现实与自己的经验来处理光。他认为,阴天或薄暮时的光线最适于画人像,他追求的是一种柔和朦胧的美感。卡拉瓦乔却注意到了光源与光的行进方向,并且正确地画出投影的位置,使画面的景深更符合我们的视觉观感。他发现,从高处的天窗上漏下来的光,会使一间黑暗画室的人物显得更突出,更有体积感。比如,一个人在其左右两边明暗对比很明确时,就会显得凸起和有重量。所以,他画上的光影总是能够以强烈的“反差”吸引着人的视线,成为一种有力量的“绘画语言”。至今还有许多画家继续着他的路子,描绘光在人和物上所造成的奇异与奥妙。因此,卡拉瓦乔的名字,也几乎成了画家表现光的神妙的代用语。

欣赏卡拉瓦乔的画作时,我们可以从明暗关系、人物形象及色调中感受到卡拉瓦乔高超的艺术技巧和过人的表现手法。特别是他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后,画面的明暗对比表现得更为强烈。这种处理在 《玛利亚之死》中有着具体生动的体现:黑暗的背景浓重得一如舞台布景,将空气笼罩得已近凝固,只有哀伤的情绪在缓缓流动;而洒落在玛利亚上半身的光线在暗色背景的衬托下更显明亮,从而使圣母的形象更为突出。四周哀悼的人群在明暗交替中层次分明地逐一展现在观者眼前,显示出空间的深远。

色彩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上方悬挂着的红色的幔帷,约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一,圣母也穿着红色的衣衫。在无繁杂色彩的画面上,大块的红色烘托出圣母之死庄重、肃穆的气氛。

哀悼的各人因年龄、性别、身份的不同,动作、表情及姿态也自不相类;老人持重,默默地流泪,年轻人则痛哭失声,尤其是死者床前坐着的女子,似已泣不成声,面庞深深地埋在胸前,以至于欣赏者似乎可以触到她那抽动的双肩,听到她那悲凄的呜咽。

其实,“真正的艺术作品是以神秘的、捉摸不透的、蕴涵深邃的形式‘从画家身上’出现的”。④然而,“任何一件不朽之作无一不经历过认识上的坎坷”。⑤《玛利亚之死》这件杰作也不例外地遭到了教会的严厉拒绝,理由极其简单:对宗教大不敬。从前,圣母在未升天之前是被刻画成处于睡眠状态的,传统的绘画皆如此表现,而卡拉瓦乔却真的把她描绘成死亡的样子。圣母看起来简直就像普通的贫家女子,赤裸的双脚暴露无遗,头发则披散蓬乱,常见的圣光也不知去向。圣徒们在死者床边哀痛欲绝,人物形象的刻画富有鲜明的个性。在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画家同样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普通老百姓的观念和思想,即认为玛利亚是多灾多难的不幸的母亲,他所描绘的是众人爱戴的普通妇女的去世,玛利亚的形象不仅不是理想化的,而是恰恰相反,有着鲜明的尘世特征。与此同时,作品还深刻地表现了艺术家对宗教的理解与思考,对圣母能否升天、能否拯救穷人,隐隐提出了质疑与批判,流露出宗教的平民式的理解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

四、时代与成就

法国艺术家丹纳(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在其所著《艺术哲学》一书中写道:“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⑥卡拉瓦乔的艺术风格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1.时代风物

《玛利亚之死》的作者——卡拉瓦乔生活在曾像星辰般照亮过意大利天空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拉斐尔(Raffaello Sanzo,1483-1520)已经故世,就连具有传奇色彩的理性主义大师们也都成了明日黄花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由盛转衰的时期。当时,在几乎所有的艺术家眼里,将基督、圣母和其他圣人表现成充满贵族气派的先知和长者,已约定俗成、天经地义。这种类型的宗教作品,也的的确确深受教廷和宫廷贵族的欢迎。而卡拉瓦乔的绘画的叛逆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与他的出身背景和生活阅历密切相关。

如前所述,卡拉瓦乔长期生活困顿。他曾经和许许多多其他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一样,寄居在专供外来人口居住的街区里。这种由小旅馆、小饭店、临时人口住房、几间破旧的小画铺构成的街区环境,与混迹于平民中间的卑微生活,促使他性格中叛逆性的发展。他大胆地用戏剧般的手法刻画贫民生活的世界,而不是去美化宫廷贵族或圣化宗教人物,与这段生活经历不能说没有关联。

在卡拉瓦乔眼中,似乎无论是圣母还是基督,首先都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平民大众。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新约全书》里描绘的基督门徒的真实身份达成了—致。基督的门徒多是些平凡的普通人,有的是渔夫,有的是受社会鄙视的税吏,总之是辛苦劳作而又地位低微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有的过于自信,有的虚荣心很强,有的天生嫉妒,还有的是自私自利的吝啬鬼。他们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不存乎外表,而在于博大的内心世界。这些人构成了当时的社会基础,而卡拉瓦乔绘画风格正是得益于下层人民的精神熏陶和环境滋养。倘使脱离了这样的环境和经历,卡拉瓦乔笔端绝难流淌出百世流芳的巴洛克艺术。

2.精神脉络

当代的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在反对宗教改革中,一股庶民信仰潮流重新在底层人们惯有的谦逊里寻找福音的真义。卡拉瓦乔追随这股潮流,把宗教体现在同时代贫穷的人们身上。如果说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笔下的圣徒,还是理想化的、具有相当修养的“普通人”,那么卡拉瓦乔却直接把街上的苦工和小贩拉来充当他画面上的基督、圣母和圣徒们。他在画中取下圣者头上的光环,模糊圣子的特征,摒弃传统宗教的繁文缛节——不是把宗教凡俗化,而是把宗教人间化。由于他经常在下层人民中活动,这些形象的现实感和逼真度是他人难以企及的。虽然其艺术题材与表现倾向常常遭到人们的非议(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但卡拉瓦乔仍坚持“走自己的路”——有趣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文艺复兴的精神暗暗相合。⑦

过度沉湎于历史,便难以创造未来。然而全然抛却历史,未来便决不存在。有一些革新,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经典的另类延续、别样建构。我们不能不承认:卡拉瓦乔在艺术上的革新精神确乎十分珍贵。然而卡拉瓦乔的成就并非凭空而生,他张扬的叛逆背后,人们也依稀窥得见文艺复兴尚未远去的荣光:《手提哥利亚头颅的大卫》中惊世骇俗的画家形象,是否让人见到了《最后的审判》中米开朗基罗的大师遗风?⑧

承前,同样启后。“卡拉瓦乔的一切都是很文艺复兴的”,⑨但他独具力度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同时代及此后欧洲美术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创的现实主义表现道路,推开了17世纪欧洲现实主义的大门。他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原型进行宗教画创作,真实地表现生活中的平凡、鄙陋甚至“粗野”,这在欧洲美术史上是一场革命。《艺术家传记集》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当时的罗马画家被他的创新所感动,特别是围绕在他身边的年轻画家,赞扬他是唯一真实、自然的模仿者。并视他的作品为奇迹,竞相模仿他的手法。”⑩这些画家都对卡拉瓦乔的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汲取卡拉瓦乔艺术的营养。

在意大利以外,受其影响最为明显的艺术家是法国的重要画家莫里斯·康坦·德·拉图尔(Maurice Quentin de La Tour,1704-1788)。他多创作宗教题材的绘画,但他的宗教画作常常反映出宁静素朴的世俗生活和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将宗教情感和世俗情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基督诞生》、《木匠圣约瑟》等宗教题材作品中描绘的都是下层民众的平凡生活景象,很少有宗教的神秘气息;而在《圣彼得的否认》中,他又将使徒与一群正在灯下掷骰赌博的士兵描绘在一起。当然,受其影响的著名画家还有佛兰德斯的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 (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1660),荷兰的伦勃朗(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等等。伦勃朗的《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夜巡》、《浴女》,委拉斯贵支的《煎蛋的老妇人》、《宫娥》,鲁本斯的《土与水》、《圣方济各·沙勿略的奇迹》,雷尼(Guido Reni,1575-1642)的《诱拐海伦》等作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卡拉瓦乔风格的痕迹。可见,卡拉瓦乔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天主教国家有广泛影响,同时也影响到荷兰等新教国家。而新教国家本就推崇节俭克制的生活,不尚浮华雕琢。只要稍加注意他们的作品,便不难发现其多以朴素的手法表现人们日常生活。或许正是这个缘由,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卡拉瓦乔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快乐、质朴的画面形式中表现人们的世俗生活情趣。后世将这些热忱的追随者统称为“卡拉瓦乔画派”。

建构主义认为,精神文化建构了行为者的身份,而身份影响着行为。同时,行为的互动、交流又对公有观念——即精神文化进行着反向作用。⑪在艺术家与文化的双向互构中,时代悄然前进。因而检视卡拉瓦乔艺术成就之时,不要忘记体认深层的“精神之链”,⑫才能更好地感受巴洛克时期的文脉流转与传承。

五、卡拉瓦乔与巴洛克

《玛利亚之死》是卡拉瓦乔创作盛期的代表作之一,对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及后世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读解在这幅画中卡拉瓦乔对于浪漫主义题材的写实主义处理以及对于光影明暗的表现手法,或多或少可以加深对巴洛克风格以及欧洲17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的理解。

关于“巴洛克”(Baroque)一词的来源通常有两种说法:一说源自葡萄牙文barocco、西班牙文barrueco或意大利文barucco,意指“畸形的珍珠”或“奇特而不规则的圆”;另一说源自中世纪拉丁文baroco,意即“荒谬的思想”。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征是强调 “激情、夸张、动感力度以及紧张性的表现”,⑬呈现“强烈的光影和对比”,⑭是一种把浪漫主义奇想、装饰性夸张和自然主义的写实技巧混合起来的艺术风格。

确切地说,卡拉瓦乔的艺术与人生,同整个巴洛克时期紧密相联,在文艺复兴渐行渐远的年代,对后期的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影响深远。而这一点,应当也定会铭刻汗青,让巴洛克艺术“精神的历史”浮出水面。

①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

②崔庆忠《世界艺术史绘画卷》,东方出版社,2003.2。

③佩特,张岩冰《文艺复兴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④马德琳·梅因斯通,罗兰·梅因斯通,斯蒂芬·琼斯著,钱乘旦,朱龙华校译。《剑桥艺术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12。

⑤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⑥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

⑦劳丽·斯切内特·亚当斯《艺术鉴赏讲座》,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

⑧房龙《人类的艺术》,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6。

⑨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⑩范梦《世界美术通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6。

⑪Rosa Giorgi.Caravaggio:Master of light and dark-his life in paintings[M].Dorling Kindersley,1999.

⑫Alfred Moir.TheItalian FollowersofCaravaggio[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⑬Walter Friedlaender.Caravaggio Studies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5.

猜你喜欢

玛利亚圣母巴洛克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巴洛克艺术的先驱
华丽巴洛克/莹润光泽
玛利亚重现
印度 圣母节
巴洛克风情
职场隐婚——有人欢喜有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