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纷”和“解纷”的释义与例证
2010-05-09李香平
李香平
《汉语大词典》“纷”字条义项5:“纠纷;争执。《老子》:`挫其锐,解其纷。'《史记·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宋岳珂《桯史·张紫微原芝》:`告我圣天子,承天之意,承祖宗之意,早定大计,惟一无贰,纷以贰起。'”《汉语大字典》“纷”字条义项7:“纠纷;争执”,也举《史记·滑稽列传序》中的“解纷”作为例证。辞书用“纠纷;争执”来释“纷”,采用的是多词语重叠对释的方式,其中“纠纷”、“争执”义近。现代汉语中,“解纷”多出现在成语“排难解纷”中,词典一般将“解纷”释为“解除纠纷、争执”。毫无疑问,“纷”具有“纠纷;争执”义,但两部辞书在“纷”字释义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义例乖违、义项遗漏的问题。
《汉语大词典》所举《老子》之例见于《老子》五十六章,“解其纷”之文据王弼本。河上公本“纷”作“芬”,景龙、易玄、敦煌甲、遂州、顾欢诸本作“忿”,帛书甲本同王本,而帛书乙本同河上公本。清代学者俞樾指出:“河上本`芬'字,当读为`忿'。若以本字读之,则注中结恨之义不可解。……王弼本五十六章作`解其纷'。注云:`除争原也。'则亦读为忿矣。顾欢本正作`忿',乃其本字。`芬'、`纷'并叚字耳。”[1]俞樾所言甚是。王弼本《老子》原文写作“纷”,但注文释义并非“纷”常用的“纠纷、争执”义,而是取“忿”的常用意义。河上公本写作“芬”,其释义也取自“忿”。王弼本《老子》错误地认为字本作“纷”,后代注解《老子》的学者也都从其说。[2]对此,日本学者武内义雄指出:“河上本作`芬'。按`芬'当作`忿'。此句在第四章,又见于第五十六章。旧钞河上本,彼章作`忿',此章作`纷'。王本于彼章作`分',据其注,则`分'者`忿'之讹。此章与旧钞河上本同此,王、河两本字亦同。至景龙碑及敦煌本此章之`纷',皆改为`忿',此以假借字而还为正字者也。”[3]
俞樾及武内义雄所论甚是,这一方面可从王弼和河上公注文释义作判断,另一方面也与《老子》上下文意和《老子》的思想契合。从上下文意来看,“挫其锐,解其纷”出现在《老子》五十六章,全文如下: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此章主要讲述达到理想的人格形态的途径与目标。其中“塞其兑,闭其门”是就客体即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言,堵塞嗜欲的孔窍和门径,人才能做到无知无欲,这是达到“玄同”的客观因素。“挫其锐,解其纷”是就主体自我的人格修炼而言,只有挫削锐气,化解内心的忿恨,才能消除个体肉体与心灵的隔阂与积怨,这是达到“玄同”的主观条件。“和其光,同其尘”是在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下达到“玄同”的具体体现。文中“其”所指示的都是智者或君子自身,并没有牵涉矛盾或纠纷的双方,因此“解其纷”之“纷”不可能指纠纷或纷争。《易·损》云:“君子以惩忿窒欲。”《楚辞· 怀沙》 :“惩改忿兮。”《老子》此章的文意正好与两文所指相同,都指要化解或警戒自己的忿恨。这正是与《老子》所主张的“报怨以德”、“和大怨”的思想相通的。可见,此处之“纷”与纠纷、争执义无涉,而和“忿”义相应。《汉语大词典》“纷”字条义项5举《老子》之例,没有言明其通假关系,直接以假借字“纷”的常用意义释《老子》原文,造成释义与例证乖违。
再说两辞书所举《史记·滑稽列传序》一例。“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句中的“纷”也不应解释为“纠纷,争执”。该文列举了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位滑稽之士凭借机智巧妙的言行替人解危难的事迹,文末综述道:“太史公曰: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优孟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这三个人的事迹根本没有涉及纠纷、争执,而是通过非常规方式替人解决了危难。此“解纷”之“纷”若释为“纠纷,争执”,则在文中无所指。《史记正义》释《滑稽列传序》“解纷”之“纷”为“纷乱”,符合词义使用的社会性,但于上下文意似难完全契合,其解释未达一间。
《说文解字·糸部》“纷,马尾韬也。”《说文》所释无文献证据。《书·顾命》:“玄纷纯,漆仍几。”孔颖达疏:“纷则组之小别。郑玄《周礼》注云:`纷如绶,有文而狭者也。'然则纷、绶一物,小大异名。”此“纷”指称丝带,后又表示旗上的飘带,如《文选·扬雄〈羽猎赋〉》:“靡日月之朱竿,曳彗星之飞旗,青云为纷,红蜺为缳。”李善注引韦昭曰:“纷,旗旒也。”从字典、故训及该字构形来看,“纷”的本义很可能跟丝织品有关,然后引申出“乱”义。《玉篇》:“ 纷,乱也,缓也 。” 如:
(1)《战国策·燕策二》:“今齐赵绝,可大纷已。”鲍彪注:“纷,乱也。”
(2)《墨子·尚同中》:“本无有敢纷天子之教者。”杜预注:“纷,乱也。”
许威汉、陈秋祥指出:“`纷'在先秦至汉代,主要意义应是`杂乱'和`盛多'。”[6]其中,“乱”上古来母,元部,“難”泥母,元部,二字一声之转,其义亦当相近。《汉语大字典》举《汉书·扬雄传上》“惟天轨之不辟兮,何纯洁而离纷”一例,颜师古注:“离,遭也。纷,难也。”此处“纷”直接解释为“难”。“纷”释为“难”,这一“难”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是“祸乱;灾难”,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是“危难;危机”,二者是一个意义的两个方面。《史记·滑稽列传序》中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人凭借机智的言辞为人解除了“危难”而不是“纠纷”,此于上下文意十分契合。《汉语大字典》举出了“纷”表“难”的引申义,但仅用“祸乱、灾难”来阐释“难”,还不够全面,应该还包含针对个人的“危难”。《汉语大词典》未列表“难”的义项,造成“纷”释义遗漏。
“纷”在辞书释义中存在问题,“解纷”的释义和例句也存在问题。该词在秦汉文献中多见。《汉语大词典》中“解纷”释为:“排解纷乱;排解纠纷。”所列例句除《老子》《史记·滑稽列传序》之外,还引唐刘知几《史通·言语》“若《史记》载苏秦合从,张仪连横,范雎反间以相秦,鲁连解纷而全赵是也”一例为证。现代汉语“解纷”多出现在成语“排难解纷”中,且几乎都释为“解决纠纷、争执”。考察历代文献,“解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策·赵策三》:“鲁连笑曰:`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此处的“解纷乱”显然不是指解决纠纷,而是和前面“排患”、“释难”意义相同,“排”、“释”、“解”同义,“患”、“难”、“纷乱”也同义。此后,“排难解纷”常作为一个固定结构出现在文献中,并发展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成语。
“解纷”无论是单用还是出现在“排难解纷”中,“纷”都不能像《汉语大词典》解释为“纠纷;争执”,而必须和《史记·滑稽列传序》中一样,理解为“难”。如:
(3)其后战国并争,在于强国禽敌救急解纷而已。(《史记·历书第四》)
(4)夫有《春秋》之异,无孔子之救,犹不能解纷,况甚于《春秋》乎?(《汉书·楚元王刘交传》)
《史记·历书第四》中“救急解纷”的“救急”和“解纷”对文,意思相近,“救急”《汉语大词典》释为“解救危急”,若将“解纷”释为“解除危难”正与此相应。《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中,“解纷”是指《春秋》等经书大义对治理国事的重要作用,此段前对“今贤不肖浑淆,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的混乱时世作了概述,最后说明即便有《春秋》中的灾异,而没有孔子的救助,都不能消除这种危难或灾难。若将“解纷”释为“解除纠纷”则无所附着。上述二例上下文中都没有涉及“纠纷,争执”,因而其“排难解纷”之“纷”只能和《史记·滑稽列传序》中的“纷”一样,解为“危难”。
古汉语中,“纷”表“乱”,由“乱”引申出“祸乱、灾难、危难”和“纠纷、争执”两个常用意义。“解纷”一词在古代多表示解除危难,后发展到表示解除纠纷,较早的用例是《后汉书·袁绍刘表传》:“昔贾复、寇恂争相危害,遇世祖解纷,遂同舆并出。衅难既释,时人美之。”从我们收集到的文献来看,“纷”单用时表示纠纷、争执、纷扰之例见于晋代,例如:
(5)谋解时纷,功济宇内。(《晋书·袁宏传》)
(6)闲居离世纷。(陶潜《述酒》)这一意义逐步发展成现代汉语常用意义。“纷”字意义发展演变的脉络大致可用下图表示:
王力先生强调:“举例要举最早出现这个意义的书,也就是说要举始见书的例子。”[7]陈炳迢指出:“义例必须一致,包括意义和用法。义例乖违,是词典的根本性缺陷。”[8]《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大型的历史语文词典,在收词和释义中遵循“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原则。其例句的选用不但注重典型性,而且尽可能举时代较早的例句,以反映词义发展演变的源和流。“纷”字条欠收“祸乱;灾难;危难”义,而在“纠纷;争执”义下所举的三个用例,《老子》之例忽略用字的通假,用通假字的常用意义来解释本字的意义;《史记·滑稽列传序》之例义例乖违;第三个是宋代的例子,虽然义例相合,但时代性远后于其始见书年代,可重新选用《后汉书·袁绍刘表传》之句作为“纷”表示“纠纷;争执”义的较早书证。此外,“解纷”的释义应修正为“排解纠纷;解除危难”。
附 注
[1]马叙伦.老子校诂.北京:中华书局,1974.
[2]俞樾.诸子平议.上海:上海书店,1988.
[3]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58.
[4]孙雍长.新注老子.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5]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许威汉,陈秋祥.汉字古今义合解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 王力.字典问题杂谈.∥王力文集第十九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8]陈炳迢.辞书编纂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